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以類聚,物以群分。在現實生活中,人與人之間因志趣相投而交朋結友,純屬正常現象,因為人具有社會性,來到人世間,總要與其他人打交道,志同道合、氣味相投者往往不自覺地形成一個個小“圈子”。然而不知從何時起,不該出現“圈子”的官場則流行起了“圈子”,少數領導干部通過“圈子”培植小團體、小群體、小山頭,拉幫結派,搞團團伙伙,把黨內政治生活庸俗化,這種“圈子”現象值得我們警惕。
官場“圈子”具有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特點,因此這也讓一些人倍感糾結:不擠進“圈子”,不行;擠進“圈子”,福禍難料。眾所周知,擠進“圈子”,就是存在利益交換的“圈中人”,講的是江湖規矩,行的是有福同享、有難同當。當官場上“圈子”大行其道,就談不上什么公平公正,只要進了“圈子”,“圈內人”便會鼎力相助、互相提攜,哪怕德才不彰之輩,也可以平步青云。這些神秘怪異的“圈子”,其實就是權力與利益的交換場,最終完成的是一幕幕權錢交易、權色交易、權權交易的丑劇。這種惡俗“圈子”一旦侵蝕到黨內,往往成為官場頑疾,荼毒政風,玷污黨風。若不嚴加整治,就會愈演愈烈,黨的用人制度就會淪為“一紙空文”,紀委監督成了“隔山打牛”,黨委政府成了“交易市場”,少數領導干部最終會走上違紀違法之路。
對于官場“圈子”,應當予以及時清理和整治,這有助于反腐的深化,可謂反腐“軟實力”的體現,具有長期性和艱巨性。抓幾個貪官容易,而要徹底鏟除官場“圈子”,則非一日之功。現階段,清理和整治官場“圈子”,重在約束權力,把權力切實關進制度的籠子里。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加強和改進監督工作,拓寬人民監督權力的渠道,抓緊形成不想腐、不能腐、不敢腐的有效機制,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而流行于官場“圈子”里的所作所為,就是權力不敢見光的一種表現形式。少數領導干部之所以這么熱衷于擠“圈子”,就是因為“圈子”可以混淆禮與賄、情與法的界限。所以說,構筑“圈子”與豢養“家臣”,其本質實際一樣,都與黨的根本宗旨背道而馳。倘若任由官場“圈子”盛行,勢必傷民心、誤政事、敗黨風。
因此,深化黨的建設制度改革,健全黨內政治生活,恢復良好政治生態,必須動真格、用鐵腕去拆“圈子”、除“家臣”、消頑疾,絕不允許“圈子”在黨內生存。同時要擺正組織和個人的關系,學會正確對待組織和領導干部個人,每一個黨員干部都必須認識到,無論職務高低,能力強弱,貢獻大小,個人都在黨的領導下進行工作,都必須毫無例外地把自己置身于黨的一個組織之中,要自覺遵守黨的紀律,服從組織安排,接受黨的監督,做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作者地址:四川省三臺縣觀橋鎮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