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商報咸陽訊(記者 楊皓)3月15日晚,淳化縣十里塬鎮十里塬村街道上發生一起命案,兩個原本稱兄道弟的鎮政府干部宋某和魏某在街上談話時發生沖突,宋某最終持刀捅死魏某。(搜狐新聞來源:華商報 2016-03-19)
今日,翻看搜狐新聞,發現首頁上有個標題“陜西兩名官員街頭起沖突 小弟捅死‘老大哥’”,趕緊點進去,編輯給取的標題是“陜西2名鎮干部聊天起沖突 一人被捅死”,在看下面,有個“原標題:23歲男子捅死“老大哥””,深感上當受騙。
其實,再往下看就更加名了,主角就是兩名一般鄉鎮干部,因為調解糾紛失敗,年輕干部宋某被年長一點的干部魏某毆打,宋某抽刀激情殺人的一般性新聞,結果被搜狐編輯冠以“官員”二字,“人造”官帽“二頂”。
“官員”這個詞匯,在古代指的是九品以上的國家工作人員,九品以下的是“吏”,跑腿的;九品以上的是“官”,是領導干部。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務員法》對領導干部即官員有明確的定義:“公務員職務分為領導職務和非領導職務。領導職務層次分為:國家級正職、國家級副職、省部級正職、省部級副職、廳局級正職、廳局級副職、縣處級正職、縣處級副職、鄉科級正職、鄉科級副職。 ”也就是說,被任命為副鄉鎮長以上的實職領導干部,可以稱得上是“官員”,而山西省淳化縣十里塬鎮政府干部宋某和魏某就是鎮政府一般干部,用“官員”二字來界定他們,是很不準確的。
兩名鄉鎮干部因口角到打架、再到殺人,教訓是深刻的,反映了咱們公務員隊伍干部素質良莠不齊,報道具有必要性,但是把他們說成“官員”,就把人為地把事件給“鬧大了”。
突然想到一句俗語:“掛羊頭,賣狗肉”,本來是賣的價格稍微便宜的“狗肉”,攤主卻掛起“羊頭”來吸引顧客,是一種從古至今都有的欺詐廣告行為,最終的結果是人們上當受騙一次就不會再有“回頭客”第二次。
當下,反腐一波接一波,很多干部因涉嫌貪腐被調查,有些因此而判刑,干部隊伍特別是領導干部成為老百姓關注的焦點,很多讀者看新聞時,都習慣地看看有沒有官員又被調查了,但將普通干部之間的事件冠以“官員”二字,的確有“掛羊頭”嫌疑。
固然,媒體為了增加點擊量、增加廣告商的人氣,偶爾會有一些新舉措,報道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或者是用一些煽情的詞匯,這些可以理解,但也不能夠為了吸引眼球而使用不準確的詞匯,造成“文不對題”的失真、失實。
但愿,以后的媒體都能如實、準確地報道,還原新聞的本來面目,切不可因夸大其詞,而讓人反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