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馮穎):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農業大國,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也出版了70年了,可人們對鄉村價值的理解和認識還很不深入。鄉土文化和鄉土知識在當今社會還有很大價值嗎?
朱啟臻:村落與城市社區有很多不同點。比如都是熟人,大家都是在這個村落里出生、長大的,甚至生老病死都在這里。熟人社會形成了一系列文化。費孝通在《鄉土中國》一書中,將中國社會性質斷定為鄉土社會,而構成中國鄉土社會的基礎單位就是村落,從三家村到幾千戶的大村都有。中國悠久的農業文明和農耕歷史,造成了我們今天所說的鄉土社會,也造就了我們所看到的各種形態的村落。
《鄉土中國》里談到了熟人社會的一系列特征,比如講誠信。如果不講誠信,很難在熟人社會里生存。再比如是“無訟”社會,人們有了糾紛一般不打官司,而是靠內部的協調機制、靠“禮制”來解決。此外,還有尊老愛幼、鄰里互助、敬畏自然等習慣或美德。農民一般不會有“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戰天斗地”等想法或做法,因為他們在生產過程中體會到了大自然的力量,明白人類要想生存,不是與自然抗衡而是要順應自然和利用自然的道理。
在此過程中,鄉村中產生了很多生產智慧和生活智慧,也叫鄉土知識,比如抗旱、防蟲、治病的知識等。村里有人生病了,簡簡單單弄點草藥就能治好,諸如此類的知識非常豐富。久而久之,鄉村就積累起固有的文化,我們稱之為鄉土文化。鄉土文化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鄉土知識蘊含著巨大的價值,即使在現代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在特定的條件下,很多鄉土知識具有等同甚至超過外來知識的價值。首先是因為人們更能夠理解、應用、掌握本土的實踐和技術;其次,鄉土知識是在利用當地資源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較少依賴外部支持,通常需要比外來知識少得多的資金投入便可解決問題。但即使我們認識到了這一點,也并不意味著鄉土知識與現代科學知識具有同等地位,獲得了同樣命運。事實上,在現代科學知識面前,鄉土知識已處于邊緣,就如同在現代社會和都市社會面前,鄉土社會被邊緣化一樣。
我們現在所講的傳承、保護、發揚光大的中國傳統文化,只存在于鄉村,城市已經不具備傳承傳統文化的功能。比如“孝文化”,城里人也孝敬父母,但這種文化是代際衰減的。我曾經考察過日本的“孝文化”,日本的老年人已經不再指望兒女對自己的養老做什么貢獻,這樣一來社會養老的負擔就很重。有些文化、美德一旦丟失,再想恢復,將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
記者:鄉村與旅游之間的關系密切嗎?為什么?
朱啟臻:兩者的關系非常密切。鄉村體現的所有價值,都與旅游密切相關。
農業生產本身就是一個旅游項目。農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價值就是教育,通過農業勞動和農業體驗,可以讓孩子身心更健康。
農業、包括手工業的生產過程,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旅游資源。北京延慶柳溝的豆腐宴,最早就是請游客參與制作豆腐,很受游客歡迎?,F在已經看不到了。專業化、社會化不是農業的本質。農業講究整體觀,注重全過程,小而全是一種美麗,人們可以看到自己的勞動成果,從而產生成就感、自豪感。這與工業生產完全不同,工業生產中每個人只負責一個工序,所以導致人的異化。
此外,鄉村風貌本身就是一種旅游資源,依山傍水、錯落有致的村落和特色民居形態,對游客非常有吸引力。北京郊區曾有一個所謂的新農村,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非常出名,參觀學習、開會考察都喜歡安排在那里。農民都住別墅,家家都有車庫。有一次我帶著一位日本學者去參觀,那位日本學者卻說,這個地方的價值不大,既無城市的繁華,也無鄉村的田園風光。我記住了這句話?,F在看來,這句話是很有道理的。許多地方出現的整齊劃一的鄉村住宅建筑,會吸引游客嗎?一定不會的,因為既沒有美學價值,也沒有文化內涵。鄉村的發展是自由的,有各種各樣的形態。現在人們開始去離城市更遠的地方尋找更野味的鄉村,就說明了鄉村的價值所在。
為了保護鄉村文化,現在許多古村落建起了鄉村博物館,但對于一般村落而言,發展鄉村旅游和農業旅游可能是更現實的途徑。在經濟發展與鄉村文化保護這對矛盾中,鄉村旅游和傳統手工業的振興,被認為是彌合二者的有效途徑。在發展鄉村旅游這一視角下,我們看到傳統農業文化保護與發展的契機和曙光。浙江青田稻魚共生系統成為世界農業文化遺產后,游客絡繹不絕,其獨特的田魚文化、民俗文化、華僑文化等,有效帶動了當地生態旅游的發展。經濟上直接受益的當地農民,切實感受到繼續保持稻田養魚傳統和生活方式的必要性。
鄉村旅游以鄉村為背景,以農民的生產活動和生活方式為核心對象。為了充分發揮鄉村旅游在保護與傳承鄉村文化中的作用,我認為特別需要重視三個問題:一是重視鄉村文化開發和旅游規劃決策的鄉村社區參與;二是要體現當地農民的旅游經營參與,農民的勞動生活過程就是旅游經營與服務過程,只有把兩種活動的目標統一起來,才能實現良性循環;三是重視游客的參與,鄉村旅游中的游客不僅是觀光者,還是鄉村文化的參與者。
鄉村旅游的設計,不是單純的農業生產設計,更不是單純的建筑設計,而是集農業、文化、民俗、村落和民居建設、景觀設計等為一體的綜合設計,需要社會學、經濟學、民俗學、農學、生態學、建筑學、旅游學、人類學等多學科的參與和策劃。
記者:現在的新農村建設中,出現的最大問題是什么?
