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上午,2017“發現新湖南 全域旅游系列自駕暨全球華人文化旅游精準扶貧行”活動在國家4A級景區灰湯紫龍灣啟動,活動將以全域自駕游為主線,根據湖南四季不同的特色包裝主題線路,實現旅游與扶貧的結合。(3月21日紅網)
發展鄉村游,拉動地方經濟發展,在當下,不僅是湖南,全國各地都在轟轟烈烈進行中。又特別是“草長鶯飛二月天”的日子,于周末,于節假日,呼朋引伴,拖家帶口,去鄉村親近自然,不僅可以呼吸道清新的空氣,而且可以吃到天然綠色食品,可謂既飽眼福,又飽口福。如果政府部門加以引導,這些來自城市的游客,無疑就是一個龐大的消費群體,這也是各地放大招,搞鄉村游的原因。但,鄉村游扶貧,一定要以讓群眾增收為目的。
陽春三月,菜花爛漫。很多地方都在搞油菜花節。有些地方,為了吸引游客,不惜花重金,搭臺唱戲,甚至高額邀請明星閃亮登場。鄉村游是宣傳地方的一張名片,但如果花費太大,而老百姓又沒有實質性的增收,就太不劃算了。所以,搞鄉村游需要算好兩筆賬。
首先是經濟賬。搞宣傳,該用的錢不能吝嗇,該花還得花,但不能“胡亂花”,拿巨額邀請費請明星助陣,實在沒必要。這些明星飛來幾分鐘,露露臉,然后就飛走了。為發展鄉村游,搞基礎建設,這個可以有。但也需要“開源節流”,比如拉拉贊助什么的,盡量為地方財政減負。把錢多用在改善老百姓交通、房舍方面,改善老百姓接待的條件,以此吸引、留住游客。
其次,要算好政治賬。鄉村游,主要以農家樂、郊游等方式迎接游客,所以沒必要修建那種星級酒店式的政績工程。但,一些地方,財政收入寥寥無幾,卻不惜血本,巨資打造人工“美景”,豪華餐廳、高級酒店應有盡有,看起來高大上,唯獨游客寥寥無幾,美其名曰是為了吸引游客,其實是在給一些官員臉上貼金,是大搞政績工程。這樣的政治賬,也是一本糊涂賬。習近平總書記說,“貧困地區發展要靠內生動力,如果憑空救濟出一個新村,簡單改變村容村貌,內在活力不行,勞動力不能回流,沒有經濟上的持續來源,這個地方下一步發展還是有問題。”
我國人口眾多,湖南的旅游資源豐富,發展鄉村游的確能夠帶動精準扶貧,但當地政府部門必須算好“經濟賬”“政治賬”,圍繞“增收”二字,精準出謀劃策,讓鄉村游服務于地方脫貧攻堅、脫貧致富,成為地方經濟的源頭活水。
(作者地址:四川省鹽亭縣三元鄉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