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里人有醫療、教育、住房保障,有“體面”的工作,有抽水馬桶,有知識、有文化,知道北京在哪。夏天他們有空調,冬天有暖氣,吃農民種出來的糧食,用農民的地蓋工廠,他們的腰板很直,衣服經常筆挺。他們中的一些會開車來農村住上個一兩天,留下幾句“這里真普羅旺斯”后又回城里做那體面的工作。他們會種地,只是每次只種半把個小時,然后就坐在桌邊喝酒吃土味,喝高了還免不了嚷幾句“村姑萬歲”。
這樣的“農家樂”,還真是“樂”了
把農村旅游作為一大發展項目的,中國倒還不是第一家。巴黎人就最愛到南部的山莊酒莊去過周末。小白領喜歡的在農村認養塊地的做法,也是郊區別墅的山寨版。可是,人家是安安穩穩地住在城里,假期去鄉間認認真真地種地,跟和自己住一樣小別墅的農民們交流種地心得;而我們卻是死皮賴臉地集資在農村拆遷買地蓋房等以后升值,對被趕到城里的農民們還要白個眼來上一句“民工”。
殊不知,這些民工正是土地被征用蓋你住的樓盤的農民,是資源被搶占去發你用的電的農民,是跟你一樣有權生活在這片土地上卻連教育、醫保都沒有的兄弟姐妹。但你的腦海里只有普羅旺斯的“農民”,他們開著自己的農莊,風趣快樂,衣著整潔,飄著薰衣草香,見到你就拿出羊奶酪和面包,露出潔白牙齒微笑——如果你的農村一定要有“農民”這樣擺設品,你希望他們跟賣奶粉和發達國家旅游局廣告里的一樣。但巴黎人能接受他們法國本土最土的普羅旺斯農民,你為什么不能接受本國最土的農民?既然你只是人家的山寨版,又有什么資格要求山寨版里的農民不是山寨版?
改行角色扮演的農民
“農家樂”興起之快,快到大家尚未意識到正宗發源地在成都,上海、成都等地就開始了給“農家樂”掛星,房地產商也開始為自己的樓盤找到了“田園鄉村”來升華意境——好在中國人十個有九個是農民,還有一個曾經插隊落戶上山下鄉,大城市里人百分百接受過“普羅旺斯”的教育。“我不是農民,可我要住農村”,立馬IN起來。
被城里人似乎欺負到現在的農民終于等來了斬對方一刀的時間。種地的把自己的地租給城里人,再幫他們照料,比起光種農作物至少可多賺個一倍以上;漁村的則曬起了漁網,賣起了魚干,讓漂亮的老板娘收拾干凈接待城里人;要是村子里的老屋還算不錯,那就更好,收拾收拾總是個元明清的古生態遺址,再不濟也能招來一群藝術家。全民“農家樂”的日子里,城里人終于在輿論的壓力下“反哺”了農村。
在著名的周莊、烏鎮、黃姚、宏村,農民們靠扮演船夫、船娘等城里人YY中的“農民”獲得了巨大成功。而這也鼓勵更多農村加入到了角色扮演的洪流中。農民們開始試圖拋棄“目光短淺”的毛病,試著跟城里人一樣著眼于遠大的利益——不要依靠世代證明的種植窮生活,發展經濟。就在大家慶賀終于也富起來,村里引以為豪的環境也沒了,城里人臆想中的農民“樸實”也沒了,而最壞的消息是,他們都轉去了邊上的那村享受“鄉間的安逸”!
中國的農村何其多。中國的農民又何嘗知道,城里人愛的永遠都不是他們,而只是意淫中的“普羅旺斯”?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陶淵明說的隱于田園的生活,多少年來只是用來教育城里的失敗者好自為之的動聽說法。而千年前的士大夫一族,終究是被“農村包圍城市”給改造成了農民。
忘恩負義的城里人
在廣州郊區造了一座“草堂”的陳宇以至今還在雷州半島當農民的爺爺名字“茂徳公”命名了這座草堂。
草堂里的房子都是茅草蓋的頂,房間后院還有牛喝水的井。大家在這里吃著雷州半島原汁原味的土特產,在自留地上種幾棵菜,迷路時讓穿著古裝的姑娘帶路。但這樣的環境更像是個傳統士大夫趣味的地方。若非草堂會員和堂主的朋友,是進不去的。這里不是為了滿足哪個老板的鄉村情結,在這聚集的“要么本身是個文化人,具備這個消費能力;要么具備消費能力,又向往文明生活的老板”。
“城里人是很忘恩負義的,”在陳宇看來,在拼命從農村往城里趕的風潮過后的“消費農村熱”,純粹是城里人“缺啥補啥”的心理在作祟。沒了空間,沒了晚飯后“一家院子遛到另一家院子”的悠閑,沒了藍天白云,城里人又想把農村的這些資源占為己有,但礙于農民的“名聲”實在不怎么好,免不了又拔高自己城里人的地位。
“一般我們都看不起農民,拼命地把自己從農民那個群里劃出來,但是我們骨子里又是農民,又眷戀著農村那種空間感,有一天我們成為城里人的時候,突然發現沒有鄉下那種風光了、那種空氣,甚至沒有鄉下那種星星和月亮了……在鄉下待的時候,我們肯定會對城里的繁華、財富充滿想象;等我們到了城里,獲得一定財富,這樣、那樣城里的便利,同時又失去了農村里面的東西。”
失去農村里的東西倒不怕,怕的就是陳宇說的“裝B”。古代士大夫向來敬重農民,有諸葛亮種地種著種著成了輔國奇才,也有大把的當官當著當著回去種了地,畢竟農業社會的老大就是最大的地主;到了工業社會,農民被拉去當了工人,剩下的又時刻要受機器鄙夷,社會地位蕩然無存,自然跌倒最慘。而士大夫一輩卻也在要么工人要么農民間被迫選擇,一來二去,對當農民的向往先不說,人留得留不著都是疑問。
一群“農民”對著一片農地,自然只會幻想莫須有的農村,因為他們看不見真正農村的不同;一群“農民”對著一群農民,自然要盡力曲解以保全自己身份的“特殊性”,好制造特權;一群“農民”,拼命要踩低另一群農民,去保衛自己曾經也是其中一員的秘密。
“我骨子里是農民。我爺爺、我爸都是農民,我干嘛不是農民?”造了座被“城里人”們以為高雅之處的“農民”,卻再明白不過:不管這片地多自我、多風雅、多比“農民”想到得多得多,也只是有錢農民、有知識農民的“匯賢雅居”罷了。
生于農民、吃農民、用農民、消費農民,都逃不過你本就是個農民的事實。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周刊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