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媒體報道了家鄉江西余江縣兩名村理事長的先進事跡,一是面對危險,挺身而出。4月8日下午,滬昆鐵路楊溪鄉境內遭遇雷雨大風襲擊,鐵路10KV高壓線電線桿被大風吹斷,高壓線橫倒在楊溪村主干道涵洞口,情況十分危險。楊溪鄉楊溪村一組理事長陳培建路過時,發現了斷落的冒出火花的高壓線,立即停了下來。此時,一輛載滿乘客的楊溪至鄧埠公交車正向涵洞口駛來。陳培建不顧個人危險沖向前去,將公交車及時攔停了下來。之后陳培建一邊撥打110電話報警,一邊冒著大雨守護在洞口……
二是報道了化解百年恩怨的“好理事長”潘良勝。潘良勝是中童鎮坂上潘家人,一百多年以前該村就分成東西兩個宗派,恩怨糾紛非常嚴重,經常發生械斗,連村譜都被毀掉,在當地是個出了名的爛地方。2015年4月,坂上潘家成功召開了第一次全體村民大會,組建了村民理事會。這個一直在新疆經商,有著43年黨齡的老黨員,不得不放下自己公司的事奔赴家鄉,因為他卻被推選于潘家村宅改和新農村建設的理事長。他說“就算政府不給我一分錢,我也要把家鄉建設好”。如今潘家村路寬了,房子整齊了,環境美了,成了宅改示范村,引來不少外地市縣的人來參觀取經。
在余江縣,像培建路、潘良勝這樣的村理事長很多,我們村里的小孟也是,宅改剛啟動時,他從山西趕回老家擔任了村理事長,在村里一待就是幾個月,待到規劃好了,村子整理得有個樣子才回山西經商。鄰村下萬村的陽仂也在外經商,村民們選他當理事長,一是他能辦事,二是他家要拆的房子最多。他一回來,就按照規定把自家幾百平方的建筑拆了。可以說,該縣的村理事長對宅改和新農村建設,尤其是對鄉村文明建設起到了“領頭雁”的作用,貢獻之大。
余江縣的做法是合理引導,以點帶面。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試點村搞好了,成功了,并在全縣逐步開展。按照村民自治要求,如今全縣1040個自然村建立完善了村民事務理事會,在群眾民主推薦的基礎上,將愿干事、能干事的群眾選入到村民事務理事會。充分賦予他們行使宅基地管理中的各種權利,大力開展評先表彰,以先進帶動后進。
尤其是要做好選好村理事長這個“領頭雁”,選出的村理事長大多像潘良勝、小孟、陽仂這樣的人,他們出外經商多年,見多識廣,視野開闊,且辦事公平,樂為奉獻,在村民中有威望,還吃得虧、受得氣,善于溝通做思想工作。余江縣的“一戶一宅”工作做得好,沒有發生一起糾紛,關鍵就是農民的事讓農民自己辦,通過理事長、理事成員層層發動房族,帶頭退出多余宅基地,帶頭拆除超出面積,帶領群眾積極支持、踴躍參與,真正感覺到自己是在為子孫謀利、為家族造福、為村莊爭光。宅改的深入推進,群眾盼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對美好生活環境的期望越來越強。而改革退出的大量宅基地保障了群眾建房用地需求,也推進了村莊亮化、美化、綠化工程,改掉了露天廁、爛泥路、污水溝、倒屋舍,讓百姓親身感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變化,從而群眾由“要我改”變為“我要改”。以我們洪家村為例,看到鄰村通過宅改和新農村建設,村莊變美了,他們自覺成立了村民理事會,推選了能干事能辦事的人當理事長與理事,之后村莊才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個過去的上訪村、問題村、落后村變成了新農村建設、樹新風的先進村,重要的還是讓鄉親們增強了獲得感和幸福感。
(作者單位:廣東省潮州日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