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論劍

朱啟臻:后扶貧時代鄉村建設要樹立三種理念

[ 作者:朱啟臻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2-12-19 錄入:曹倩 ]

摘要:進入新發展階段,“三農”工作重心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鄉村建設理念也隨之發生變化,突出表現為要樹立三個理念,一是幸福生活理念,二是合作發展理念,三是建設適宜鄉村理念。從重視經濟收入轉變為對幸福生活的追求,需要正確引導,特別要樹立勞動創造幸福的理念,破除等靠要等依賴觀念,才能實現鄉村可持續發展。只有遵循鄉村發展規律,才能把鄉村建設成產業興旺、生態宜居和鄉風文明的幸福家園。同時還要按照農業生產特點和農民需求把農民有效地組織起來,為農民利益實現提供組織保障。

關鍵詞:鄉村治理;鄉村振興;共同富裕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牢牢守住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兩條底線”,從脫貧攻堅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除了采取一系列措施促進脫貧人口持續增收外,鄉村建設理念也必須隨之更新。要落實鄉村振興為農民而興,鄉村建設為農民而建的要求,從精準施策向共享發展成果過渡,實現從特惠到普惠的有效銜接,要重視經濟收入增加轉移到讓廣大農村農民有更多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追求幸福生活是鄉村振興的根本目的,幸福生活不是依賴和享受,需要正確的價值觀引導。只有把鄉村建設成適合產業興旺,滿足鄉村居民生活需求,才能提高農民的幸福指數。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過程中,需樹立三個理念,一是幸福生活理念,二是合作發展理念,三是建設適宜鄉村理念。只有把脫貧攻堅成果作為新起點,按照新的理念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全面發展和改善群眾生活,才能做好鄉村振興這篇大文章。

一、樹立追求幸福生活理念,處理好三對關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讓人民生活幸福是‘國之大者’”。幸福生活的實現,需要建立在經濟發展、環境質量提高、完善的公共服務基礎上,這是幸福生活的前提和依據。在進入小康社會后,隨著物質條件越來越豐富,人們也認識到單純物質追求并不能帶來持久幸福,片面追求物質收入和不良消費會降低人們的幸福感。因此,必須及時把工作中心從重點增加經濟收入轉移到追求幸福生活方面上。在保障農民經濟收入可持續增長的同時,突出精神需求的滿足。幸福感作為一種主觀感受,受價值觀的影響,在鄉村,追求幸福生活需要處理好三對關系。

其一,要處理好勞動創造與享受的關系。按照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人類不僅享受著勞動創造出的物質資料,也在勞動過程中獲得成就感,得到精神上的滿足。農民本來是崇尚勞動的群體,他們靠自己的辛勤勞動生產出滿足自己需要的產品,并把對家庭的責任與對生產勞動的責任融為一體,當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時會產生發自內心的喜悅和幸福。但是,我們也看到在人們擺脫貧困后,一些人身上出現了依賴思想和享樂主義傾向。在一些村莊里,田里干農活的多是六七十歲的老人,年輕勞動力羞于農業勞作,寧肯打麻將消磨時光,也不愿意從事農業勞動。在這樣的氛圍下,即使有人想去做諸如照顧老人,或到村里農家樂做小時工之類的工作,也常常因受到他人嘲諷、奚落或諷刺而被遏制,致使鄉村勞動力后繼乏人,耕地荒蕪,手藝失傳,崇尚勞動的傳統隨之喪失。這凸顯了后扶貧時代勞動致富教育至關重要。在農業勞動過程中,人們體驗人與自然的關系,養成尊重自然和敬畏自然的品質,對培養毅力、耐力和堅持精神以及尊重勞動成果等素養具有重要意義。要把堅持勞動付出與獲取勞動成果相結合,特別要引導鄉村年輕人深刻理解“幸福是奮斗出來的”因果定律,通過鄉村組織制度創新激活人民勞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其二,要處理好尊重習俗與移風易俗的關系。鄉村習俗與鄉村居民幸福感息息相關,可以說農民的幸福感正是在鄉村習俗氛圍中獲得的,這些習俗涵蓋了鄉村娛樂活動、節日與時令、民間文藝、衣食住行等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化方式。在豐富的習俗活動中,通過尊重感、成就感、歸屬感、自豪感、公平感等精神與心理層面獲得幸福體驗。在實現了“兩不愁三保障”目標后,如何在滿足農民文化需求中獲得幸福就成為鄉村建設的重要方向,特別是鄉村習俗等在農民獲得感與幸福感的體驗中所發揮的作用值得關注。在筆者的一項研究中發現,村民走親訪友的“做客”習俗是村民最大的經濟負擔,但同時也是村民獲取快樂和幸福的最重要來源。為此,提出的脫貧舉措就不能為減輕農民的經濟負擔簡單地取消村民間的“做客”行為,而應該尋找減輕經濟壓力與保持幸福體驗的結合點。因此,某種意義上尊重習俗,就是尊重老百姓的幸福感受。但是,也必須看到,并不是所有習俗都具有進步意義,有些習俗已經偏離本來的價值意義而異化為農民的沉重負擔,如紅白喜事的大操大辦,高價彩禮、盲目攀比建房等,在加重村民經濟負擔的同時,也帶來精神壓力和生活煩惱,需要通過引導、規范,移風易俗,恢復習俗的本質屬性。有的鄉村成立紅白事理事會,通過鄉規民約的確立制定規則,約束人們的攀比行為,既傳承了中華傳統文化,又引導文明鄉風。