朱啟臻:近幾年出現了兩個口號,“用發展工業的理念引領農業”、“用建設城市的思路改造鄉村”,我認為是非常錯誤的。其實鄉村建設比城市復雜得多,就像我們說的,鄉村有生產、生活、生態、社會和文化等多種功能,是一個十分豐富又充滿智慧的體系。有人說過,鄉村就像一件非常精美的工藝品,動任何一處都有可能動壞。很多地方在城鎮化進程中,還沒有弄明白鄉村有什么文化,就把鄉村文化消滅了。不要輕言改造鄉村,因為很有可能把一件工藝品改造得一錢不值。
現在的鄉村正在全面城鎮化,未來很麻煩的是鄉村也變成城市,造成的結果就是沒有人再從事農業。我們不能一味宣傳城市比鄉村好。實際上鄉村可以建設得比城市更舒適。在東北我考察過一個美麗鄉村,每一戶都有幾百畝地,有的有上千畝,那里的農業實現了規?;洜I,農民已經是典型的現代職業農民,家家戶戶都住歐式小別墅,沒有圍墻,只有欄桿,院子里停放著拖拉機和農機具,可以養?;蝰R,但農村的要素完整保留著,農民過著比都市人更幸福的生活。
農業不適合大規模的雇工生產,農業生產的一個基本原則是“自己給自己干”。只要是雇人干農活兒,就增加成本、增加風險。工商資本投資農業往往對土地掠奪性使用,重視眼前的短期效益,而不考慮土地的永續利用和可持續發展,因此這不是現代農業的方向。根據鄉村農業生產價值的原理,我主張把適度規模的家庭農場作為現代農業經營的基本方式,特別是種養結合的家庭農場。一片土地有多大,需要養多少頭豬以便施有機肥,這樣精確計算并按此去做的,只有農民。美國曾經實行的不可持續的農業模式,我們不要重復。
記者:但是我們看到的是,鄉村的衰落和消失好像是難以避免的。
朱啟臻:有些鄉村衰落是必然的,也是正常的,比如處在生態脆弱地區的、不適合人類生存、長期處于貧困狀態的鄉村。但有些鄉村的消失不是必然的,也不是自然的,而是人為干預的結果,這是需要避免的。
另外非常成問題的一點是,我們現在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都在鼓勵或變向鼓勵人們離開鄉村、遠離農業,認為從事農業是沒出息的,造成人們即使想從事農業生產都不敢。種地和農業不應該被妖魔化。其實中國鄉村的自然衰敗過程本來沒有那么快,但各種力量加在一起形成一種合力,加速了鄉村的衰敗。
近些年,人們逐漸認識到鄉村價值,陸續有人返鄉創業,一些走出去的農民工也開始回來。人們發現,家鄉生活可能更舒適。這些人的返鄉,在為鄉村重新注入活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在江浙一帶,還出現了“新鄉賢”組織,一些已經從鄉村走出去的官員、學者、媒體工作者、商人等,到了退休年齡或即將退休,在懷舊情懷之下愿意回到鄉村,當地出臺一些政策鼓勵他們回來,也讓衰敗的鄉村重新有了活力。就是說,鄉村的活力可以再造出來。但總的來講,我們現在的政策在總的方向上還是加速鄉村衰敗的。我們的政策需要在生態文明理念的指導下,進行通盤、整體的設計,真正實現城鄉一體化。鄉村有了活力,城市才有活力。
發現鄉村價值留住美麗鄉愁
主講人:朱啟臻
鄉村具有不可替代的價值,這種價值不僅表現在鄉村的生產功能、生活功能與生態功能上,還表現在鄉村的社會和文化功能上。鄉村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鄉村是傳統文化的根基所在。
現在,鄉村價值還遠遠沒有被揭示出來,有些重要的鄉村價值也許只有在喪失之后才能被人們認識到,而有些東西一旦失去就幾乎不可能再恢復。這提醒我們一定要注重鄉村價值的深入挖掘。
新農村建設不能按照城市建設的思路去復制,更不是把鄉村變為城市,鄉村是自由的,新農村建設是要把鄉村建設得更像鄉村。城鄉一體化不是城鄉同質化,而是在城鄉差異中明確城鄉功能定位,進而實現城鄉功能互補。隨著城鎮化的發展,鄉村不僅不應該消失,而且應該變得越來越美麗。
生產價值:村落與土地密不可分
