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北京11月22日電 據山東省紀委消息,近日,山東省紀委通報5起扶貧領域不正之風和腐敗典型問題,其中,淄博市臨淄區齊陵街道辦事處社會事務辦公室原副主任徐仁洲侵吞傷殘軍人及五保戶補償款等問題。(2016年11月22日 人民網)
無規矩不成方圓。不管是傷殘軍人補償款還是五保戶的補償款都是確保這些群眾無饑寒的最后一道保障線。而且,國家有是有相關法律法規明文規定不允許任何人覬覦。但是傷殘軍人及五保戶補償款還是成為了一些官員眼中的“唐僧肉”。
當然“唐僧肉”雖好,但是卻也是不能碰的,有句話說得好:“不作就不會死”。如果官員能夠正確對待這個“香餑餑”,把錢用在刀刃上,用在預定的項目上,自然是一件好事,也是分內之事。
只是,貪欲是一個無底洞,總有一些官員在利益的面前亂了分寸,正如這位臨淄區齊陵街道辦事處社會事務辦公室原副主任徐仁洲,就是栽倒栽了傷殘軍人及五保戶的補償款上,利用職務之便,以各種名義套取財政資金,更在自己的暗箱操作中,讓這些錢變到了自己的腰包中。
站在道德的高度,這位臨淄區齊陵街道辦事處社會事務辦公室原副主任徐仁洲心中除了私利依然沒有了群眾,即便是傷殘軍人及五保戶,也不能讓他心中的憐憫心起,依然貪墨了他們的“溫飽錢”,這樣失去做人底線的官員,又怎么會是一個有德的官員呢?
站在法律的高度。黨紀法規的紅線不容任何人踐踏,作為官員顯然知道侵吞傷殘軍人及五保戶補償款是違紀違法的,但是在僥幸的心理下,這位官員依然頂風作案,濃濃的私欲下面是權大于法的錯誤觀念。
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情為民所系。侵吞傷殘軍人及五保戶補償款的行為顯然已經違背了為民的初衷,也走上了為官的反路,侵吞群眾的利益,最終只會成為法律的“階下囚”,希望更多的官員能夠以此為戒,遠離貪欲。
作者地址:四川省綿陽市一環路東段139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