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健康扶貧。根據國務院扶貧辦建檔立卡統計,因病致貧、因病返貧貧困戶占建檔立卡貧困戶總數的42%,患大病和患長期慢性病的貧困人口疾病負擔重。(4月7日 人民網)
消除貧困、改善民生、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是執政為民的重要使命。脫貧攻堅是當前黨和國家的一項重要工作,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所面臨的最艱巨任務,而健康扶貧是脫貧攻堅工作的堅中之堅。雖然,這些年來,各級政府部門就健康扶貧工作出臺了很多扶持政策,效果顯著,但也發現了一些不足之處。
例如,扶貧對象僅限于建檔立卡的貧困人口,還有許多困難群眾看病問題沒有得到解決;救助內容僅限于住院治療,不包括門診,困難群眾慢性病用藥負擔沒能解決;定點醫療機構僅限于市級和縣級,向上省級、及向下鄉鎮和村級的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未能納入;新農合、醫保資金、民政醫療救助資金、公辦醫院的讓利、公共衛生服務資金,各項醫改資金未能實現統籌管理,沒有發揮集約效果。
“辛辛苦苦奔小康,得場大病全泡湯”,是農村群眾面臨大病時的真實寫照。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成為脫貧攻堅的“硬骨頭”。面對艱巨的扶貧任務,必須把健康扶貧擺在突出位置,以保障貧困人口人人享有基本醫療衛生服務、最大限度減少個人看病就醫支出為中心,多措并舉打好健康扶貧組合拳,全面建全貧困人口醫療機制,不讓一個貧困群眾因病掉隊,全力助推精準扶貧。
打好健康扶貧組合拳,要構建以新農合為基礎、以大病統籌為保障、以大病救助為補充、以補充保險為托底的“四位一體”的兜底保障機制。在“基本醫療+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方面,出臺針對貧困群眾的傾斜政策,大幅提高保障水平。同時,建議在城鄉居民醫保基金中設立專項經費,針對貧困群眾,降低新農合補償起付線,提高門診和住院的報銷水平,取消貧困人口大病保險起付線、提高大病保險比例和封頂線,提高醫療救助標準,加大醫療救助的力度。
打好健康扶貧組合拳,要實行各項保障措施有效銜接,建立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健康扶貧補充保險、醫療救助等保障措施的銜接機制,通過整合醫保基金、民政資金、公共衛生服務專項資金,充分發揮各項資金的使用效益。同時,在社區衛生服務站、村衛生室,通過簽約醫生,使困難群眾優先享受到“家庭醫生”式的醫療服務。
健康扶貧既是攻堅戰,也是持久戰。各級黨員干部要以實干推動健康扶貧,確保各項保障政策平穩有序銜接落地,為貧困患者釋放最大政策紅利,讓他們看得上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確保脫貧路上不落一個人。
(作者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龍泉驛區洛帶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