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近日從國家食藥監總局獲悉,經食藥監總局對山東濟南非法經營疫苗案查扣藥品的數據分析發現,有9家藥品批發企業涉嫌虛構疫苗銷售渠道,國家食藥監總局要求立即開展調查,本月25日前上報調查。(3月22日《中國新聞網》
疫苗銷售渠道出了問題,這事關公眾生命與健康的大問題,此事件的曝光第一反應讓人震驚之外,凸顯了“監管鏈”環節的薄弱甚至不作為。
盡管在第一時間國家食藥監總局要求徹查上報。但每每事件之后,都是相關部門追責的定律,與其事后的強力舉措,何不如前期的風險的預警和監管的具體落實到位。
疫苗的安全,相關部門不可不“高度重視和強調”??梢坏┦掳l,還是會暴露監管漏洞百出。除了同聲譴責企業和個人利欲熏心,罔顧生命健康之外,監管缺位、推諉、甚至停留于嘴上也是不爭的事實,毫不客氣地說遲早會出事,讓人絕望無語。說到底,疫苗行業慘痛的教訓已不堪回首,而監管者吃一塹卻沒有長一智,大有幾頂帽子管不住一劑疫苗的現實糾結,各唱各的調,各彈各的琴未形成合力而備受詬病。
據《疫苗之殤》所言,“每年有超過一千萬的孩子患上各種疫苗后遺癥”,刺痛了每一個中國人的心,引起了社會對疫苗產業的高度關注。
疫苗之殤何時能解?唯有相關部門把疫苗的審批、生產、儲藏、銷售等各個環節統統關進“監管的籠子”。同時,要積極探索建立常態化的動態監管機制,增強措施的有效性和執行力,以此杜絕“殺人疫苗”流入市場的事件再次發生。
作者地址:青海省西寧市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