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破解“學農不愛農”困局更需制度向下

[ 作者:田小典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01-10 錄入:吳玲香 ]

“現實情況是,國內高校學農不愛農不務農現象非常普遍,學農大學生就業率低與縣以下基層單位招不到人的矛盾長期存在。”沈陽農業大學工程學院黨委副書記、副院長柴宇直言不諱地指出,一些大學生擇業時糾結于工作地點是一線城市還是二、三線城市,糾結于工作單位是大機關、大企業還是事業單位,糾結于工資是2000元、3000元還是5000元,而忽略所應聘的崗位是否與所學專業相匹配,忽略行業發展走勢是否符合個人職業規劃,忽略對當初報考大學時所樹立的理想的堅持。(1月8日 光明日報)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這樣一支“三農”工作隊伍,肩負著農村發展繁榮的希望,也是建設美麗鄉村的重要力量。“三農”工作隊伍最重要的一個因素便是懂農業,而各大農業院校培養出的專業學子,可以說是現代農業的生力軍,然而,“學農不愛農”的現象卻成為了一個重要問題,困擾著基層農業發展。在筆者看來,要破解“學農不愛農”困局,更需制度向下。

這些農學畢業生之所以“學農不愛農”,就在于奔赴農村這片廣袤天地,意味著更多付出。不可否認,很多農業專業學生,大多來自于農村,而這些農村學子,大多背負著家庭向上發展的希望,很多家庭舉債供孩子上完大學,就是希望孩子畢業后,能夠在城市謀得一份工作,在城市立足,打拼出屬于自己及家人的未來,改變家族命運。正是這樣的社會期待,讓這些農學專業學子不僅自己不愿意回農村工作,自己的父母、親人也接受不了自己回農村工作的殘酷現實。

要改變這樣的狀況,就需制度向下。一方面,對農業專業學子到縣級以下農村工作的,出臺更多優惠措施,讓他們能夠切實感受到回基層、到農村工作,可以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無論是從經濟上,還是發展上,在農村這片廣袤天地上,都不遜色于城市的燈紅酒綠。另一方面,基層農村也應該為農學專業學子多提供一些發展空間,讓那些懂農業的專業人才,擁有用武之地,真正把他們當成農村一筆寶貴的財富,而不是給予其不合適的崗位,讓他們感受不到發展的希望。

制度向下,是解決“學農不愛農”困境的根本。只有讓農學專業學子感受到專業所能夠帶來的職業榮光,感受到在農村這片廣袤天地上貢獻知識和力量所帶來的獲得感,以此才能不斷提升“學農愛農”情懷。

(作者系成都市青白江區大彎中學教師)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一本久久伊人精品中文字幕 | 原创国产AV剧情丝袜秘书 | 亚洲成a∨人片在线网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综合 |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鲁鲁五月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