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基層公務員朋友在閑聊中總是說到這樣的尷尬:有的部門一天到晚催圖片,深入群眾要圖片,交流座談要圖片,送教下鄉要圖片,甚至貼個年畫也要圖片……于是乎,基層工作人員許多時間都耗在了“圖片”上。因為只要圖片一拍,資料一傳,任務就算完成,反正大家都明白“有圖有真相”的道理,有了圖片似乎就是“眼見為實”了。于是乎,怎樣才能拍出“天衣無縫”的圖片,就成了一門“學問”。從會場的布置、標語的懸掛、人員的組織,甚至“穿幫”的物件,都要盡力處理好,力求不露“馬腳”。
不錯,“有圖”就有“真相”,那是常理,而現實生活、工作中,有違常理的事情卻不在少數。就拿這“圖片”來說,從表象上看,確實能夠反映出基層工作的全貌;但若一味黏在“圖片”上,就有人會鉆空子,搞投機,與其去絞盡腦汁干實事,不如輕輕松松拍圖片。這樣一來,上級看到的,是基層工作“一片大好”的喜人局面,而真正的基層狀況,恐怕就沒有多少機會了解了。這種唯“圖片”論“英雄”的現象,嚴重阻礙著工作的推進和社會的發展。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決反對形式主義,總書記還多次強調,“基層的形式主義,根源不在下面,而是上行下效”。就像這里談到的“圖片”一樣,“上面”總是催圖片,下面豈能不拍照?對于“任務”而言,干了實事沒有“圖片”等于沒干,有了“圖片”沒有干實事也等于干了。這不禁使人想起電視劇《宰相劉羅鍋》中的一句歌詞:“說是就是說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說不是就不是說是就是不是也是?!边@繞口令一般的句子道出了一個官場“弊端”,那就是執政者的主觀意識決定工作的是與非。有了這些“圖片”,當然在上級面前就“不是也是”了。
想當年全國上下大刮“浮夸風”“共產風”的時候,就是典型的“報喜不報憂”,特別是“浮夸風”,那些數字全憑基層作主,只要報上去了,上級就認可。于是就出現了畝產幾千斤甚至上萬斤的“天方夜譚”。但廣大農村的生產、收獲情況究竟怎樣,上級的眼睛已經被那虛晃的數字迷住了,還總是以為百姓的日子已經富裕無比。為此,彭德懷同志為了證明這畝產究竟能有多少,還在北京郊外親自種植了“一分試驗田”。他精耕細作,科學管理,最后證明一畝地就是八、九百斤。彭德懷同志感慨說:“就算我們下的功夫不夠,加一倍,畝產兩千斤,頂天了!”
我們試想,那些被數字蒙住了眼睛的人,誰還會去相信一畝地才產八、九百斤糧食,可事實就是事實,百姓在忍饑挨餓就是事實。同樣的道理,在當前的各項工作中,我們如果僅以“圖片”論英雄,那上級領導干部就真成了不接地氣的“無根之木”,眼睛已被精彩紛呈的“圖片”所遮擋,完全不知道民間“真相”了。這中狀況,對政策的制定,發展方向的擬設等都極其不利。因為在一些表象基礎上作出的決策,肯定是不切實際的;不切實際的東西焉能經受實踐的檢驗。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浮云”之所以能夠遮住人們的“望眼”,是因為人們所處的位置低了,只要勇于登攀,能夠“身在最高層”,那區區“浮云”還何懼之有?在我們的工作中,各級各部門往往就是把工作定位太低,被“圖片”之類的“浮云”遮住了雙眼,不諳民情,不解民意,滿腦子充斥著的“圖片”意識,還有什么心思去深入“基層”?“圖片”固然該有,真相更當追求。莫讓“圖片”遮“望眼”,工作當到最“基層”,唯有把上報資料與實地調研結合起來,才會使工作更精準,讓政策更陽光!
(作者地址:四川省合江縣自懷鎮)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