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從現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期。要緊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七大戰略”,突出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堅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精準脫貧、污染防治攻堅戰,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鳳凰網)
“三大攻堅戰”個個任務都艱巨,條條都是硬骨頭。要打贏“三大攻堅戰”,需要全體黨員和各級干部以必勝的信心、決心和勇氣,團結帶領人民群眾一起苦干實干,把各項工作措施落到實處,把各項工作任務落到,干出人民群眾需要的結果。然而,一些地方仍然存在“以會議落實會議、以文件落實文件”的官僚主義和形式主義。會上主要領導把任務分解給班子成員,稱:完不成任務就追責問責;班子成員又將任務分解給分管部門和下級黨委政府,仍然稱:完不成任務就追責問責,基層黨委政府又如法炮制;文件也是一級套一級一直發到基層,就這樣會議經常開、文件滿天飛,到了最基層的黨員干部天天耳朵聽到的多是“問責追責免職”等口頭禪,領導“只管結果不管過程”的工作任務,使得一線黨員干部焦頭爛額、不知所云。這樣就形成了“層層追責變成了層層推責”的作風病。那么,如何才能治好這種作風病呢?筆者認為:
一是各級干部特別是領的干部要大興調查研究之風。上級目標任務下達后,不是馬上就開會傳達落實,而是要立即深入自己的管轄范圍進行調查研究,研究怎么準確科學地將任務落實到自己的管轄地,克服不切合實際地下任務;同時,還要研究完成任務的辦法和舉措,如:幫助下級落實完成任務所需要的項目、資金以及方式方法,解決“巧媳婦難做無米之炊”的尷尬問題。然后,才是制定完成任務的考核獎懲措施。
二是各級領導干部要多給下級黨員干部傳遞正能量。基層一線的干部往往在完成一項工作任務時,面對不同的人民群眾群體,都要費極大的心血和努力才能完成,真所謂: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因此,各級領導干部要多為基層一線的黨員干部在完成工作任務中,多給他們出主意、想辦法,解決他們工作過程中的困難和問題,采取不同方式加以鼓勵和激勵,多給傳遞正能量;而不要經常把“追責問責免職”等懲戒口號掛在嘴上,天天喊,喊得基層一線干部除了用心抓工作外,還要承擔著極大的精神壓力。
只要解決了“層層追責變成了層層推責”的作風病,我們的基礎一線的黨員干部才會用心想事、用心謀事、用心干事,全身心投入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之中。
(作者地址:陽平武)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