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農村社區與經濟園區共建(以下簡稱 “兩區共建” )即在建設農村新社區的同時,也規劃配套經濟園區,統籌安排社區化條件下的農民生產和生活。
? “兩區共建”的有益探索
縱觀我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可以發現凡是園區經濟發達的地方,社區化水平都高。這說明,以特色經濟園區發展促進農村社區化的建設,是發展農村經濟、改善農民生活的有效途徑。
在建設農村新型社區的同時,同步建好特色經濟園區,是很多地方農村社區化建設的成功經驗。有了特色園區產業的支撐,農村社區化才擁有底氣。農民入住社區后,愿意繼續從事農業生產的,可以逐步變成職業農民或一定規模的農場經營者;愿意從事二、三產業的,可以就近就業創業,并將原承包土地通過租賃、入股等方式,獲得財產性收入,促進居住方式、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同步轉變。
新型農村社區的居民宜工則工、宜農則農、宜商則商,做到了社區三次產業并舉。產業園為支撐,社區居民可以通過打工增加收入?!吧蠘恰钡霓r民可以實現在家門口上班,增加收入的同時,也能過上市民般的生活。
? “兩區共建”的發展路徑
● “兩區共建”的運行機制
? 通過土地流轉、舊村復墾等方式,同步建設社區和園區。
? 推動農村發展
以園區為載體,推進農業集約發展。社區居民可以有打工收入、地租收入、分紅收入3份收入;
以園區為載體,推進企業集群發展。實現農民 “離土不離鄉、就業不離家、進廠不進城、就地市民化”,為農村大批 “4050” 勞力就業提供條件;
以商貿旅游園區為載體,推動服務業加快發展。在鄉鎮和農村社區建設批發市場、商貿物流、休閑旅游等服務業類園區。吸納商戶入園經營,提供就業崗位。
? 解決農村發展中遇到的突出問題
創新土地管理制度。用足用好土地增減掛鉤政策,利用土地級差收益,解決社區建設資金制約。鼓勵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
創新農村經營體制。大力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提高農民組織化程度。實行 “公司+合作社+農場+農戶” 的發展模式,由企業出資為農民貸款擔保,向農民提供系列化賒銷服務,村企共同走上致富之路。
● “兩區共建”模式下經濟園區建設的主要模式
? 村企合一模式
在村黨委統一領導下,村民委員會和企業集團之間保持“三個統一”,即:村企重大發展項目統一決策、規劃;村企資源互動共享;村企干部統一調配使用、報酬待遇統一考核、發放。
? 一村一品模式
以大力發展農村工業和特色農業或服務業為重點,形成產業主導型經濟,走專業化、規模化路子,形成一批特色工業專業村。
? 社區聯合模式
一是弱村并入強村,小村并入大村;二是村莊向鎮集中;三是改造城中村,村莊變社區,村民變市民。
? 村莊改造模式
根據城市農村自然分布狀況,尊重農民住房習慣,按中心城區、次中心區、中心小城鎮、中心村以及自然村的總體布局,因地制宜設計建設風格。
? 資源開發模式
以村莊自然資源開發為重點,以土地資源引進資本或企業集團,加快山、水、土地、礦產資源和“四荒”資源的開發利用,增強村莊經濟可持續發展能力。
? 城鄉合作模式
組建方式有:產業發展聯合式,即選擇產業相同或相近的村居,以組織整合推動產業對接;優勢互補聯合式,即將城區居委會的資本優勢與外圍村的資源優勢相對接;后進轉化聯合式,即從城區選擇部分組織能力強、經驗豐富的基層工作者進駐部分后進村,幫助后進村轉化提高。
? 遷村騰地模式
有條件的地方可以積極發展社區股份合作和土地股份合作,將集體資產和土地以股份形式量化到人。
? 促進“兩區共建”的對策措施
? 錢從哪里來?
“兩區共建”面臨的最大瓶頸制約是資金不足,引進企業參與是決定新型農村社區建設成敗的關鍵。對此,可以通過利用土地“增減掛鉤政策”、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等“四權”擔保融資、集中利用涉農專項扶持資金、積極引導各類企業參與等方式進行多元化籌資,還要動員企業參與新社區建設。
? 人往哪里去?
總體說,就是要加快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規模大戶、農民合作社、壯大龍頭企業、培育新型農民;通過大規模的土地流轉,讓“想種田的有田種、不想種田的有人種”,從而推進農業生產經營專業化、合作化、產業化、職業化。
? 民生怎么辦?
通過務工薪金、土地流轉租金、入股股金和惠農補貼等方式,千方百計提高群眾收入;為入住新型農村社區的群眾辦理集體土地房產證,責任田辦理土地承包經營權證,切實維護群眾的產權,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全面做好群眾的養老、醫療、失業、低保等社會保障工作。
? 探索新途徑
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農業大戶、家庭農場是推進農業現代化的主力軍,要落實各項扶持政策,扶持發展農機專業合作組織,重點發展新型農民股份合作社,引導農民以土地、資產、資金入股加入合作社,按股分紅,增加農民財產性收入。
? 做大做強涉農企業
應扶持壯大農產品加工等龍頭企業,提高農業集約化水平。推行“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等多種產業化經營模式,引導農業龍頭企業建立加工基地和特色農業園區。
? 開辟富余勞動力就業渠道
要加快城鄉基礎設施一體化建設,推動城鄉生活方式對接,改變農民生產生活方式,使農村社區同樣享有城鎮化的生活條件。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農學谷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