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日前在銀川市召開的寧夏回族自治區經濟工作會議上獲悉,為全面完成2017年度脫貧任務,會議提出,扶貧工作真幫真扶到位,堅決杜絕數字扶貧、數字脫貧,以高標準、嚴要求、真落實,接受中央的評估考核,誰完不成任務,誰弄虛作假,就要問責誰、處分誰。(1月3日《農民日報》)
2016年全國實現了脫貧1000多萬貧困人口的目標,超額超前完成了任務。非凡的成績緣于各地從嚴落實“精準扶貧”政策,整合資源、精準投入、創新方式、有的放矢、因地制宜扶貧。既“扶智”“,又“兜底“;既增強造血功能,引導自主脫貧又,又完善基礎保障,避免赤貧、返貧。雖然成績是突出的,但問題仍然是存在的,任務仍然是沉重的,形勢仍然是嚴峻的,時間越往后,面對的越是難啃的“硬骨頭”。如何確保接下來的四年時間內實現全面脫貧,不落下任何一個貧困戶、任何一個貧困人口,不出現返貧?要做的不只是如何精準扶貧、扶貧精準,更關鍵的是要堅決杜絕數字扶貧、數字脫貧,嚴防假扶貧、扶假貧。如何杜絕“數字扶貧”?重在用好“三把利器”,考核評估、社會監督、執紀問責。
杜絕“數字扶貧”首在嚴厲、科學、專業、系統的考核評估。除了中央對省級扶貧工作進行評估考核,各級地方也會相繼對下一級地方的扶貧工作開展量化考核和系統評估,一方面檢驗扶貧成效,發現好的經驗可以推廣;另一方面查看問題,予以及時反饋、督促整改,典型的還可以通報曝光,促使各地引以為戒??己嗽u估環節對于檢驗扶貧成效,督促扶貧工作扎實有效開展至關重要,但這個重要性的高低取決于考核和評估的質量和精準度。一方面要科學設定考核和評估指標、內容和分值,完善考核辦法和細則,引入權威的第三方評估機構,綜合扶貧工作開展、責任落實、實際成效、民意評價等得出考核結果和評估報告。
杜絕“數字扶貧”重在全滲透、全覆蓋、經?;?、細微化的社會監督。極少數地方上級主管、監督、考核部門硬派扶貧任務,沒有考慮地方和部門的實際困難和實際能力,地方不堪壓力,為了完成任務,避免被問責甚至丟帽子,不惜偽造、編造材料、數據;為了及時完成扶貧數據錄入,上下動員,夜以繼日修改數據,為的是和上面一致、達標,已然脫離扶貧實際。防止這類現象,關鍵要織密監督網,強化社會監督的作用。一是要通過媒體、現場活動開展經?;⑸钊牖恼咝麄?、宣講活動,提升群眾對扶貧工作特別是涉及到惠民補助等方面政策的知曉率,調動群眾對扶貧工作開展進行監督的主動性;二是通過媒體、掛圖、傳單、宣講活動公開監督舉報電話、網址、郵箱、信箱等,激發社會監督力量,壓縮扶假貧、假扶貧、“數字扶貧”的空間。
杜絕“數字扶貧”貴在從嚴從實、不留情面、公正合理的執紀問責。一些地方出現“數字扶貧”“數字脫貧”的“奇觀”,從根子上來說,問題是出在各級黨委主要領導和相關部門直接負責人身上。一是黨委主體責任和同級紀委監督責任沒有抓嚴抓實,虛以應付,只看表面,不看實質;只看數據報告,不去調查核實;只圖完成任務,不顧群眾利益;只重形式,不講方式。二是考核雖細,但輕于結果運用,只獎不懲,一些領導干部因此心存僥幸。三是上行下效,“數字扶貧”成為心照不宣的扶貧方式,監督執紀部門虛設或有心無力。強化執紀問責,需要紀檢監察部門獨立、主動、經常化的作為,要以精準、及時、嚴厲的問責處分產生強大震懾,倒逼真扶貧、扶真貧。
作者單位:四川省三臺縣樂加鄉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