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紀委公布了一份長達11人的處分名單,全都是該縣“洞旺公路”項目騙取國家扶貧資金案中因失職瀆職而被追責的公職人員。(5月11日 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
致富修路,民心所盼,關系人心向背。該縣旺溪至洞頭山村的土路坡度陡峭、坑洼不平。修好這段路,老百姓呼聲很高。但卻為何弄巧成拙,部分公職人員因此犯戒,失了民心?
“這條路花了國家200多萬元,才修建不到一年,就出現(xiàn)多處破損,真是敗家子,浪費國家的錢不心疼。”村民為何發(fā)出如此感嘆,究其原因,不過是因為部分干部將扶貧資金視為“唐僧肉”,想要“雁過拔毛”、“順手牽羊”的撈上一筆,也因為某些職能部門工作人員“稻草人”式的履職,對違法違紀行為視而不見。
基層作為政策落實最關鍵的一環(huán),直接面對的是廣大群眾,擔負著普通群眾最切實的利益。群眾是切身利益的直接感受者,對施政成效最具有發(fā)言權。“洞旺公路”在修建過程中,11名干部把黑手伸向了“民心路”,都想從中撈一筆,或許每個人“撈”的數(shù)額都不是特別巨大,但卻讓偷工減料、虛報冒領等成為了常事。《卻贈檄文》其中說道:“一絲一粒,我之名節(jié);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寬一分,民受賜不止一分;取一文,我為人不值一文”。偷工減料不僅會造就“豆腐渣”工程,還為日后工程投入使用留下隱患,嚴重損害了百姓的利益,也破壞了黨和政府在人民群眾心中的形象。
“民心路”是政府和百姓之間的連心橋,是打通利民“最后一公里”的關鍵“閥門”。因而,基層干部的腐敗不僅要嚴懲,還需認真對待,一方面切實做到將權力關進“籠子里”,加強制度建設,用公開透明的標準來實施和管理權力,在避免“權力任性”的同時也利于社會大眾對權力使用的監(jiān)督,從而實現(xiàn)制度對權力的約束,減少貪腐的發(fā)生。另一方面須加強對基層干部權力使用的監(jiān)督,完善監(jiān)督制度,加大監(jiān)督力度,確保監(jiān)督強度,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曬資金”使每一分扶貧資金都使用在“陽光下”、花在“刀刃”上,使之實實在在的服務于民,用之于民。
基層不牢,地動山搖。必須在堅持將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同時加大對基層貪腐的懲處力度,務必讓黨和政府為人民建設的“民心路”切實達到便利群眾的目的,讓“民心路”得民心而不是傷民心。
作者單位:四川省瀘州市合江縣大橋鎮(zhèn)人民政府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