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何為風貌?
“風”是內在的精神文化倡導,“貌”是外在的空間形象體現。解決當下鄉村風貌問題 的重點不止在于物質空間層面的形式糾偏,更在于通過深層制度設計使其固本正氣。
二、 鄉村風貌現狀
鄉村風貌管護是鄉村振興戰略推進實施過程中的重要議題。城鎮化的快速推進使得鄉村 傳統風貌不斷消亡,毫無設計考量的磚盒子農宅充斥著千村一面的新農村,與此同時,不斷出現的一些“仿古村、復古村、風情村、網紅村”等嘩眾取寵般的誤導著國人對鄉村的審美判斷,演繹著變異的“鄉愁”,不僅對鄉村風貌形成巨大沖擊,更使得鄉村傳統文化斷裂。近年來,隨著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推進,我國廣大農村在人居環境改善和農民生活質量提高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鄉村風貌依然面臨空間紊亂、形象失序,鄉村凋敝、房地空廢、農房建設面貌差等問題。作為改變鄉村風貌的鄉村振興戰略,在推進過程中面對的是“外熱內冷”的局面,政府、業界、學界都高度關注,而鄉村自身卻呈現動力缺失的窘境。
1、空間紊亂、形象失序
鄉村內部空間由于受經濟體制、人口結構、生產生活方式等諸多因素變化的影響,導致了村莊內的住宅松散凌亂、鄉村公共空間紊亂、活動設施無人問津、公共空間私有化,活動類型單一且趨同化等問題的出現。作為鄉村物質空間形象主體的鄉村建筑普遍未經設計,形式語言粗糙混亂,盲目引入來自西方、城市的語言符號,決定其形象優劣的主體是鄉村施工 隊及村民對空間利益最大化的訴求,使得鄉村建筑呈現古今中外不同風格低層次糅雜的局面。
2、鄉村凋敝、房地空廢
當前我國農村的凋敝是一個囊括了經濟衰敗、生態破壞與道德滑坡等社會生活諸多層面問題的系統性的困境,其最直觀的表現就是越來越多的鄉村勞動力向城市單方面流動,離開農村進城務工,從而造成鄉村年輕勞動力急劇減少,剩下的多為老年人、婦女與留守兒童, 鄉村空心化、老齡化、房地空廢化現象嚴重。缺少勞動力資源與各類人才支撐的鄉村陷入發展人才匱乏的困境,鄉村風貌管護舉步維艱。在快速城鎮化進程中,鄉村土地利用呈現出“利 用效率低、空心村多、空閑地多”的“一低兩多”特點。同時,農村建設用地不斷膨脹,呈 現出“人減地增”的“逆向擴張”不良現象。
3、外熱內冷、振興乏力
自2004年起,中央一號文件連續17年關注鄉村問題,尤其是“鄉村振興”等一系列國家戰略的提出,政府、社會、學界等開始高度關注鄉村發展建設,鄉村建設進入新時期,此為外熱;然而,當前鄉村自組織制度逐漸瓦解、文化自信逐步喪失、信任機制缺失等使得鄉村社會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逐漸疏離。鄉村現代發展訴求的“生存倫理”和內生聚落精神之間的 相互角力使村落內部系統越發不協調、要素越發不均衡,此為內冷。外熱內冷使得鄉村呈現 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元復雜、振興乏力,鄉村建設呈現“政府在干、百姓在看”、村民主體缺位的尷尬局面。
三、 鄉村風貌問題分析
1、表面的形象紊亂來自于管理缺失
古代的鄉村建設是制度的產物。封建宗法制度規定了每個等級的個體及群體在空間使用、建筑形式等方面的“可為、不可為”,結合地理環境決定的材料供給形成了相應地方化的“材料-結構-空間-形式”體系,形成了漢民族區域傳統村落的基本面貌;當代鄉村建設只在土地使用上作出規定,鄉村建設在設計管理、建設管理方面的缺失,導致了只重個人空間利益最大化,沒有鄰里意識、亦無藝術考量。
2、鄉村凋敝是城鎮化的必然,也是必經過程
我國用30多年的時間完成了西方發達國家經歷上百年時間才走過的城鎮化歷程,可以說成就顯著。然而,我國的城鎮化進程中呈現出以鄉村凋敝為代價的特征,一方面,快速城鎮化進程帶來人類歷史上極為罕見的人口遷徙,數以億計的農民遷徙到城鎮,但他們并未真正 享受到和城鎮居民一樣的資源分配、公共服務和戶籍政策;另一方面,鄉村地區勞動力、土地、資本等生產要素大量向城市單向流入,造成鄉村嚴重“失血”,鄉村地區系統逐漸失調、 要素逐漸失衡,自我發展能力逐漸削弱。但城鎮化有利于擴大內需、提高生產效率、促進資 源要素的優化配置、協調城鄉關系、推動實現城鄉人均可支配資源及其價值的均等化。必須明確城鎮化是我國城鄉發展的主旋律,而鄉村凋敝是城鎮化的必然,也是必經過程,因此,破解鄉村凋敝問題的關鍵是實現“鄉村收縮”,而非讓鄉村“留住人”。
3、動力缺失、人皆自利是村民不關心鄉村建設的根本原因
我國鄉村社會以農業文明為基礎,對土地的依賴和對自然的尊重與保護成為傳統鄉村凝聚力的內核,賦予了傳統鄉村一種穩定平緩的持續發展活力。然而,隨著傳統鄉村治理秩序的消逝,村民對公共利益的漠視與對私利的無底線索取、對眼前利益的無度追求與對生態環境殺雞取卵式的破壞性利用、對家居環境的奢華追求與對公共環境衛生的漠不關心、對黨和政府的信賴逐步轉向為全面依賴的“等靠要”等已成為常態,村民“集體”、“公共”意識的缺失、人皆自利的價值觀讓鄉村建設發展、風貌管護缺乏動力,難以為繼。百年前晏陽初指出鄉村社會“貧、愚、弱、私”的四大頑疾今天并未改善多少,“懶、私、油、賴”階層嚴重制約著鄉村振興大業。
