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貧攻堅不是數字游戲,而是實實在在的民生改善。”這是在民生福祉圓桌會上羅應和代表就當前正在不斷完善貧困戶的“脫貧摘帽”認定標準而提出的意見。(2018年3月19日 人民網)
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大的短板。部分地區面對脫貧任務重,考核獎懲嚴的雙重壓力,有些幫扶干部不是研究怎么“真扶貧”,而是埋頭做“數字政績”。研究怎么把幫扶對象脫貧的“成績”盡快“算”出來,采取弄虛作假的方式,專攻“數字”游戲,這種書面上的“面子工程”,脫的是貧困的“外衣”,實則毫無意義,并且嚴重影響了黨委、政府的公信力,阻礙社會發展。驗收脫貧,不僅要靠“寫、填、報”,更需真抓實干,拿出實績成效。在此,筆者認為應從三個方面著手:
自扶為主,主動作為。確保脫貧質量,關鍵要讓貧困戶具備持續的增收致富能力??康炔皇寝k法,勤勞致富才是硬道理。幫扶干部應積極引導,充分調動貧困戶脫貧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從思想上,積極把“要我脫貧”轉化為“我要脫貧”,樹立正確的脫貧觀念。此外,行動上,充分利用地域優勢,發展蔬菜種植、養豬等種養殖特色產業,主動作為,謀劃脫貧致富之路。
幫扶為輔,出謀劃策。幫扶干部要帶頭起好指導和助推作用,在政策兜底保障基本生活的同時,分析致貧原因,因人制宜。針對就業困難的,提供針對性的就業技能培訓;針對土地空置的,通過提供扶貧貸款、技術指導、推行農業保險等政策措施,降低產業門檻,增強抵御風險能力。定期下鄉調研,查看發展成效,穩步推進脫貧進度。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讓貧困戶成為脫貧的主角。
科學考評,嚴肅問責。黨委、政府一方面要積極主動推進扶貧進程,另一方面要制定科學完備的脫貧攻堅考核辦法和考核評分標準。針對搞“數字”脫貧,弄虛作假的,對扶貧工作不務實,脫貧結果不真實,發現問題不整改的要嚴肅問責,及時通報曝光,加大監督力度,加強干部責任意識。
脫貧是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要穩扎穩打推進,聚焦致貧關鍵,通過“自扶”和“幫扶”的雙扶方式,建立良好的黨群關系,雙手緊握,形成合力,打出組合拳,練出真功夫。凝心聚力,建立可持續發展,以“經得起時間考驗”和“看得見經濟收入”的實際成效,贏得群眾的好評,打贏脫貧工作這場硬仗,全面實現脫貧奔小康!
(作者單位:平武縣委編辦)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