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程洪:鄉村教育面臨“少師、少生、無為”的現實困境

[ 作者:程洪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24-01-22 錄入:易永喆 ]

鄉村教育作為我國教育的“神經末梢”,也是鄉村振興的一環,承擔著重大的使命,發揮著基礎性、先導性的作用。鄉村振興,教育先行。以鄉村教育帶動人才培養,激活鄉村內生動力,促進鄉村發展,從而為鄉村振興賦能增效。但目前,作為寒門學子“鯉魚躍龍門”重要助推器的鄉村教育,仍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的突出短板。

一、少師:教師隊伍不穩,師資力量薄弱

鄉村教師作為發展鄉村教育的基礎支撐,“是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要力量”。當前,鄉村地區教師在數量和質量上都普遍偏低。

1.結構性缺員突出,教師不愿來。盡管“三支一扶”、特崗計劃、西部計劃等政策的實施拓寬了鄉村教師的渠道,但鄉村師資力量不足仍是鄉村學校所面臨的重大難題。一方面,鄉村應受教育兒童數量和鄉村教師總量存在著巨大差距,地區越偏遠,師生數量上的差距越大。另一方面,各學科教師比例失衡,語數英等學科教師占比大,音樂藝術類、體育類等學科教師占比小。某些地區仍存在著“老師身兼數科”現象,教學既不高效也不專業,不利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2.師資隊伍不穩定,教師留不住。除開教師個人對鄉村教育事業的熱愛、情懷和使命感之外,學校所處的工作環境和外部保障條件是影響鄉村教師是去是留的重要因素。改革開放以來,經濟快速發展,城市化、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城鄉差距不斷擴大。其一,部分鄉村學校教學環境惡劣,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感到困難重重。城市掌握著教育的大部分資源,與之相比鄉村設施設備落后、教學場地局限、教學經費有限、圖書資源匱乏、信息化資源缺乏等。偏遠山區的教學環境更加惡劣。“教室沒有門,冬天被風吹的生冷,夏天講課汗流浹背,廁所還是上個世紀的茅房”。其二,鄉村的生活條件使得教師們“望而卻步”。鄉村醫療衛生、道路交通、信息服務等公共設施比較落后,無法吸引人才的流入。“住宿環境比想象中的還要差一點,學校只有公共廁所,洗澡只能自己接水擦澡再倒掉,仿佛一夜回到解放前”“俺在農村,水都沒得喝”“住活動板房,夏蒸雨漏風搖叮咚響,擠了一年半,現在才好些”。相對于“生于斯,長于斯”,畢業后回來服務于家鄉的一批鄉村教師,來自于城市的鄉村教師對城鄉之間的對比認識更加深刻,心理落差大。其三,城市的待遇、個人發展前景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遠勝于鄉村地區。盡管近年來對于鄉村教師的補貼力度加大、政策向之傾斜,工資待遇有所提高,但與自身工作所付出成本以及壓力、城鎮教師、其他職業相對比,仍具有很大的差距。再者,鄉村學生向城區的大量涌入,為城區學校帶來較大的辦學壓力。學生多教師少,為了確保正常的教學,會吸納優秀鄉村教師進城,從而導致鄉村教師隊伍出現“塌陷”。

3.教學質量差,教師教不好。一方面,教師培訓收獲低微。鄉村教師的培訓“是提升其專業素養的重要途徑與保障”。現實中,存在著培訓流于形式、培訓時間不合理、培訓內容與教學實際不相符等情況。另一方面,鄉村教師與學生之間語言不通、文化風俗相異、教師老齡化、教師不穩定導致的教學不連續性、教師來源的多樣性、教學方式單一等也成為了影響教學質量的重要因素。

加強鄉村師資隊伍建設,使鄉村留下人并且留的開心、留的長久,要從政策傾斜、經費投入、待遇提高、公共設施建設、公共服務支持、社會保障機制、專業培訓、思想教育、榮譽宣傳、子女受教育機會等多維度入手,政府協同學校、企業單位、公益組織、教師個人等為鄉村教育構建一個全方位、立體、可持續的發展格局,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留住教師,留住教書育人的“鄉村花匠”,而不是數個頭的“保安”。

二、少生:農村生源匱乏,鄉村學校縮減

教育是師與生結合的共同體,教師有學生才能教學。在城市化、城鎮化大趨勢下,城鄉差距的擴大、農村空心化、優質教育資源在城市的集結、農村教育理念等使得農村生源不斷流失。一方面,鄉下學生多數進城讀書。在外務工的父母多年打拼所積攢的社會閱歷、經濟基礎以及“望子成龍”的期盼促使他們把孩子送到擁有優質教育資源的城里學校。民辦學校對農村生源的爭搶也是農村生源流失的原因之一。

另一方面,兒童失學、輟學以減輕家庭經濟壓力。常發生在家庭多子女且經濟狀況差情況下。在偏遠地區,往往出現“重男輕女,女孩讀書無用,結婚貼補家用”錯誤思想。就業機會的增多也給了鄉村兒童多一條選擇道路。最后,鄉村地區廣袤、學生分散與鄉村學校數量成反比。農村生源的匱乏,師資的流失使得教師沒有教學熱情和發展信心,“鄉村學校變成‘差生的托管所’”。教學質量不高與生源流失形成惡性循環,鄉村學校規模不斷縮減甚至撤校。鄉村學校撤校又促使被撤校地點的學生無校可上。

從根本上解決生源流失問題,只能從提高教育質量入手,從教書育人過程的質量入手,提高鄉村人口質量。

三、無為:家庭教育缺失,家長引導缺位。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家庭是社會的基本細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不論時代發生多大變化,不論生活格局發生多大變化,我們都要重視家庭建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緊密結合培育和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揚光大中華民族傳統家庭美德。”

鄉村地區的家長往往缺乏對孩子的良好教育引導。其一,隔代教育局限。鄉村大多數學生都是父母外出務工的留守兒童,爺爺奶奶在家中照顧孩子,更多的是“寵溺嬌縱”。受文化水平的限制,爺爺奶奶往往在學習上無法有效地指導和督促孩子。

一方面,農村的孩子從學習能力、穿著打扮、習慣、見識等方面要落后于城里。另一方面,鄉村留守兒童也存在網絡成癮和手機成癮問題,不僅浪費時間,無心學習,而且還使其喪失目標,毫無斗志。在信息化浪潮下,極其容易受到網絡世界的誤導,偏離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導向。其二,家庭教育缺失。部分家長文化素質低,教育觀念落后,蘊含錯誤的教育觀,忽視自身在教育孩子中的重要性,推卸自身在教育孩子中的責任,把孩子的學習問題全部推給學校,把學校教育擺在第一位。

農村家庭教育是鄉村教育的基礎和重點環節,為鄉村孩子學習建起了第一級階梯。鄉村家長要將家庭教育與傳統美德、現代社會發展相結合。既能吸引傳統文化精華,取長補短,德智美育相輔相成,又不至于與現代脫軌,落于時代潮流。

實現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與鄉村振興相輔相成,破除鄉村教育短板,是助力鄉村振興的應有之義。解決鄉村教育問題是一個長期而復雜艱巨的過程,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通過增加投入、家庭教育引導、公共設施建設等多種手段的綜合運用,逐步攻破鄉村教育存在的問題,提高鄉村教育質量,才能為鄉村的發展和國家的繁榮做出貢獻。

(作者系湖南師范大學中國鄉村振興研究院碩士研究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中文有码亚洲视频精品一区 | 午夜免费人成视频在线 | 亚洲一区波多野结衣在线 | 中文字幕制服亚洲另类 | 中文字幕免费观看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