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大以來,黨中央提出了“飯碗論”、“紅線論”等一系列新時期國家糧食安全新戰略,認真落實這些戰略,將為國家的長治久安奠定重要的物質基礎。
糧食安全這根弦不能松
“糧食安全這根弦不能松。”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張曉山認為,新形勢下確保谷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是維護國家安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物質保障。“今后政府政策的基點將發生變化。糧食安全將更多立足藏糧于地、藏糧于技上,要著力提高農業的綜合生產能力,注重農業技術創新,擴大糧食生產潛能,確保糧食產得出、供得上。”
“國家要繼續加大對糧食主產區的支持,增強糧食主產區經濟發展和財政收入能力,實現糧食主產區糧食生產發展和經濟實力增強的有機統一。”華中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張俊飚認為,長期以來的重利用輕養護和依靠高投入獲取高產出的做法,使得糧食生產所必需的農業資源環境不斷惡化和質量衰減,直接導致糧食安全可持續保障能力的不斷弱化,糧食安全的風險短期內依然存在。
“只有轉變方式,充分釋放農民的積極性,才能不斷適應現代農業專業化、產業化、高標準、高質量的經營需求。”山西大學中國城鄉發展研究院教授馬華認為,當前形勢下,傳統農業經營方式的適應性問題越來越突出,繼續通過糧價保護政策來刺激農民的種地積極性的做法已經行不通。要轉變思路,改革創新,不斷釋放改革紅利,進一步保障我國糧食安全。
以政策“組合拳”確保糧食安全
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持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等。學者認為,改革目的在于打破2015年我國出現的糧食產量、糧食庫存和糧食進口“三量齊增”的困局。
“‘調結構、轉方式、補短板’是保障糧食安全的重要方式,通過藏糧于地、藏糧于技來不斷增加糧食產量,促進糧食安全。”張俊飚認為,首先要做好農產品種植結構、空間布局結構的調整,按照市場需要來安排糧食作物的品種搭配、區域搭配。其次要轉變以前的以高成本投入為代價來獲得糧食高產出的發展思路,按照市場需求,依靠科技進步來推動糧食生產持續健康發展。再次要大力推進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化服務體系等措施,以彌補農業公共產品供給不足這塊“農業短板”。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社會科學報2016-03-16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