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某地為了迎接扶貧第三方評估檢查,組織扶貧干部手持調查問卷與貧困群眾問答交流。但調查反饋扶貧滿意度不理想時,該地設計出新版調查問卷,要求扶貧干部“每日一調查”直到“滿意”為止,美其名曰“教育引導群眾感恩”,并要求貧困群眾簽名認定。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不可否認,誰都很在乎自己工作努力的結果,更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與認可。日常工作中,問一問貧困群眾、幫扶對象“對我是否滿意”,既能換位思考、發現自身工作存在的不足和缺點,也可傾聽民聲、為彼此默契配合攻堅脫貧打開“一扇窗”。但在迎檢的重要關口,以“臨時抱佛腳”的闖關心理,用“循循善誘”的方式“求”滿意度、甚至“討”滿意度,就不得不讓人懷疑扶貧實績是否經得起評估檢查。
作為“三率一度”的指標范疇,“滿意度”是彰顯扶貧政績的重要參考標準。試想,地方發展如何、干部精氣神怎樣、村子變化多少,群眾感觸最直接也最有話語權,是任何臺賬、表格、材料都無法替代的“鐵證”。所以說,扶貧滿意度是群眾獲得感與幸福感的直觀反映,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政治性、權威性和標桿性。毫無疑問,換取扶貧滿意度的“等價貨幣”只能是實干業績和為民真情。
同時也應當看到,對個別地方扶貧干部而言,相對降低貧困發生率等“硬核”工作,提高扶貧滿意度就顯得是“捏軟柿子”,脫貧致富需“十年功”、回答“滿意”只需“一炷香”。正因如此,少數地方在扶貧滿意度上“動歪腦筋”,以求“鍍金發光”。比如曾有媒體報道,某地扶貧干部“裝兒子”,代替貧困群眾回答上級檢查的問題;還如有地方組織貧困群眾開動員會,以“統一思想、服務指揮”為由,要求貧困群眾迎檢一律回答“滿意”等等?!氨P”滿意度于股掌之中,企圖為扶貧政績披上一層虛假的“包漿”,實則折射宗旨意識的褪色和黨性理念的缺失。
當然現實工作中,不排除極個別“懶漢”貧困戶,想躺在扶貧“溫床”不勞而獲,于是打著“小算盤”,無視扶貧干部辛勤汗水,認為說“不滿意”就得到“更滿意的福利”。從這點出發,堅持扶貧與扶志結合就顯得很重要,一來讓貧困戶敢于甩開包袱、承擔脫貧“主角作用”,二來讓貧困戶“正心誠意”、實事求是回答好“是否滿意”。但無論如何,在扶貧滿意度上“動歪腦筋”都決不允許。否則讓“摻水加沙”的滿意度“充斥市場”大行其道、“劣幣驅逐良幣”,那么就會傷害腳踏實地、求真務實扶貧干部的感情,繼而玷污脫貧扶貧事業的工作風氣。
有人說,“你若花開,清風自來”。古人也云,“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皆說明一個道理,做好扶貧本職工作,貧困群眾看在眼里。對于扶貧干部作為的“長短”,群眾眼睛是“雪亮的”,自然能在“民意笑談中”聽得見、找得到。更何況,“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遛”,“滿意”二字的背后定要有經得起歷史、實踐和群眾檢驗的扶貧實干實績。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