其三,要處理好鄉村生活方式的傳統性與現代性的關系。提倡保持鄉村生活方式不是固守傳統,而是要在保持傳統生活優勢的基礎上做到與時俱進。如今的鄉村住房不再是僅僅滿足遮風擋雨的需求,而是要營造溫馨舒適的宜居環境和美的享受;鄉村廁所也必須告別臟亂臭,走向現代的衛生便捷;自來水、網絡、超市、文化廣場、娛樂空間等一個不少,城市能享受的,鄉村都應該具備,城市沒有的,鄉村也能享受到。自給自足的去貨幣化消費方式,寬敞的住房條件,綠水青山與田園風光,新能源的利用,溫馨和諧鄰里關系、熟人社會文化等,都是鄉村有別于城市的優勢所在,是農民的重要福利。把它建設好,發揮好,鄉村就可以成為具有吸引力的幸福家園。需要指出的是,生活方式的現代化不應該簡單套用城市思維,鄉村建設必須清楚鄉村特點和價值所在,善于從鄉村中汲取生存智慧,在尊重鄉村價值的基礎上實現傳統與現代的融合。

二、樹立合作發展理念,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

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美好生活的具體體現。共同富裕要在整個國家發展過程中實現,同時要通過體制機制創新來保證。從世界各個國家經驗來看,農民的組織化與農業農村的現代化具有高度一致性。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是推動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有效方式,是實現共同富裕的有效途徑,也是鄉村振興中最具有挑戰性的任務。把農民組織起來的最有效形式是農民合作社,合作社的優勢在于尊重農民主體地位,體現農民當家作主的權利,有效地整合鄉鎮政府、鄉村市場、農業生產者、鄉村管理者等要素和資源,提升建立在信任基礎上的社會凝聚力。在生產經營的層面形成規模經濟,實現農民的利益并有效地為農民提供保障。同時,合作環境也是增加人們幸福感與歸屬感的有效途徑。后扶貧時代農民合作社的發展須考慮兩個問題:合作社的微觀基礎與合作社的應有功能。

家庭農場為農民合作社發展提供微觀活力。由于小農戶合作意愿較低,建立在小農戶基礎上的專業合作社微觀動力不足,難以發展成為有效的農民組織。后扶貧時代,需要把小農戶引向家庭農場,家庭農場作為現代農業基本單位,在保留農戶經營全部優勢的同時,可以克服小農戶科技需求不足、組織動力微弱等劣勢,使之成為新型職業農民得以存在的有效載體。中國這樣的人口大國,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里,就必須有一支穩定的高素質農民隊伍。雇工農業不可能造就穩定的高素質農民隊伍,唯有家庭農場由于其可以在代際之間繼承,增強了農民長遠投入預期,培養農民對土地的感情,并把這種感情和農業經驗傳給下一代,使現代農業后繼有人,這是保障國家農業安全的基礎和前提。適度規模的家庭農場可以有效激發農民的科技需求,激活農民的合作意愿,農民生產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和責任感會重新爆發出來,家庭農場制度是激活鄉村內生動力最為有效的途徑之一。

