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中央紀委公開曝光八起扶貧領域腐敗問題典型案例,就是向地方各級發出強烈信號,要求認真落實好主體責任和監督責任,杜絕“跑、冒、滴、漏”,讓強農惠農政策真正落到實處,讓真正貧困的人群早日脫貧摘帽。(據人民網)
近年來,為推進城鄉協調發展,黨在農村的強農惠農政策越來越多、越來越好。然而部分農村基層干部沒有不折不扣的貫徹執行黨在農村的方針政策,反而專政策空子,見縫插針地撈取好處,“雁過拔毛”。當然,存在這些現象也有一些原因。
管理方面存在盲區,農村村務財務管理一定程度存在盲區和漏洞,雖然黨委、政府和紀委都一再強調要加強村務賬務公開,鄉農經站和經濟發展辦代管集體資金之后進一步規范了農村賬務,但一部分不自覺的村組長對清理出的資金就拒絕上交管理,黨委政府沒有強硬的辦法和措施勒令其上交。
目前,完善相關法律制度,降低侵占集體資金的量刑標準和懲罰標準,讓基層干部不敢以身試法。整合力量,綜合整治。成立綜合整治工作組,由紀委、公安、法院,檢察院、財政配合,對反應強烈,拖著不辦,拒絕交賬的村民小組負責人進行打擊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