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家國情懷”是“為官作為”的“指明燈”

[ 作者:胡臣臣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12-21 錄入:16 ]

2016年12月12日,第一屆全國文明家庭表彰大會在京舉行。習近平強調,我們要重視家庭文明建設,努力使千千萬萬個家庭成為國家發展、民族進步、社會和諧的重要基點,成為人們夢想啟航的地方。(澎湃新聞)

家庭是個人安身立命的臂膀,國家是家庭安定和諧的港灣,“家國情懷”應該是每個黨員干部的“標配”。只有認識到家庭對于個人成長、發展的重要性,以及國家對于家庭穩定、祥福的重要性,才能幫助黨員干部培養“家國情懷”,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從而更好的做好“為人民服務”工作。

“家國情懷”是“為官有為”的“指明燈”。一方面“家國情懷”督促黨員干部“實事求是”。實事求是不搞形式主義,工作腳踏實地不浮于表面,不敷衍了事。個人對于家庭的付出是最實際的,今天為父母做了什么,明天為子女考慮了什么都是“務實”活,黨員干部對待人民群眾也應該如此,干了多少實事,維護了多少人的權益,為多少人爭得利益就是務實,應該如對父母子女“不說空話”般對人民群眾。

另一方面“家國情懷”促進黨員干部“走群眾路線”。黨員干部的“家國情懷”就是視國家為大家庭,視大家庭下的每一位人民群眾為自己的親人,如對待家庭親人般對待人民群眾。那么對人民群眾的情感就是最真摯、最友善、最殷切的,走群眾路線解難題就不是“任務”,而是發自內心的“著想”。并且群眾路線所收集的問題就是最真實的,提出的解決問題的方案也會是最有效的。

“只要還有一家一戶乃至一個人沒有解決基本生活問題,我們就不能安之若素;只要群眾對幸福生活的憧憬還沒有變成現實,我們就要毫不懈怠團結帶領群眾一起奮斗?!比缡牵谇уN百煉形成習慣之后,“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方能建立真正的“大同社會”。

作者地址:成都市龍泉驛區洛帶鎮八角井社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婷婷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 |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精品日韩 | 中日韩中文字幕二区 | 亚洲日韩高清AⅤ在线观看 在线免费看片一区二区 | 亚洲人成综合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