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細研究不同群體的微信朋友圈,不難發現一個現象:領導干部在朋友圈一般都比較沉默,而且級別越高越不愛在朋友圈說話,他們幾乎從不參與熱點話題的討論,即使偶爾更新也以轉發“心靈雞湯”、分享風景照為主。這個現象在公務員群體中非常普遍,完全可以用“官樣朋友圈”為之命名。(7月15日 新華網)
眾所周知,朋友圈最早出現在騰訊社交網絡平臺——微信上,微信朋友圈于2012年4月19日上線,用戶可以通過朋友圈發表文字和圖片,同時可以通過其他軟件將文章或者音樂分享到朋友圈。用戶可以對好友新發的動態進行“評論”或“贊”,用戶只能看到相同好友的評論或贊。微信朋友圈的這一特殊功能,一經退出,便受到了廣大用戶的極力推崇,特別是年輕人的追捧。然而,我們的中老年人用戶卻少之又少,作為政府領導的官員用戶更是鮮為少見,加之“官樣朋友圈”現象的存在,政府在網絡輿論大潮中很難成為舵手,引領政治生態的發展。如何規避“官樣朋友圈”?
第一要訣“真”,這個真實并不是說把線下的自己搬到線上,而是你給自己一個什么樣的角色,簡單的說就是扮演一個你眼中的自己,扮演一個正確輿論大亨的角色。當朋友圈輿論“波濤洶涌”之時,我們的領導干部就要積極響應,既不能“墻頭草”--隨風倒,更不能“沉默是金”,十指不沾網絡。
第二要訣“善”,即善言善變。對于在官場已經“摸爬滾打”了多年的老資歷領導干部而言,其一言一行更是社會關注的焦點,如果他們的朋友圈總是“默默無聞”,亦或全是“官話”、“大話”、“套話”,我們不僅看著了無生趣,還有可能當成是一種默許。
第三要訣“美”,很多體制內的年輕干部幾乎都是朋友圈的用戶,同時,他們也是不乏創造“美”的有為者。往往針對生活瑣事,他們都可以縱橫捭闔、談笑風生,可面對政治輿論就開始出現“鴕鳥心態”,學會磨平棱角,難道真的是上演“朦朧美”嗎?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