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2025年5月13日 星期二

互聯網+農業,有機遇也有風險

[ 作者:農管家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236 更新時間:2016-07-18 錄入:實習編輯 ]

眼下的農村可謂是精彩紛呈,政策開道,各路資本、各色人等紛至沓來。即使是不識字的隔壁老漢,也能感受到近幾年村里的變化。

村頭嘮嗑的時候,總能聽說那誰誰承包了幾百畝地靠種什么發財了,那誰誰坐在家里動動鼠標就把自家產的東西賣了好多錢……飽經滄桑的臉上掛著的是掩飾不住的艷羨,還有深深的失落。村里的年輕人大部分都去大城市打工了,但是幾個有想法的年輕人也漸漸開始琢磨在家鄉弄點事了……

當下的“互聯網+”,的確給農業、給農村帶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政策的推動、資本的追捧、企業的狂熱,使得原本已經逐漸失去活力的農村,再度成為創業者的天堂。在“互聯網+”的趨勢下,近兩年電商在農村的推廣可謂是如火如荼。各種電商平臺、電商創業園、電子商務培訓基地拔地而起,向農村青年、返鄉農民工、大學生,伸出有愛的橄欖枝。電商服務站也開始全面進村,“萬人競聘村淘合伙人”、“白領放棄上萬月薪、返鄉創業仨月賺百萬”之類的新聞屢屢見諸報端。

看到這樣一片熱鬧喧囂的景象,很多人會認為:農民的“黃金時代”終于來啦,發家致富的愿望就快實現啦!

但我想說:政策好是不假,機會比從前多也是不假,但認為電商進了村,自家農產品就能賣出好價錢,那還是省省吧。

電商為什么進村?

電商不是公益機構,國家再號召,如果無利可圖,電商問都不會問。這幾年各大電商紛紛搶灘農村,是因為農村這塊市場確實有利可圖。

第一,相比以前,這兩年農民手里有了點錢。2015年,我國農民人均收入突破萬元大關。這就意味著,正常的農村家庭都有了點閑錢。都說網購便宜又好,但問題是沒地花錢啊,原來的快遞網絡可是只到縣里。好吧,現在把電商服務站擱村口了,每天各式各樣的促銷打折。怎么樣,動不動心?

第二,戰略布局。城市里的電商勢力已被淘寶、京東等幾大巨頭壟斷,即使是在各個細分市場,競爭都很白熱化。而農村是一片未得到過度開發的廣闊天地,電商市場勢力格局尚未明朗。因而,電商需要搶灘農村、抓住消費者與貨源渠道。為此,京東提出“3F戰略”即工業品進農村、農村金融和生鮮電商戰略;阿里投資百億,建立起覆蓋一千個縣、十萬個行政村的服務體系;蘇寧向地方政府發出“銷售、納稅、就業、服務、造富”的“五當模式”……

第三,政府有補貼。國家對農村電商的扶持不僅僅是政策,還有巨額的補貼。比如對去年財政部、商務部公布的2015年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工作的200個示范縣,中央財政安排20億專項資金進行對口扶持。這只是中央財政。具體到地方財政,不少地方政府除了免費提供基礎設施以外,也會拿出可觀的財政補貼或扶持資金。中間不乏有部分電商,拿了政府補貼又毫無作為,這也不是啥新鮮事了。

靠電商致富,跟你關系大不大

農村電商來了,工業品下鄉了,但是農產品進城了嗎?

依靠農村電商,真的能讓大多數農民的農產品賣上好價錢?

目前,在京東、淘寶、天貓等平臺的營銷費用,網店的設計、促銷費用、運營費用,可不是一般農民或農業公司可以負擔得起的。就算現在對農村電商有優惠,但還是解不了渴。電商的運營成本也在那擺著,不能要求人家什么都免費吧。

退一萬步講,即使現在不收任何費用,我們可以把自家產的農產品,放到網店里去賣,可咱有這個底氣說一定不愁銷路嗎?

其實,除了少數全國有名的特色產品之外,一般的農村市場并沒有太大特色,根本不具備向全國發展的潛力,還是只能在周邊區縣銷售。

農民要發家致富,最靠譜的途徑,還是得寄希望于利用現代化的資源和手段,讓自家生產出來的農產品在市場上有競爭力。對于有競爭力的農產品,農村電商是加分項;對于沒有競爭力的農產品,農村電商也只能說:臣妾做不到啊。

無論是什么樣現代化的資源和手段,聚焦點只有一個,那就是幫你種出好東西。怎樣種出好東西?那必須得有先進農業科學技術的指導。在當下農技服務普遍不到位的條件下,農民朋友們可以多關注提供互聯網農技服務的APP,手把手教你學農技,有問題隨時問專家。

真心希望,在這些熱鬧中,多一些接地氣、讓利于農民,解決農民真正需要的難題的新思維、新方法、新產品。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頭條號 農管家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中字幕在线尤物视频 | 思思久久精品免费视频 | 色综合久久久久综合体桃花网 | 中文在线中文国产精品一 | 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 亚洲日韩五码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