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會風問題,比前兩年好了很多!”一位曾經向記者抱怨會議壓力繁重的西北地區基層干部說,“一些層級較高的會議會風清新務實,跟前幾年相比,質量高了數量減了。不過,在鄉鎮一級,乃至村一級,不必要的會太多、開會走形式等問題仍然存在,個別地方還有開會甩包袱的情況。
越到基層,會議越多,傳達精神學習會、工作例行會、臨時任務安排會、協調會等等,五花八門、種類繁多,令一些基層干部成天奔赴各個會場。大部分時間被會議占據,要干工作就只能加班。如此一來,會議反而成為阻礙工作推進的“絆腳石”,浪費了時間,占用了干部,對工作相當不利。
不可否認,有些會議非常重要,比如業務培訓會,如果不如實召開,就會令某些工作人員不懂技術、無法辦理。但是,有些“讀材料”“噓寒問暖”的會,不要也罷。據稱,一個基層單位對接上級9個部門,某一天居然有8個部門召集開會,由于單位只有6名工作人員,還得從別的單位借2個人代為開會。開會讓一些單位產生的尷尬和無奈,由此可見一斑。
會議太多,領導干部多數時間耗在了會場中,難以抽出時間一線指揮,把相關精神和安排傳達給單位職工。普通干部代為參會,也要耽誤正常的工作,晚上、周末加班,也就成了常態。但盡管如此,也難以持續,畢竟人的精力有限,也需要充足的時間休息、放松,會議泛濫不僅難以提高工作質量,反而會令工作走“下坡路”。
從本質上講,工作重心放在了會議上,本就是一種形式主義,屬于務虛抓工作。不管開再多會,發多少言,如果不能落實到地,必將毫無效果,成為推卸責任、分攤工作的借口。
但誰都很清楚,在“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的背景下,基層人少事多,工作量大、任務重早已是不爭的事實。尤其是脫貧攻堅等重要任務,也主要落在基層干部頭上,如果還不壓縮一些務虛的工作,“開會”就可能成為壓垮基層干部的“最后一根稻草”。
(作者地址:四川綿陽市涪城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