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新生活 新模式 新生態——農村電商高速發展觀察
從工業品下鄉,到農產品進城;從賣產品,到優結構;從手機下單,到網購服務……隨著農村與互聯網商業文化連接的日趨緊密,電商這趟“高速列車”正給鄉村生活發展帶來巨變。
“買賣不用四處跑”,鼓了腰包火了生活
在甘肅慶陽環縣高寨村的一面墻上,有這樣幾個字:“農村電子商務好,買賣不用四處跑”。這句話也是當地農村電商發展的真實寫照。
自從京東在高寨村設了服務點,推廣員陳彥東每天要接幾十單,大到冰箱、空調、電視機,小到牙膏、香皂、剃須刀。“村民們愛網購不是光圖便宜,更因為產品質量好。”他說。
像這樣的服務點如今遍地開花,發展勢頭如火如荼。商務部數據顯示,阿里巴巴“千縣萬村”計劃已覆蓋約700個縣3萬個村,合伙人超過3萬人,京東已招募30萬名鄉村推廣員,蘇寧加速本地化進程建設服務點超過1萬家。
農村消費格局因“網”而變。足不出戶就享受到買全國、買世界的“福利”,農村土特產品有了飛出“山溝溝”的機會,農民鼓起了錢袋子,生活幸福指數大大改善。
具有百年草莓生產歷史的遼寧省東港市,去年草莓的電商渠道銷量占比達到80%以上。今年前三個月,通過電商售出的草莓金額達120萬元。互聯網為當地農民致富插上了“飛翼”。
依托互聯網銷售農產品模式,東港市還推出有機越光大米眾籌認養活動,消費者可以通過虛擬現實VR技術監測稻田生長情況。“這種模式將銷售端前移到生產端,既打響了產品知名度,又增強了消費體驗,未來要推出更多這樣的模式。”東港市市委書記楊乃文說。
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農村網絡零售額為8945.4億元,約占全國網絡零售總額的17.4%。對于社會消費總額約占全國50%的縣域經濟來說,農村電商的發展猶如經濟發展“倍增器”,為當地注入新的活力。
用“要什么”倒逼“種什么”,催生產業脫貧“生意經”
農村電商發展帶來新業態噴涌,正加速推動農業經營由“種什么賣什么”向“要什么種什么”的供給側改革轉變。
在陜西咸陽武功縣,“80后”農產品電商大咖李春望,已經把一個以前每天進賬幾十元的農特產零食小網店做到了年銷售額近3億元的店鋪。如今,通過電商大數據,他跟當地農民成立了生產獼猴桃、葡萄、地瓜等合作社,根據消費者需求種植和生產農產品,銷路大增。
“發展農村電商能助力實現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把農民從賣初級產品的價值鏈低端解脫出來,體現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本質。”武功縣縣委書記田一泓說。
利用農村電商平臺整合農業資源,進行集約化、規模化訂單農業生產,并通過網絡平臺拓展市場,形成產、供、銷緊密銜接的產業鏈,已經成為越來越多貧困地區脫貧致富的選擇。
“電商扶貧,要更重視產業帶動脫貧致富,只有幫助地方建立起有特色的產業和經濟發展生態,才能真正做到‘授人以漁’。”京東集團首席執行官劉強東說。
電商的發展,帶動了一批關聯產業,包括紙品包裝、農產品加工,以及電商服務業、倉儲物流等配套產業的發展,加速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的發展進程。
環縣電商的發展就是這樣。為從源頭上解決網貨產品供應不足問題,環縣今年要打造統一訂單種植、統一生產加工、統一品牌包裝、統一網上銷售、統一打包發貨、統一倉儲配送的“六統一”閉環發展模式。
在商務部等部門實施的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區中,有105個國家級貧困縣,平均實現網絡零售額2.2億元,是全國832個國家級貧困縣平均網絡零售額的1.8倍。
從手機下單到網購服務,“互聯網+”賦能農村商業生態
在不少地方的農村電商服務站,村民們已經不局限于在網上下訂單了,繳電話費、水電費、訂票……統統用一部手機搞定。
家住山東省濰坊市寒亭區的鄭女士幾年前還不會用手機購物,現在已經是一個名副其實的“網購族”。如今,孩子的教育培訓、家庭旅行都是通過手機“一鍵解決”。
著力推進農村商業的生態建設,越來越多的互聯網企業也在從農村電商的下沉發展到金融、醫療、教育等資源領域。
目前,不少農村電商服務站點,已開始發展成為生態服務中心、創業中心和文化中心,為農村居民提供休閑娛樂場所,讓農村長出互聯網基因。
技術帶來變革。電商發展以信息技術賦能農村,通過改變人的思維理念,為鄉村搭建起更多互聯網時代的商業基礎設施,將農村與互聯網商業文明連接起來。
商務部數據顯示,2016年,農村網商達811萬家,帶動就業超過2000萬人。同時,農村網民數量也在增加。一份關于中國互聯網發展情況的報告顯示,截至去年底,我國農村網民占比為27.4%,規模為2.01億。
“電商發展不僅改變貧困地區農民的生活、生產和思維習慣,也吸引了大批優秀人才返鄉創業,為城鎮化發展注入動力。”中國社科院財經院互聯網經濟研究室主任李勇堅說。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華社 2017年7月10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