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鄉村的死亡,其實是物產的消亡,己經不再會產生和使用自生自產的生活器物的鄉村,當然算不上鄉村了。在中國,這些地方遍地皆是,到處是低質和二手的中小城鎮。
這一次與封新城先生相約,一起到日本最鄉下的四國地區看看那里的物產。老封告別了媒體生涯后,在大理的鳳羽小山村修了個"退步堂"。他與我一樣,想要停留和歸去的地方,是自然自足萬物生長的鄉村,不是批發市場和淘寶網站上的二手現實。幾天下來,數不清看了多少個地方的物產館了,一個與一個不同,一處與一處不重!每個小地方,在物產和特色上的用心與會意,是那樣令人感動——愛物惜物從來不是舊時代的口號,也不是只在博物館驚嘆幾句,而是一種活著與美好的生活態度。
“若乃人盡其才,悉用其力。”這句話是在倡導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只有人盡其才,方能讓每個人都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唯有物盡其用,才可使各種東西盡量得到利用。分享人盡其才,物盡其用,勞動的創造與自然的匱贈,社會才能和諧發展,生命才能繁榮昌盛。
物盡其用殊為不易。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人是天地自然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人和自然是息息相通、血脈相關的整體,人類只有順應自然,才能持久健康地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其次,天生萬物以養人,這是大自然對人的恩賜,人應該敬天惜物。只有恒以敬天惜物的虔敬之心,對待生命中的每一件物品,才能達到求其至真、臻于至美、止于至善的境界。
這樣的認知與美德,在人和發展的欲望及工業快餐與網絡經濟的沖擊下,己經風雨飄搖不復存在。
明確表達“愛物”思想的,是中國的孟子,他認為君子要“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意思是:君子由親愛親人,進而仁愛百姓,由仁愛百姓,進而愛護萬物。這里的物,就是指天生之萬物。“物”和“我”的關系,是先秦哲學比較關注的一個問題。
從四國的鄉村,從那些琳瑯滿目的物產館中看去,人間的勞作不曾間斷,萬物生生不息。“天之生物也,使之一本”,天下萬物只有一個本源。有了對天地的這種信仰和敬意,自然會愛物惜物。天地萬物對人有養育的恩德,人會發自內心地對天地萬物懷有感恩之心。
過去,在我們文化中,在《大學》《中庸》中,有很多對物我關系的沉思。《大學》說:物格然后知至,知至然后意誠,意誠然后心正,心正然后身修,身修然后家齊,家齊然后國治,國治然后天下平。從這種遞進的邏輯能看出,“物”和“我”是互為依賴的,人的一切行為都要從“格物”開始,對物的了解,甚至成了知至、意誠、心正的基礎。
“體物”就是人與物要感同身受,用內心去體會物的存在,這樣才能“盡物之性”。《中庸》中說: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意思是,誠,并不只是為了成就自己而已,而是要拿來成就萬事萬物。《中庸》認為,通過對萬物本性的認知,也能推尋和了解自己的本性,這就是學問的開始。“誠”代表著真實與本性,所以說依靠誠,依靠萬物相通的本性就能夠達成自我的實現,并不需要依靠其他的外力。這些思想,都為從農耕社會傳承而來的愛物惜物思想提供了精神的養分。
在中國,己經見不到這些思想的影響與痕跡,我的家鄉每年傳統的三月街上,本地的特產全然邊緣化,人們遇到的主流商品與萬里之外河北保定鄉鎮上出現的貨色一模一樣并無區別,它們均來自批量生產的城市加工業,只不過更加廉價質劣。
我們說的鄉村消失,首先是"愛物"的態度的消失,是創造力的消失,是鄉物話力的消失。
2016.10.30.于大坂
圖文由藝術家葉永青獨家授權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頭條號 YT云圖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