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新農村,就不能一味“唱衰故鄉”“消費故鄉”,而應將農村放在“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的語境下,重新審視,積極重建。
春節過后,“返鄉體”文章隨處可見。一些人從城里難得回趟農村老家,這也看不習慣那也瞧不起,叫囂著“故鄉淪陷”,極盡悲情敘事,展示的多是農村灰暗一面。
對待農村,不能只負責呈現,不負責拯救;不能只知道撕開傷口,不知道展現希望。事實上,農村也有鮮活閃亮的一面,農村也是不斷進步發展的。要建設一個更加美好的新農村,就不能簡單“唱衰故鄉”“消費故鄉”,而應將農村放在“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的語境下,重新審視,積極重建。
得好好想想了,我們談論鄉村的時候,還該談些什么?我們的目光不應漠視,在新農村建設方面,政府和市場正在積極作為,并不斷取得成效。
遠的不說,就在2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與阿里巴巴集團在京簽署了結合返鄉創業試點發展農村電商戰略合作協議。未來三年,雙方將共同支持300余試點縣(市、區)結合返鄉創業試點發展農村電商。
很多擠進城市的鳳凰男對這樣消息可能沒興趣,但是,對那些返鄉創業者來說,就很可能從中找到人生下一站的機遇。要知道,“互聯網+”也是農村人放飛夢想的風口,農村電商也在開辟農民工人生駛向美好未來的新航道。
事實上,重慶很多地方發展都享受到電商帶來的巨大紅利。比如,在重慶秀山,武陵生活館電商平臺就是當地發展電子商務產業,就是打造“農村淘寶縣”的重要載體,當地自主品牌“武陵遺風”和“邊城故事”在全國都叫得響;重慶一些區縣還積極探索出電商扶貧的新路徑,比如巫溪縣就將分散的農家樂包裝上線“重慶村游網”,讓線上和線下實現有效對接,在鄉村旅游扶貧上收到良好效果;此外,重慶有越來越多的返鄉創業者,也都是在搭靠電商平臺之后,讓夢想綻放。
放眼全國,很多地方的農村也對電商充滿期待,但是,制約農村電商發展的因素依然還太多,比如,網絡硬件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缺乏網絡人才,缺乏網絡消費習慣,網上買賣的商品質量難以保障等等。而此次國家發改委聯手阿里巴巴,就是著力發展農村電商業態,通過打造集渠道建設、電商平臺、雙向流通、人才培育聚合為一體的農村電子商務生態鏈和生態圈,吸納更多人員返鄉創業就業。
有多少問題,就應有多少解決辦法。農村發展,需要構建農村“互聯網+”的良性生態,需要構建農村良好的社會秩序,需要重建農村正當的文化倫理。那么,在我們談論鄉村的時候,為什么不多去談些類似新農村建設的實際問題呢,為什么不去多為這些困難去尋找現實出路呢?在政府和市場之外,還有民間社會,每個個體對新農村建設也都應該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而不是簡單粗暴的唱衰。
所以,在我們談論鄉村的時候,不要簡單把故鄉當作傾倒個人情緒垃圾的所在,不要對故鄉表現出太多消極與輕慢的姿態,而應該站在公共立場,把農村面臨的很多問題,放在整個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的大系統大框架下進行認知和解決,讓作為公民的公共表達傳遞更多的正能量,踐行應有的社會責任。只有這樣,對待農村,才算是理性、負責、建設。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重慶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