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楊素雯:健康扶貧體現精準之意

[ 作者:楊素雯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8-05 錄入:王惠敏 ]

我國農村留守老人規模超過5000,其健康狀況不容樂觀,需要構建多重干預機制,以避免因老致貧、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我國貧困人口難以脫貧的一大重要原因。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民小康。20166,國家衛計委等15個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實施健康扶貧工程的指導意見》,對健康扶貧在整個脫貧攻堅工程中的地位,給予了充分重視。同時,針對健康因素進行專項扶貧,也體現了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題中之義。

我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國家,1999年進入老齡化社會以來,人口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與城市相比,我國農村地區的人口老齡化程度更高,人口老齡化形勢更加嚴峻。目前,我國仍處于城市化迅速發展的階段,越來越多的農村年輕勞動力流入城市,這就更加重了農村地區的老齡化。目前,農村留守老人已成為一個日益龐大的特殊群體,規模超過5000萬。隨著年齡增長,老年人的身體機能不斷下降、慢性病患病率升高,使其健康風險增大,對醫療服務的要求更高,這不僅加重了農村家庭的負擔,甚至可能因老致貧、因病致貧、因病返貧,并引發其他社會問題。

調查顯示,我國農村留守老人的健康狀況不容樂觀,主要表現在生活自理能力較差、慢性病患病率高、心理壓力大、社會交往有限等指標上。部分農村留守老人還受兩種以上慢性病的困擾(主要包括心腦血管疾病、運動系統疾病和腸胃肝膽疾病等),加上收入水平的低下和社會保障的缺乏,使得他們的疾病經濟負擔比較重。此外,因子女外出所獲得的家庭照料資源減少,當地醫療衛生服務的利用不高,農村留守老人的總體生活質量也不盡如意,特別是女性、高齡和低收入農村留守老人群體的健康狀況更令人堪憂。

推進健康扶貧工程,需要我們從宏觀層面著手,構建農村留守老人的健康干預機制,通過社會制度的完善、公共政策的制定以及資源整合等,來保障農村留守老人的健康需求。

完善農村社會養老保障制度。維護廣大農村老年居民的基本生活條件,使其老有所養,是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建設的必然要求。政府應加快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的創新,按照保基本、廣覆蓋、有彈性、可持續的原則,健全與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適應、與其他措施相配套的新型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制度,不斷提高農村居民基礎養老金水平;把符合條件的農村留守老人全部納入低保范圍,從制度上保障農村留守老人的基本生活;政府還可針對農村留守老人設立專門的生活照料基金,用于幫助生活中有困難的農村留守老人。

健全農村醫療保障體系。為滿足農村留守老人的基本醫療需求,政府應逐步完善醫療衛生體制改革。一是優化衛生資源配置,加大國家財政投入,加強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等基層衛生機構建設,積極改善老年醫療設施和健康環境,改變重城市、輕農村以及重治療、輕預防的傾向;二是提高醫療保障水平,逐步擴大醫療衛生服務項目,提高老年人對衛生服務資源的利用度,不僅包括專業的醫療服務,還應積極推進預防保健工作,如建立留守老人動態檔案、定期提供健康檢查等專門的健康項目,切實減輕農村貧困、困難留守老人的醫療費用負擔;三是大力開發老年衛生領域的人力資源,改善基層醫務人員的工資待遇,建立農村醫務人員培養、培訓的長效機制,使農村留守老人能在當地享受到及時的、高質量的醫療衛生服務。

構建農村留守老人關愛服務體系。政府應組織政府工作人員、社會工作人員以及志愿者或義工,成立服務隊,定期為農村留守老人提供上門服務,或組織身體狀況較好的留守老人組織老年人互助組,開展以老助老的互助活動。根據農村留守老人的不同需求,政府應開展一批制度化、常態化的關愛活動,如農忙時節的生產幫助、日常生活照料、健康知識普及、送醫送藥下鄉等,解決留守老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減輕農村留守老人的生產和生活壓力,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達到關愛工作有網絡、關愛活動有載體、關愛幫扶有對象、關愛宣傳有氛圍四有目標。

農村社區作為留守老人主要的生活環境,能夠發揮農村留守老人健康干預的支持作用,對解決留守老人健康問題十分關鍵。

加強社區健康教育的力度。近年來,隨著疾病譜的變化,農村老人中慢性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病率逐漸增加。受農村社會經濟和文化教育發展滯后,以及傳統生活習慣的影響,農村留守老人健康意識普遍較差,且獲得健康知識的渠道狹窄。因此社區應利用多種途徑加強農村留守老人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的力度,重點放在常見慢性老年疾病的預防、合理用藥、健康飲食等方面,并提倡老年人定期健康體檢,改變重治療輕預防的狀況。通過開展多種形式的切合農村老人實際的宣傳教育活動,如采用喇叭廣播、文藝演出、專家下鄉講座等形式,幫助留守老人養成良好的生活或行為習慣,積極進行鍛煉,堅持防病勝于治病”,提升農村老年人口的自我健康預防能力。只有幫助留守老人樹立起正確的健康意識,認識到維護和促進健康的重要性,才能對影響老年人健康的危險因素進行有意識規避。

豐富社區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由于家庭子女的外出,農村留守老人往往要承擔過重的生產或家務勞動負擔,閑暇時間少,活動單一,心理壓力較大。社區可通過建立留守老人服務站以及各類基礎文化設施,如農村留守老人休閑健康場所、文化活動室、老年棋牌娛樂場所等來豐富老年人口的閑暇生活;鼓勵留守老人參加各類文藝活動和體育鍛煉,組建自娛自樂的民間老年人口文藝組織,為農村留守老人提供與外界交流、豐富閑暇生活的平臺,建立留守老人的社區歸屬感,并且保持樂觀、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積極營造社區尊老愛老敬老的氛圍。隨著農村勞動力的轉移,農村家庭養老的功能不斷弱化。但中國是一個有數千年孝道文化的國家,社區應通過相應的宣傳,大力弘揚孝親文化,鞏固家庭養老的基礎地位,加強家庭美德建設,維護老年人權益,消除對留守老人的歧視。在家庭內部,外出子女應盡可能地為留守父母提供充足的經濟支持,保障留守老人基本的生活需求和就醫需求,減輕留守老人的勞動負擔,同時提高留守老人抵抗疾病風險的經濟支付能力;外出子女通過增加與父母溝通和交流的次數,及時為老年人排憂解難,給予老人必要的情感支持;包括未外出子女在內的其他家庭成員,應當盡力多陪伴、關心和扶助留守老人,盡力彌補外出務工子女缺位的扶助和照料等功能。此外,農村社會也是熟人社會,一直有著守望相助的傳統,社區還應該發揮好鄰里互助共濟的作用,為農村留守老人提供一個尊老愛老的生活環境,為生活困難的留守老人或患重病、生活不能自理的留守老人提供更多的支持與幫助。

總之,農村留守老人健康干預機制的構建,需要形成政府、社會、社區和家庭的合力,多策并舉,才能提高農村留守老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質量,改變因病致貧、因病反貧的困境,為農村貧困人口與全國人民一道邁入全面小康社會提供健康保障。

作者單位:山東社會科學院人口學研究所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大眾日報》201683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阿v天堂在线观看2019 | 色五月丁香五月综合五月亚洲 | 最新国产精品亚洲二区 | 亚洲AⅤ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国产人成视频 | 日韩成AV人网站在线播放 | 日韩一本一区二区三四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