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初,吉林市高新區南三道村換屆選舉,盡管牙齒掉得只剩下4顆,李春友還是以高票數當選村委會副主任。他是目前國內在任的年齡最大“村官”。村民們說,村里的財務、村務多年混亂,需要李春友這樣的有威望和正義感的老人來“坐鎮”。(《北京青年報》 4月21日)
像李春友這樣在村子里德高望重、受人尊敬的老人,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耆老”,也就是在傳統社會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鄉賢”。在中國人看來,“鄉賢”們明事理、辨是非,說話具有一定“分量”,是人們身邊的典范,也是眾望所歸。特別在農村地區,“鄉賢”的作用不可忽視,在引領正確社會價值觀的同時,又能讓矛盾就地化解,促進社會和諧;很多年長的“鄉賢”比較剛直、正派,能夠更好地發揮監督作用。
近年來,基層治理面臨各種難題,于是人們開始從傳統的治理方式中尋求破解之道。今年兩會期間,“培育新鄉賢文化”出現在了《“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鄉賢”一詞迅速升溫,成為了代表和民眾熱議的話題。在現代社會治理中挖掘傳統“鄉賢”文化,并賦予其新的時代意義,既體現出“德”“法”相兼的治理思想,又能彰顯時代精神和文明進步,這也是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在要求。
“德不優者,不能懷遠;才不大者,不能博見”。農村發展既離不開干事創業的“知識精英”、“財富精英”,也需要維系文化傳承和維護社會和諧的“道德精英”。與善于謀事、立志成事的事業型干部不同,作為群眾心目中的品德模范,“鄉賢”能夠以其道德權威來影響和教化民眾,其定位應該是維護公序良俗,安頓世道人心,監督公共事業,是一種“軟約束”、“軟治理”、“安全閥”,是對基層治理的一種有益補充。
作為基層自治組織,村干部這個角色雖然并不起眼,但他們是農村發展的直接組織者、推動者和實施者,是連接黨和群眾的一座橋梁,其作風好壞直接代表黨的形象,影響政府公信力。近年來,一些地方基層干部不良作風和腐敗現象突出,小官大貪問題嚴重,這樣的村干部形象讓群眾心生憎惡,導致基層治理失效。只有把群眾心目中“賢者”、“能者”選出來、用起來,發揮其影響力與號召力,才能讓基層各項工作得到群眾支持,也才能更好地推進農村各方面建設。
常格不破,人才難得。時代發展賦予了“鄉賢”新的內涵,如今的“鄉賢”不再是鄉紳、儒生形象,也不僅僅只是年高有德的“耆老”標準,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鄉賢的主體范圍應該更加廣泛,從本鄉本土走出去的企業家、知識分子、海外華僑,以及退休官員等等,這些村民心目中的“主心骨”,都可以成為新“鄉賢”,相信在各級組織部門和村民自治組織的帶領下,他們將與時代交融,在基層治理中發揮更大作用。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華網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