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下鄉調研,聽到一些鎮村干部抱怨,很多時間和精力被微信群“綁架”了:各個條線、每項工作都會建群,工作無論大小,悉數在群里傳達布置,每天光是在林林總總的群里刷信息,就要浪費不少時間。這種現象值得注意。(人民網,2018年7月16日)
21世紀的今天,科技日新月異,隨著互聯網的發展,手機APP、微信等軟件應運而生,不僅成為人們工作之余消遣的常用工具,而且在工作中大顯身手。客觀來講,互聯網時代科技產品在各領域的使用,從一定程度上來說,確實提高了工作效率,不僅節約了獲得信息的時間成本,而且方便群內成員的溝通交流。
然而,現代科技在給我們工作帶來方便的同時,其弊端也顯而易見,譬如,工作內容通過微信群傳達看似簡單便捷,但接收者并不能保證每次都第一時間查看到,上班工作內容會涉及到方方方面,不可能有事沒事時刻關注手機的動態,這既費時間又費精力。看完下鄉調研出現的鎮村干部的抱怨,筆者深有體會,因為也在基層工作,所以對這種現象并不感到陌生。
基于此,筆者認為,杜絕被微信群綁架,還需“從源頭抓起”,通過微信群開展工作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便捷作用,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現實意義。但是,這種工作方式并不適合全程使用,需要一切從實際出發,找到最佳工作方式。一方面,不能盲目建立微信群,切忌每項工作都通過這種方式傳達,要針對不同工作內容定奪是否有必要建群,比如,一些日常的簡單通知,完全可以通過郵箱或電話告知,沒必要通過建立微信群傳達,也就是說,不能把簡單事復雜化。
另一方面,政府機關部門的工作內容基本是“上傳下達”模式,具體到實際工作中,有的時候,一些工作需要及時上報,有的時候,一些工作有個上報期限,可想而知,如果事事通過微信群去傳達,難免有時傳達不到位,耽誤工作進程,因為誰也不敢保證微信群的工作內容一定會第一時間看到,假如緊急的工作需及時上報,等知道了或許錯過時間節點。所以,杜絕微信群綁架,從上級部門就應該做好表率,各項工作內容要靈活采取部署方式,勿只圖方便,要分輕重緩急,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各項工作順利完成。
除此之外,一旦從上到下陷入微信群方式處理工作,難免給人一種圖方便形式主義的工作狀態,上面通過微信群非正規方式傳達工作內容,下面抱怨連連,可想工作將無法開展下去,達不到工作目標的效果。
一言蔽之,被微信群綁架現象背后折射出來的問題不容小覷,其正面的現實意義值得肯定,但帶來的一系列問題需要引起各地重視,各項工作是否有必要建群,具體采取何種方式確保工作順利完成,怎樣祛除“形式主義”工作模式等等,這些需要從長計議,也就是說,如何做好各項工作需采取權宜之策,切忌囫圇吞棗眉毛胡子一把抓,在建設服務型政府的今天,怎樣做好各項工作,怎樣為民做實事、好事,這才是工作重點,因不當的工作方式而煩惱,工作熱情殆盡,這就得不償失了,希望各地重視被微信群綁架背后折射出來的問題,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作者單位:河北省秦皇島市盧龍縣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