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節前,中央及多地紀委密集通報違反八項規定精神的典型案例,多措并舉嚴防“四風”反彈。但有記者調查發現,一些隱形變異的腐敗依然存在,吃喝躲入別墅或農家樂、享樂走向“定制化”、送禮取道“線上”等問題不斷出現。(6月12日 網易新聞)
俗話說“廉不廉看過年,潔不潔看過節。”每到重要節點都是誘發各類腐敗問題的高發期,國人在傳統文化的影響下,端午、中秋等這些較為重要的節日都會給某些別有用心之人以可乘之機,變相拉攏、金錢賄賂,可以說只有想不到的策略,沒有狠不下的手段。各級紀檢監察機關也會在節前三令五申高壓預防,短信微信層層通報、級級預防,但僥幸者依然大有人在。畢竟過節了,不去參加個party、不接收點禮品似乎喪失了應有的節日氣氛,對不住自身職位,這也是全國打虎拍蠅屢禁不止的重要原因。
十八大以后,盡管新一屆黨中央把從嚴治黨作為一個重要的方針,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出臺了一系列規定向四風問題開刀、對腐敗宣戰,通過“打老虎、拍蒼蠅”式的反腐,讓一批腐敗分子受到了應有的懲罰,但根據近年來曝光的案例看出:不少官員的吃喝由明轉暗、地點不斷變換,酒品更換包裝、發票更換眉目,這些干部內心已‘變異’腐化的毒素無形地助長著黨性的“癌變”,生活的奢靡助推著“四風”的反彈,敢于以身試法必然是目中無法,警示對他們來講已經產生抗體。
懲治腐敗問題固然重要,如何有效預防更加重要,單純的局限于上廉政教育課、參觀廉政教育基地等傳統廉政教育形式未免讓領導干部產生應付心態。從中組部開通的12371手機彩信到共產黨員微信,以及各個地方相繼創立的各類公眾平臺,“手機微服務”讓很多干部繃緊廉了潔從政這根弦。只有從一些小事抓起,在今天吃飯、明天紅包的隱形拉攏中遠離罪惡才能將苗頭性問題扼殺在萌芽之中;穿上“隱身衣”躲進“青紗帳”,利用點高科技玩點新花樣,“腐根”不除,走到哪里也只能是玩玩“貓鼠大戰”。
因此,應對定制化腐敗不僅需要我們認真尋找制度的短板,注射“強心針”,更要立足當下需求一劑良藥。筆者認為:完善政府職能壓縮腐敗空間,嚴密防控各類權力尋租和定制腐敗,從思想上積極引導失足干部樹立黨性意識,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和貪污腐敗,讓權力暴曬在陽光之下,讓邪惡無處藏身才是解決問題的關鍵,積極營造一種公眾參與、寓教寓學的防腐倡廉新體系,拉緊自我修養和“紀律約束”這根繩,我們的干部才能重振精神、務實清廉。
作者單位:四川省綿陽市組織部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