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中國社會轉型不斷加快,各級公務員面臨的挑戰增多,承受的心理壓力也越來越大。據報道,中國公務員群體中有29.3%的人存在心理問題。在所有心理疾病患者中,有10%是公務員,遠高于其他群體。(中國共產黨新聞網3月15日)
一些年輕由于受到各方面壓力的影響,心理狀態不穩定,從而產生輕生的念頭,也有一些干部違背紀律原則,被調查,經不住高壓,選擇自殺來了斷自己的生命或保全其他狼狽為奸的官員,除以上兩種,也不乏有年輕官員在扶貧的道路上鞠躬盡瘁,由于來自工作上的高壓而猝死的情況,尤其對于基層黨員干部來說,扶貧任務可謂非常艱巨,在扶貧道路上又困難重重,所以,干部猝死的情況屢見不鮮。
大多群眾對公務員的刻板印象就是“上班看看報紙、喝喝茶、聊聊天”一天就過去,然而,今天的公務員與往日的公務員大相徑庭,這種悠閑的工作狀態早已不復存在。尤其,對于才考入公務員隊伍的年輕基層干部來說,加班已成常態,公務員報考熱度不減,源于百姓對公務員的錯誤認識,認為公務員“地位高,待遇高,工作輕松,又有油水可撈”。然而這時圍城外面的人的誤解,公務員真實的工作狀態是忙碌的,年輕公務員新進單位大多身兼數職,忙得苦口無言。
《中青報》曾發表過一篇文章,作者是一名公務員,用“痛并擰巴著”來表達自己的工作狀態,一度引社會熱議。該作者每天面臨接踵而來的工作,感覺壓不過起來,這隱藏著對工作任務過于繁重的抱怨,而從產生負面情緒,影響心理健康,一些基層干部在忙碌的工作后,還會受到領導的過于嚴厲的批評,這更使得基層公務員一直處于亞健康的心理狀態,一些基層干部的心理健康沒有得到保障。
各項任務層出不窮, 新近公務員的工作任務重,機關單位“老人”工作作風懶散,大多工作推到年輕人身上,對于年輕干部來說,天天都埋頭苦干寫材料,交報告,并沒有過多的時間下基層與百姓交流,長期于在這樣的工作環境中,難免心理會不健康,更可能產抑郁病。
領導干部大多忽略下屬的心理問題,為了能讓年輕基層干部能更好地投入工作,各機關單位應該建立專門的心理咨詢室,定期為干部做心理測試,隨時跟蹤干部的心理狀態,防范于未然。這樣,能更好地推動各類任務的圓滿完成。
(作者單位:平武縣民政局)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