四川省營山縣視頻接訪平臺獲得了顯著的成效。據了解,像營平村這樣的視頻接訪平臺,營山縣目前已經建成了657個。據統計,該視頻接訪系統自今年5月運行以來,已接待視頻咨詢127人次,受理群眾視頻來訪94件,解決群眾訴求17件;共轉交相關單位答復35件次,自行答復59件次,答復滿意率100%。(人民網 11月1日)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信息技術在當今社會迅猛發展,“互聯網+”正在讓人們越來越多地看到它的力量。網絡在政治生活中的作用越發顯得重要。如果我們政府部門在行政過程中對相關的技術不關注、不利用,一味地以傳統的方式來解決問題,勢必會整體拖慢我們政府的行政效率,關于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目標也會變得難以實現。
其實,利用當今的信息技術建立起來的視頻接訪平臺所體現出的不僅僅是政府行政技術手段的提升,更是政府職能轉變的具體表現。在過去,我們很多政府工作人員在工作中時常出現“只說不好辦,不說怎么辦”、“為了不出事,寧可不辦事”的現象,本質上則是干群的隔閡和政府機關的冷漠。提升政府的辦事便利度和辦事效率一直是廣大人民群眾所期盼的。所以,打通聯系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關鍵要牢固樹立宗旨意識,破除官僚主義的“心障”,打開為民服務的“心窗”,以心與心的交融、心貼心的服務來提升群眾滿意度和政府公信力。而利用現如今的信息技術所建立起來的視頻接訪平臺正是這樣一種能很好地提升政府辦事效率、給群眾以方便的創新,也是“互聯網+”新思維的具體體現。通過網絡技術,政府機關離老百姓更近了,與老百姓的聯系更加緊密了,“心窗”一打開,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的目標自然水到渠成。
視頻接訪平臺獲得了成功,我們在大力推廣的同時也應該意識到信息技術帶給我們的不僅僅是視頻接訪平臺這項技術,更是一種互“聯網+”的行政創新方式。利用好手機APP、微博、微信等諸多信息技術新方式、新平臺,都是政府在政務服務方面向下延伸觸角,增加貼心便民的服務的重要措施,也是讓行政審批流程優化、提升行政效率的重要手段。這樣才能最終實現服務群眾“零距離”,使轉變政府職能的目標真正落到實處。
與其說是當下的信息技術給了老百姓方便,不如說信息技術給了我們政府機關自我提升與自我轉變的一條捷徑。對于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進一步則馬到功成,退一步則前功盡棄。讓“互聯網+”新思維進入到政務工作的方方面面,不但需要我們政府加大這方面的投入與推廣,更需要我們政府工作人員轉變思路,提升服務意識。借力“互聯網+”,通過新技術、新思維讓老百姓對政府產生更多的親近感,才能讓老百姓看到一個為民、務實、清廉的好政府。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梓潼縣工商行政管理和質量技術監督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