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時評

百色百村摘窮帽打造老區脫貧樣本

[ 作者:杜才云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7-04-12 錄入:吳玲香 ]

自然條件差,傳統農業無法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該怎么去打贏脫貧攻堅戰?廣西百色面對的困境具有典型意義。然而,僅去年一年,百色就有134個貧困村脫貧出列。這是如何實現的?(4月10日新華網)

1929年12月,由鄧小平、張云逸、韋拔群等領導廣西百色窮苦大眾舉行起義,建立了右江革命根據地,與毛澤東、朱德領導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遙相呼應,推動中國革命進入了新的歷史階段,廣西百色也是中國革命發祥地之一。

繼蘭考縣、井岡山宣布脫貧“摘帽”,自然條件較差的廣西百色市,也有134個村于2016年宣布退出貧困村行列,為老區脫貧攻堅提供了一個可供借鑒的絕佳樣本,用新時期中國共產黨人的“拼命三郎”精神,帶領貧困地區群眾擺脫貧困奔向小康,告慰了為爭取民生幸福而犧牲的廣西百色起義先烈們。

據筆者不完全歸納,廣西百色百余村“摘窮帽”的經驗在于“5個1”,其一是用1個適合的發展模式,因地制宜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增強貧困地區自我發展能力,比如,百色市田東縣思林鎮真良村靠“新型經營主體+基地+貧困戶”的扶貧模式,靠種植火龍果把老牌貧困村摘帽。

其二是培育1批新型經營主體,用產業發展帶動貧困戶脫貧,目前百色80%以上的貧困村都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將貧困戶的利益和新型經營主體的利益緊密相連,降低貧困戶市場風險,激發了貧困戶參與扶貧產業的內生動力。

其三是1條新“錢途”匯聚市場能量。金融企業對大戶抵押貸款,對每個貧困戶也可以批準5萬元小額扶貧貸款,每戶的資金積少成多辦大事,減輕了貧困戶和企業資金壓力,為推動產業發展倍增動力。

其四是依靠1批“能干部”擔任貧困村“第一書記”,對困難群眾扶志、扶智,增強發展信心,打通“最后一公里”,把好政策變成好產業,成為持續穩定的收入源。

其五是開通1條扶貧專列。“要致富先修路”,百色D3848/3845次開通前往廣州的扶貧專列,讓貧困群眾有了外出打工最為便捷的“直通車”,開啟打工致富之旅;同時加強內引外聯,繁榮了商貿交流,帶來無限商機和光明“錢途”。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讓廣大困難群眾過上小康生活,是中國共產黨人對全世界的莊嚴承諾,也是大國強勢崛起的筑基之作,廣西百色為各地精準扶貧工作提供了可供復制的好樣本,學習百色經驗,對于減少貧困人口或有“它山之石”的借鑒意義。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日韩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手机在线 | 日韩欧美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欧美综合网 | 亚洲日本一区二区三区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