四、 相關建議
1、完善鄉村空間建設全過程管理
(1)推動設計下鄉,提高鄉村空間設計水平。應強化鄉村設計在鄉村規劃中的重要性,通過現代化的設計釋放鄉村空間資源的多元價值優勢,激活鄉村資源要素,增強村民參與鄉村風貌管護的持久動力。引導村民、政府、社會、企業等共同參與,構建“調查——規劃——設計——建設——運營”的全程陪伴式駐村規劃建設路徑是促進村莊風貌改善、活力提升的有效路徑。尤其是在在鄉村空間建設層面,應秉持節儉化、科技化、現代化、精細化的原 則,對建筑建造、景觀優化、設施配置等各要素進行全系統的規劃設計,在挖掘鄉土營建智慧、傳承鄉村傳統文化的同時注重鄉村的現代化建設,推動鄉村物質空間的現代化。
(2)完善監管制度,全面推動建設過程管理。近年來,我國鄉村建設雖取得一定成效, 但普遍面臨管理維護困難的局面。一方面,當前鄉村建設多數為政府自上而下的大包大攬建設行為,但受限于有限的公共資源,政府難以持續投入;另一方面,村民參與意識薄弱等也使得鄉村風貌的維育缺少支撐。因此,明確實施主體,完善監管制度,全面推動“規劃設計—建設實施—運營維護”全過程的精細化管理,確保鄉村空間的高質量發展。
2、制度設計導向鄉村精明收縮
(1)國土空間規劃要明確鄉村建設用地減量的導向。一是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下加速推進新型城鎮化,通過對空間資源的緊約束,倒逼發展方式的轉型,及時調整和解決城鄉發展過程中人口、資源、環境、經濟等方面不平衡、不匹配的問題;二是國土空間規劃應作為支撐鄉村精明收縮發展的依據,嚴格控制鄉村建設用地的供給、嚴格執行農村村民一戶一宅的政策制度,禁止未批先建、超面積占用宅基地等現象的出現,引導鄉村發展實現總體減量卻有增有減、被動衰退到主動收縮的目標。
(2)以現代化為目標,推進鄉村就地城鎮化。一方面,引導鄉村不斷完善基礎設施與公共服務設施,加快中心集鎮的建設,尤其對于城郊融合類村莊和集聚提升類村莊,應根據 村莊自身發展需要,推動就地城鎮化,實現城鄉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公共服務共建共享、城鄉產業多元融合的目標;另一方面,引導村民就地市民化,通過農科普及與現代化農業知識的輸送、農民主體身份認同培育、農產品加工技能和鄉村服務技能培訓等,從教育科普、政策支持和宣傳推廣等多渠道改變傳統農民形象,讓農民成為受人敬重的職業,提升農民市民化能力,使其盡早融入城市生活實現市民化。
(3)鄉村收縮是“代際工程”,制度設計要有前瞻性。目前我國鄉村收縮的趨勢已存, 且受城鄉差距日益增大的影響,驅動鄉村收縮的內在動力也將持續存在,鄉村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仍將呈現出收縮的態勢,鄉村“精明收縮”也將成為我國鄉村發展轉型的必由路徑。在應對鄉村收縮趨勢之下,政策的制定與供給應有前瞻性,具有以時間換空間的戰略意識:充分意識到鄉村“精明收縮”是一個長期性和分階段的過程;考慮代際更替,著力加強新生代的教育引導,使得鄉村收縮的阻力在新生代得以破除;同時,借用時間不可伸縮的特性,逐步實現鄉村從“功能上的收縮”過渡到“人的收縮”。
3、鄉村振興是系統的鄉村教育工程
(1)加強部門統籌,明確鄉村教育在鄉村振興中的核心地位。城鄉差距的關鍵在“人”, 只有大力推進鄉村教育,方可實現人的振興。由于鄉村社會的復雜性與村民思想觀念、能力水平的差異性,鄉村教育的推行非一朝一夕或一己之力可為,需加強部門統籌、學科配合,并明確鄉村教育在鄉村振興中的核心地位。
(2)村民思想、觀念、意識、能力的現代化是鄉村振興的核心目標。村民是村莊的主人,村民思想、觀念、意識、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鄉村的建設與發展。加強村民教育既是樹立村民文化自信、引導村民價值觀形成的過程,也是提高村民思想意識與市場競爭力的過程。因此,根據農村實際情況,逐步建立層次分明的村民教育培訓體系,開展針對性的村民教育與引導工作,實現村民思想觀念意識的現代化,是解決村民問題的關鍵。要發揮鄉村規劃、建設工作的教育職能,積極引導村民參與共建,讓村民真正成為鄉村的“建設者”,而 非“知情者”。
(3)通過鄉村建設做好一代村民的“臨終關懷”是以人為本、為民規劃的體現。我們要意識到,今天大量的鄉村建設工作并非是為了未來的鄉村,而是為在城鎮化、現代化進程 中沒有能力離開鄉村的一代農民展開“臨終關懷”,這是“以人為本、為民規劃”的體現,也是國家的責任。鄉村規劃本質上是為了未來“城鄉融合”的城鄉關系服務的,并非只是為了解決當下的鄉村問題。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鄉村建設》2021年3月20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