家庭農場經營依然會存在諸如交易成本高、農產品銷售難、農產品品牌和產業鏈延伸存在障礙以及農民利益保護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要通過更高級的組織形式來實現,這就是合作社。合作社被認為是最適合農民的組織形式,目前的農民合作社發展不理想,需要根據中國國情進行創新。農民合作社應該是以鄉村社區為單位的綜合合作社,面向鄉村社區所有成員開放,遵守合作社進退自由、民主管理和利潤返還等原則。村社一體的農民合作社在構建鄉村利益共同體的同時,也重構了傳統鄉土社會基于人情關系的情感共同體。這樣的合作社可以在三個方面發揮功能:一是購銷合作,統一采購農機、化肥、農藥、種子等農業生產資料,統一打造農產品品牌,銷售農產品;二是生產合作,統一推廣農業新技術,為家庭農場提供諸如耕地、播種、灌溉、收割、防治病蟲害等服務,隨著合作社實力增強,還可以發展出儲運、烘干、農產品加工等業務;三是為合作社社員提供生活服務,包括興辦社區超市、代購、代銷、金融互助等。村社一體的合作社在鄉村治理、文化傳承、移風易俗、乃至環境衛生、垃圾分類等方面也可以發揮重要作用。村社一體農民合作社比小型專業合作社更具有規模優勢,但依然存在規模效益不足和市場地位低下等問題,需要更高層次的聯合與合作,這就是合作社聯合社。合作社聯合社應該采取政府搭臺、農民唱戲的理念,在更大行政范圍內實現,政府的惠農政策要更多地通過合作社系統惠及農民。

村社一體農民合作社,適應中國鄉村熟人文化特點,在這樣的環境下,農民的集體意識、協作態度、共享理念更容易形成,村民的獲得感、成就感、歸屬感、責任感以及對鄉村的感情更容易培養出來。村社一體農民合作社,也與當前中國行政體制保持了一致,由省、市、縣、鄉、村構成的行政管理體系是鄉村運行的主線,村集體不僅是集體土地的所有者、鄉村秩序的維護者,也是各項政策和惠農項目的具體落實者,獨立于村集體之外的合作社,往往會成為“孤島”,既難以融入村落文化體系,也與鄉村社區管理“兩張皮”,甚至出現相互掣肘現象。因此,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應該把與村社一體的農民合作社作為重要的組織建設內容。

從脫貧攻堅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后,要把培育家庭農場與合作社兩類新型經營主體放在突出位置。這兩類主體的共同特征是突出農民主體地位,在脫貧攻堅過程中不少地方的鄉村為盡快脫貧,采取了把土地流轉給企業,讓農民“既拿地租,又外出打工”,以實現短期內增加農民收入的目的。但是類似這種排斥農民主體地位的做法,具有效率低、成本高、風險大等問題,把本來的主體變成了旁觀者,遏制了農民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的發揮,難以獲得農業可持續發展的動力。因此,要積極引導農民走適度規模家庭農場的道路。家庭農場是以家庭勞動力為主要勞動力的農業經營單位,被稱為“擴大版的農戶”,規模可大可小,既適合平原的規模化糧食生產,也適應山地特色農業經營;既適應設施農業和手工勞動,也能適應現代農業進程中生產力發展的需要。家庭農場的形成需要特定的政策環境和社會環境,當前的土地制度、政府的農業支持政策、城鄉關系、教育機制等,尚需改革和創新以適應家庭農場形成的需要。村社一體的農民合作社在為社員服務過程中獲得集體收入是雙層經營新內涵的突出表現,也是新型集體經濟得以實現的重要形式。實踐中一些地方壯大集體經濟的創新大都違背農業特點和規律,如收回農民承包地集體經營,或由集體重新發包,或讓農民把耕地流轉給企業,收取租金,以獲得集體收入,這些做法均以排斥農民主體地位為特征,失敗是不可避免的。增加集體收入既不是靠賣地、租地、重新收取承包費,也不是收回土地由集體經營,更不可能靠所謂與企業聯合的方式在農業生產中獲得利益,只能通過合作社的形式在服務家庭農場和農戶的過程中獲得收益,這是符合農業生產特點的可持續路徑選擇。

