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14日消息,在鄭州寸土寸金的黃金地段,竟有一片田園風光。于2013年3月開始拆遷的城中村常砦,如今變身為百畝菜地。菜地里菜品豐富,有村民們在菜地澆水松土,忙的不亦樂乎,一派田園牧歌式的祥和。此前已大部分完成拆遷的棗莊,現在還只是荒地,押砦成了小“草原”。金水區豐產路接到辦事處有關負責人表示,常砦、押砦和棗莊均因拆遷掃尾工作沒做完,部分拆遷協議尚未達成,所以沒有進入土地的二次開發。(2016年1月16日浙江熱線)
土地價格加上拆遷安置成本,每畝不會低于一千萬。然而,因拆遷掃尾工作沒做完,部分拆遷協議尚未達成,拆遷后的土地沒有進入土地的二次開發。附近的居民確看到了“商機”,在土地上種起了蔬菜,村民們在菜地澆水松土,忙的不亦樂乎,一派田園牧歌式的祥和。千萬元一畝的菜地誰來監管?
千萬元一畝的菜地雖有點“貴”,但總比荒廢在哪里,雜草叢生好,村民“合理利用”既美化了環境,也為自己增加了收入,不為一個兩全其美的結果。面對千萬元一畝的菜地,該誰來監管?何時才能走出“囤地”的怪圈?筆者認為:一是應該進一步完善土地利用的相關制度,杜絕“囤地”現象;二是相關職能部門應加大監管力度,別再讓千萬一畝的菜地笑話再次上演;三是嚴肅追究相關部門和監管部門的責任,責任部門和監管部門應該為“天價菜地”買單。
作者地址:四川省綿陽市北川羌族自治縣永昌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