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將至,人們歸心似箭。家是心靈永遠的港灣,通常回家的感覺是親切、激動,不過,近年來開始出現一些諸如“恐歸族”現象,讓春節多多少少帶了些“失落”的味道。
把春節與失落聯系起來,并不是我的發明,而是不少人返鄉的心靈之旅。為什么會有恐歸?排除個人因素外,更多在于選擇現代生活理念與方式的都市人不僅與家鄉拉開了物理距離,而且產生了巨大的心理鴻溝。這種心理鴻溝逐漸成為一種過年的沉重“負擔”:既然無法回歸以前的生活,那么只能選擇逃避。于是春節就關乎失落了。
2015年春節期間,一篇《博士生的返鄉筆記》讓這種情緒達到了頂點。家鄉農村的破敗、冷漠的鄉情、青年人的流失讓整個生態系統沒了生氣,維系家鄉傳統人際關系的各種社交活動也漸行漸遠。農民處于“個人自治”狀態。除了春節,似乎只有葬禮才能凝聚更多的人。
這種情況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很多人可能會脫口而出一聲糟糕。在他們看來,一些地方的農村社會組織逐漸瓦解,青年人外出打工,所謂的鄉愁蕩然無存,美好的鄉村生活在留守的鰥寡孤獨之間變得凄慘和無味。
中國整個社會仍處于大變革之中,劇烈地令外界難以想象。三十年時間,既可以讓一座漁村變成國際都市,也能讓田園牧歌的鄉村變得物是人非。因此,不能簡單地用好與不好來總結我們現代化旅程帶來的城鄉變遷。當我們選擇城市文明,他們為什么只能過所謂的鄉村生活?在我們眼中,帶著“鄉愁”韻味的田園生活在當地人眼里恐怕沒有未來,過怕了苦日子的農村人,也有向往現代生活的自由。
市場經濟強調資源配置的有效性。部分中西部農村的凋敝現狀正是市場經濟選擇的結果,在當地效率低下的農業耕作中出逃的人們,很自然地投奔了高效的工業化、信息化的城市生活,他們促進了中國的城市化進程,是中國改革開放事業的功臣。
不過,我們也不能忽視目前部分農村甚至三、四線城市面臨的問題,資源過度集中于一、二線城市的負面作用已經顯現。一方面,一線城市的大城市病越來越突出,而三、四線城市的房產市場面臨無人問津的尷尬境地。又比如,高等院校中農村生源的比例一直在降低,其中當然有城鎮化帶來農村人口減少的原因,另外也有農村教育資源極度匱乏的因素。
這些都從一個側面說明,當今中國除了要考慮經濟增長之外,需要按照“十三五規劃”的要求,無論是東中西部,還是城市與農村間,都需要實施更加均衡的發展戰略。當然,這種均衡不僅是指物理空間上,更重要的是它的價值取向最終要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比如要考慮如何讓教育資源充分地流動起來,讓公平教育真正面對它所需要的人群。
話說回來,與寒食節、盂蘭盆節等幾近消亡的農耕文明的節日相比,春節是幸運的。它已經成為連接歷史記憶與現代生活的紐帶。每年春節,依然會讓人想起家鄉、回到家鄉,盡管家鄉漸漸變得陌生而又遙遠,甚至是失落的,但家鄉永遠不會被遺忘。它會在更多人的關注中收獲希望。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 海外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