三、遵循鄉村發展規律,樹立建設適宜鄉村的理念

2022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立足村莊現有基礎開展鄉村建設,不盲目拆舊村、建新村”“嚴格規范村莊撤并”。新時代鄉村振興的一個重要特征是要同步實現農業和鄉村的現代化,這就需要清楚現代農業與現代鄉村的關系。我們知道,傳統鄉村是圍繞農業生產需要而發展的,在漫長的成長過程中,鄉村發展出一系列適合鄉村產業興旺的功能,構成與鄉村產業密不可分的關系,而且在相互促進和彼此適應過程中形成了特定的農業文化和鄉村產業類型。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不了解農業生產與鄉村的關系,把鄉村建設與農業發展本來不可分割的整體人為割裂開來,既削弱農業發展,也難以把鄉村建設成安居樂業的家園。為此,我們提出建設適宜鄉村的理念。所謂適宜鄉村,是指把鄉村建設成既適應生產,又適合生活;既生態,又宜居;既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又便于鄉村治理的新型空間形態。適宜鄉村建設一方面不能固守傳統,另一方面也不能想當然地模仿城市,而是遵循鄉村發展規律,在尊重傳統基礎上與時俱進。

首先,鄉村要適合農業生產。鄉村在成長過程中始終遵守適合生產原則,有什么樣的生產就會有什么樣的與之相適應的村落,“近地原則”就是農業生產對村落與農田距離的基本要求。也就是農民住宅要盡可能地建在離自己耕地最近的地方。因為“近地”給生產帶來方便,節省往返時間,節約運輸成本。在現代農業條件下,適度規模的家庭農場依然需要遵守近地原則。農民的住宅不能遠離耕地,農業生產配套設施、農具、農資、農機存放等空間也必須就近解決。

其次,鄉村建設要有利于庭院經濟的發展。庭院經濟是鄉村產業興旺的重要內容,農民房前屋后不僅可以種蔬菜、栽果樹,飼養家禽家畜,還可以發展多種多樣的手工業,如編織、釀造、織布、印染、手工藝品制作等,既豐富老百姓生活,也增加農民收入。庭院經濟盡管在空間上是有限的,但在時間利用上呈現出靈活性和時效性,把種植、養殖、手工、土地、房舍、勞動力和時間資源綜合利用到極致。庭院經濟的內容十分豐富,一切村落可利用的自然資源和非自然資源都可以在庭院經濟發展中找到位置,是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的重要空間,也是豐富農民生活的重要路徑。了解鄉村庭院的經濟功能,就不會簡單地把農民的宅基地界定為純粹的建設用地,試圖通過“占補平衡”獲取農民宅基地的建設用地指標,顯然,這樣的“占補平衡”不是任何意義的平衡,結果是壓縮了農業生產空間,削弱了農業生產條件,是后扶貧時代鄉村建設特別需要警惕的行為。

最后,鄉村是可持續農業的重要條件。中國人種地越種耕地越肥沃,得益于循環利用文化傳統。循環利用只有在鄉村環境中才最安全和最容易實現,這是鄉村的特點所決定的。以秸稈利用為例,傳統鄉村秸稈利用出路有三個方向,一是通過發酵把作物秸稈、雜草等變成有機肥;二是為農戶取暖、做飯提供燃料,燃燒后的草木灰再作為有機肥還田;三是作為家禽家畜的飼料,秸稈過腹還田。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以秸稈為紐帶形成多種農業循環模式,如“秸稈—基料—食用菌”“秸稈—成型—燃料—農戶”“秸稈—青貯飼料—養殖業”等。鄉村的存在還為沼氣綜合利用提供了可能,將人畜排泄物、農作物秸稈、雜草、枯枝落葉、廚余垃圾、生活污水等作為沼氣基料處理,產生的沼氣作為燃料,沼液、沼渣作為有機肥。推行“豬—沼—果”等循環模式,形成上聯養殖業、下聯種植業的生態循環農業新格局。

鄉村是一個集生產、生活、生態、文化與特定社會關系等多種功能的有機集合體,后扶貧時代的鄉村建設,可以從任何要素作為切入點,但都必須始終把鄉村作為有機整體來對待,特別是要清楚鄉村的生產、生活與鄉村空間結構的關系,只有從空間結構、社會結構、文化傳承等方面整體推進鄉村的全面發展,才能把鄉村建設成幸福美麗家園。


(作者系《中國鄉村發現》學術委員、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專家委員;中國農業大學教授、現任中國農業大學農民問題研究所所長。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論壇》2022年第5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欧亚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日韩 | 亚洲一区免费观看 | 五月天伊人久久大香线焦 | 日韩精品福利视频第一区 |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日韩 | 亚洲中文字幕永久无线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