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成都關于塑造鄉村特色風貌的實踐與思考

[ 作者:張佳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1-04-05 錄入:易永喆 ]

天府之土,沃野千里。因循自然法則,依水而聚、筑林而居、近田而作,成都鄉村沉淀了以川西林盤為代表的優秀人居傳統,在建設全域公園城市的理念下,成都力圖塑造鄉村地區岷江水潤、茂林修竹、美田彌望、蜀風雅韻的大美天府田園風貌。

一、對鄉村風貌的幾點認知

1、整體性

鄉村特色風貌不僅是指建筑風貌本身,是人工環境與自然和諧統一,空間形態與生產生活方式完美匹配的一種表征,是廣闊大地景觀的組成部分。

2、系統性

鄉村建設活動量大面廣,主體多元,特色風貌的塑造涉及鄉村產業、規劃、設計、實施、監督、治理等方面的系統性工作。

3、地域性

鄉村特色風貌塑造需尊重自然地理環境、歷史人文特征、民風民俗習慣等地域特色。


二、成都鄉村風貌發展的歷程與階段性問題

成都自從2007年開展城鄉統籌工作以來,鄉村特色風貌塑造在不同的階段解決不同的問題。從最初關注鄉村土地集約利用,農民向新型社區集中,到關注建筑風貌的鄉土性、多樣化塑造,到現在追求實現公園化的鄉村場景營造,建立符合生產生活和現代農業特征的鄉村整體風貌。

1、頂層設計引領鄉村特色風貌塑造

(1)1.0版本,“三個集中”階段:

該階段主要關注資源節約化高效化配置,制定工業向集中發展區集中、農民向城鎮新型社區集中、土地向適度規模經營集中的頂層設計,解決了鄉鎮企業無序發展、鄉村環境污染等問題,但出現了局部地區照搬城鎮開發模式導致鄉村自然特色風貌的喪失等問題。

(2)2.0版本,“四性原則”階段:

在汶川地震災后重建階段,加速了農村發展進程,由于需要在短時間內建設大量居住社區,為避免同質化,該階段主要關注鄉村特色風貌的多樣性,制定“發展性、相融性、多樣性、共享性”原則作為災后農村重建的頂層設計,解決短時間內鄉村大規模建設的需求,由此出現了建筑風貌較為繁雜,與川西田園風貌不協調等問題。

(3)3.0版本,“小組微生”+ “成片連線”階段:

一方面,該階段關注空間形態本身的在地化和鄉土性,制定了“小規模聚居、組團式布局、微田園風光、生態化建設”的建設理念指導鄉村新型社區的建設,傳承川西林盤特色人居環境模式。另一方面,以整合化、集群化為導向,提出通過以點串線、以線帶面的頂層設計,解決鄉村資源零散分布各自為政等問題。

該階段在空間上形成了在地特色風貌,但與產村融合還不足,生產生活關聯度不高,均質化的配套也難以滿足鄉村多樣化的需求,對于鄉村特色風貌的社會共識和合力尚未形成。

(4)4.0版本,“標準體系”+“全域土地綜合整治”+“公園鄉村場景營造”階段:

目前在公園城鄉理念下,成都的鄉村特色風貌塑造主要通過三條路徑。一是重構技術標準體系,強化形態風貌管控。建立“1+1+2+N”鎮村技術標準體系,將鄉村市政、農業設施、鄉村民宿等建設活動納入規劃管控全要素系統,傳承川西林盤的鄉村棲居模式。

二是以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促進全域全要素統籌。面臨多元化的用地需求和緊約束的發展導向,通過合理劃分強度管控分區,以土地整治重構鄉村特色風貌。

三是以場景營造和鄉村生活圈理念推動形成與生產生活匹配的鄉村風貌。按照以人為本和以產為本的總體導向,構建鄉村社區生活圈,形成生產、生活、生態、社區治理高度融合共享的鄉村生活形態,營造大美田園場景。

2、人才制度保障鄉村特色風貌品質

成都開創鄉村規劃師制度以來,一大批鄉村規劃師參與了指導鄉村規劃編制和建設實施,形成多元參與共建共享的現代化鄉村治理模式,保障理念與技術的傳導,確保規劃實施不走樣。

但目前鄉村人才資源仍顯不足,多元參與平臺缺失。規劃、建設、管理等缺乏基礎的技術力量,社會多元參與的機制與平臺不足,難以支撐鄉村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

3、管理機制規范鄉村合理有序的建設活動

通過建立從土地流轉、土地出讓、方案設計、施工監督到驗收的全流程閉環編審管程序,解決鄉建過程中“方案圖與施工圖脫節”“施工圖與實施效果脫節”,對項目布局、形態、風貌等進行規劃核實驗收。


全流程閉環的編審管程序

明晰部門職責分工,優化行政審批流程,建立規劃、環保、民政等多個部門高度融合的審批制度,形成“最多跑一次”的行政效率。

但目前審批管理流程不健全,自建房建設缺少規范管理,多部門聯動機制和監管維護制度尚未形成,導致鄉村地區無序建設,呈現風貌破碎化特征。


三、幾點建議

1、建議推動相關立法,凝聚共識,形成合力

將鄉村特色風貌塑造納入國土空間法律法規體系,明確剛性管控要求以及不同主體法律責任,凝聚社會共識,形成整體合力。

2、完善鄉村技術標準體系,強化頂層支撐,加強特色風貌保護

制定鄉村地區底線約束的剛性規則,鼓勵地方制定結合自身特色的技術標準,切實指導鄉村建設與發展,強化規劃表達方式的規范性,推動鄉村地區轉型升級。

3、建議完善人才保障體制機制,搭建鄉村多元主體參與的基層治理平臺

探索推廣鄉村規劃師制度,在機構設置、人財物保障方面形成有力保障。搭建政府、鄉村規劃師、鄉村建筑師、匠人、村民、市場主體、社會組織等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平臺,形成鄉村建設聯動共治、互助共建、共贏共享的治理格局。

4、建議探索形成全要素、全流程的鄉村風貌管理體系

推動探索以縣域、鎮域為單位的鄉村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總結形成系列政策、規程、技術方法,形成全域全要素管理體系。建立適合農村地區生態修復、土地整治、建設活動三類全流程管理系。


(作者系成都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副局長、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鄉村建設》3月31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本有码中文字幕 | 一本久久综合亚洲 | 亚洲精品嫩草研究院久久 | 亚洲精品国产品国语原创 | 亚洲日韩乱码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欧美中文日韩v在线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