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這是在總結國內國際農村發展實踐經驗的基礎上提出的部署,也是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近百年來,為了改變鄉村落后面貌,許多有志知識分子深入鄉村,與農民一起積極探索農村發展之路;早年有晏陽初、梁漱溟等前輩,近年有真心為農民服務的下派干部、安徽鳳陽縣小崗村黨委書記沈浩等先進典型。過去30多年來,政府通過各種渠道向農村派駐了各種類型的人才,如關注農業技術的科技特派員、關注鄉村治理的村黨支部第一書記、在農村邊學習邊服務的大學生村官等等,這些人在農村都發揮了重要作用。
不少國家和地區在解決農村問題的時候,都不約而同采取了向農村派駐工作人員的做法。比如日本借鑒海外協力隊的經驗,從東京、大阪等城市招募熱衷于服務農村的各類人才進入農村,為農村提供服務。臺灣有鄉村的社區營造運動,許多知識分子、藝術家通過鄉村營造運動介入鄉村,發展鄉村創意產業,推動鄉村文化建設。美國有贈地大學系統的農業推廣體系在農村發展中發揮作用,特別是美國科羅拉多大學的農業推廣體系有很多值得借鑒之處。
人們往往以為美國的農業推廣體系只是關注農業技術推廣,其實不然。比如科羅拉多的農業推廣體系是一個農村綜合服務部門,建立的初衷就是推動鄉村復興。雖然中間有一段時間主要做農業技術推廣,但是近年來科羅拉多大學推動農業推廣體系重新發展為農村綜合服務部門。推廣中心開展以農民需求為導向,以大學的知識為依托,向當地居民提供多種服務,如兒童教育、自然保護、農業技術,甚至日常生活的知識。
這些綜合服務很好地適應了農村和農業轉型的需要。隨著農業生產規模的擴大,大型農業企業不再依賴基層推廣機構獲取新的農業技術,而更多地從大學、科研機構等上級部門直接獲得技術,包括農民和非農民在內的農村居民則需要更多樣的服務。比如當地農場主需要推廣機構提供農業和畜牧業生產知識,家庭主婦需要兒童教育,鄉村老人則需要環境的美化,推廣中心適應這種自下而上產生的需求,提供相關的課程,組織相關活動。大學豐富的知識資源為各種課程和活動提供了直接的支持。
借鑒各國的經驗,要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首先要有完整的制度安排。第一,這支隊伍要長期服務農村,而不是候鳥式的短期停留。在中國,不管是大學生村官還是村支部第一書記,主要都是一種短期任職,這些人并非從事三農工作的職業人員,因此所發揮的作用就參差不齊。有些可能因為比較熟悉農村工作,在較短時間就作出了較好的成績,但是也有一些人缺少農村工作經驗,進入農村后發揮作用有限。培養較為穩定的三農工作隊伍,需要可以提高其職業化水平,避免短期工作的非專業性。
其次,較為穩定的三農工作隊伍需要系統的支持,任何三農工作者都不可能懂得所有的農村工作,不能滿足農村工作的多樣性需求。要能夠滿足三農工作的多樣性需求,就需要三農工作者背后有系統的支持。
中國有眾多服務三農的機構,其中不少機構存在兩個明顯的不足,第一是過于專業化,工作范圍過窄;第二,很難深入農村,往往滿足于完成上級指定的任務,缺乏自下而上服務三農的主動性。過度專業化造成了各個部門之間的分割,比如農業技術部門關注技術推廣,但是缺少市場開發的能力;農村教育部門只能關注正規的學生教育,農村的成人教育卻沒有機構承擔。由于大多數服務三農的部門都是以完成上級政府下達的任務為目標,對農民的需求了解有限,有些時候盡管會知道農民的需求,但是卻沒有相應的資源提供服務。
從這個意義上說,在基層建立服務三農的綜合機構具有很現實的意義。如果借鑒科羅拉多農業推廣體系的經驗,將中國的農業技術推廣部門改造成農村綜合服務機構是備選方案之一。當然也可以重建一個服務機構,該機構不同于現在以提供行政服務為主要工作的村級服務中心,而是為農民提供生產生活服務,因此這個機構應該是建立在基層,便于與農民保持密切聯系。這個機構的工作人員應該是相對穩定的,具有相應的職業經驗,并且熱愛三農工作。
第三,這個機構是以滿足當地農民需求為首要目標的,因此一定是綜合的,可以提供農村居民所需要的服務。第四,這個機構應當是大系統中的一個環節,以便能夠得到系統的支持。
作者系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北京青年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