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西燦是萬載縣康樂街道北門社區的一個曾通居民,做了一輩子木工。2005年退休后,他依舊閑不住,便開始重新制作年輕時在農村做過的農具。只是,他不再做實物,而是做等比例縮微的模型。做這些微型農具,一方面是自己退休后的愛好;另一方面,也是希望留下些東西,讓后世的人能夠了解以前的農耕文明,知道那時候的農民是怎么生產的。(11月2日《宜春日報?月都早刊》)
眾所周知:木犁、耬、耙、風扇車、獨輪車、紡線車、石碾、石磨、水車等是我國農村傳統的農具,然而,隨著農村機械化的邁進,這些農具已經沒人使用了,在許多農村早已看不到了——這也許是人們到偉人故居韶山參觀時,看到毛家那陳舊的農具和日常用具感到驚喜而非常親切的原因。因為這些農具不僅反映了毛家世代隸耕,勤勞為本的優良傳統,而且它們寄托著人們對農耕文化那濃郁的鄉愁,更是對祖先的一種緬懷、尊重和敬畏。
因為農民向來是一個講究實用的階層,他們沒有保護鄉愁,保護農耕文化的意識,他們不可能像城市里那些藏寶人一些有長遠的眼光,獨到的見識,善于發現、挖掘一件物品的保存價值,因此農民對沒有用處或暫時不用的農具是不善保管,以致于許多具有歷史價值的東西隨著時光的流逝而不復存在了。從這一點看來,萬載縣康樂街道北門社區的曾通居民郭西燦他發揮自己的木工特長,把農具做成等比例縮微的模型確實是一種保護農耕文化,保護鄉愁的有益舉措。此舉一方面滿足自己退休后的愛好,老有所做,促進老有所樂;另一方面能讓后世人了解農耕文明,知道曾經的農民是怎么勞動生產的。
我國數千年孕育的農耕文明,是億萬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是孕育中華文明的基礎,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元素。這些豐富的文化元素是美麗鄉村的靈魂,是讓人們記得住“鄉愁”的因子。如今人們重視保護鄉愁,往往是更多地把目光投到古宅、民俗、民風等大的方面,卻對農具這些小的方面忽視了,殊不知農具是農耕文明重要的文化元素,也是鄉土重要的組成元素,當然更是鄉愁重要的寄托之所在。
總之,我們要建設“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農耕文化豐富美麗鄉村建設,而古老的農具則可讓農耕文化更加具體而充實。
作者單位:湖南省武岡市灣頭鎮泉塘中學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