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產業扶貧在一些地方被大力推進,扶貧項目產業化已成為不少扶貧干部的共識。但由于未摸清市場規律,沒有突出地域性、特色性,導致一些地方扶貧產業趨同嚴重,一些農產品、畜產品價格出現波浪式變化,有的甚至嚴重滯銷、爛在地里,貧困戶損失慘重。(5月4日 半月談網)
2016年是我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縣摘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目標,打贏脫貧攻堅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最艱巨的任務。
為打好這場脫貧攻堅的硬仗,全國各地都爭相實現“開門紅”,以發展特色產業為抓手,努力實現農民增收的可持續,讓廣大老百姓的腰包都能鼓起來。很多貧困地區的確從產業扶貧中嘗到了“甜頭”,但也有很多地區卻因產業扶貧而越扶越貧。
對于這些“產業扶貧”沒有起到應有致富作用的地方,筆者認為主要存在以下兩個大問題:一是沒有做好摸底排查。這個摸底排查不僅僅是說摸清當地適合發展什么產業,市場對其的需求量,更重要的是摸清當地老百姓是否自愿發展這類產業,如果老百姓心里是抗拒的,那么一旦投資下去后,老百姓對產業的發展與維護十有八九都是應付了事,最后的結果自然可想而知。二是缺乏好的銷路。據了解,那些“搞啥虧啥”的地區,實際上虧不是虧在老百姓種出的東西不好,而是虧在沒有好的銷路。相反,很多地方老百姓種出的東西是非常好的,但就是缺乏好的銷路,最后就只能以“低價出售或者讓其爛在地里”收場,對于這樣的案例比比皆是。
因此,筆者認為要想真正拉燃產業這臺“發動機”,種好產業這棵增收致富的“搖錢樹”,當地干部首先應做到聽“民聲”,摸行情,再來談產業,重要的是要挖掘到好的銷路,讓老百姓切實的嘗到產業發展帶來的“甜頭”。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