鄉村具有生產價值,這一點非常重要,但往往被人們忽略。鄉村之所以長期存在,是因為鄉村是適應農業生產的一種居住形態,迄今為止還沒有發現比鄉村更適合農業生產的居住形態。農業生產是鄉村生產的主要內容,鄉村是農業生產的地域場所,這是鄉村與農業生產關系的基本判斷。
鄉村的生產價值表現在兩方面,一個是農業生產,另一個是手工業生產。嚴格地說,沒有鄉村就沒有可持續的農業生產。農民之所以住在農村,首要原因是離土地近,便于照顧土地。有人說農民可以住在城鎮的樓房里,然后開車一二十里地去種地。這樣盡管很“浪漫”,但這完全是不懂農業的人的想象。我們做過大量調查,凡是消滅了鄉村的,基本上都削弱了農業,即使還有農業,也是不可持續的農業,人們往往是只管種和收,土地的地力得不到維護,可持續的農業變成了沒有責任的農業。
很多人崇尚美國的大農業。實際上,美國農業只用了100多年,就把一塊非常肥沃的土地的地力消耗殆盡了。美國反思工業化農業的后果,開始向東方農業學習。20世紀初,美國國家土壤局局長富蘭克林·金專程考察中國農業,并撰寫了《四千年農夫》一書。他認為,中國傳統農業是一種經久農業,倡導美國學習借鑒中國的傳統農業。后來美國農業學習得很好,也秸稈還田,也休耕輪作,也施有機肥。而我們卻不珍惜自己的農業智慧,機械模仿已經被證明有諸多弊端的農業方式??傊r業不能去農民化,也不能去農村化。大量事實證明,“不要農村的農業”是不可持續的。
鄉村生產價值的另一個體現是鄉村手工業。傳統鄉村手工業也只有在傳統鄉村的環境下才能夠保存。近些年,很多人研究如何使傳統手工業產業化、工業化,比如鄉村的柳編、年畫、風箏等,在某些地方實現了規模化生產,還出口創匯。這從某一方面體現了鄉村手工業的經濟價值。但這種規模化生產也削弱了鄉村手工業的文化內涵。比如過年寫對聯,以前都是農民自己寫,親戚朋友、鄰里鄉親也一起來想吉祥詞語,一副對聯凝聚著人們對未來生活的期望,這種文化效果不是去市場上買一副對聯可以相比的。
學者們已經注意到鄉村與土地的關系。中國社會科學院李培林教授在他的《村落的終結》一書中指出:村落之所以為村落,不僅因為其務農,還在于其擁有耕地。耕地是村落最基本的生產資料,具有不可替代性。但村落與耕地的關系遠非如此簡單。不論在什么地區,村落都建在離耕地最近的地方,不管村落的規模是大還是小。近年來,由于人們對村落與耕地的關系缺乏深刻認識,在一些地方出現了要耕地不要村落或要村落不要耕地的現象,人為地把農業生產與農民生活截然分開,結果是折騰了農村,傷害了農民,也危害了農業。
生活價值:與自然節拍相吻合
鄉村生活體系是以農業活動為基礎的,與被稱為“草根工業”的手工業一起,不僅是農民重要的謀生手段,也是其生活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村落里,農民沒有明確的時間觀念,但有嚴格的季節約束,生活自給性強,主要消費品依賴于自己生產而不是市場。
傳統鄉村生活方式中的許多優秀成分,體現著勞動人民的生存智慧。隨著城市病的出現,人們開始思考什么是健康的生活方式。有機生活熱潮的興起,低碳、慢生活理念的傳播以及人們對健康的追求,都要求人們重新分析和認識鄉村的生活價值。
傳統村落是依據人們的需要和感受而形成的,是一種復合、有序的空間。人們生活在鄉村,可以滿足很多需要,而且很多需要是不可替代的?,F在城里人喜歡往鄉村跑,就是因為鄉村里有人們需要的生活元素或要素。在鄉村,糧食和蔬菜基本自給自足,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也自己生產。除此之外,還有新鮮的空氣、慢的生活節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與自然節拍相吻合,這是有利于生命和人的健康的。鄉村的生活方式是一種低碳的生活方式。所謂的高消費、超前消費,是一種野蠻無知的消費方式,消耗了不可再生的資源,是以犧牲生態為代價的。農民的低消費生活方式更符合生態文明理念。
農民的生活方式中,包括習慣和習俗等,許多原本就是符合生態理念的。比如就地取材、自我滿足等。自給自足沒什么不好。農民自己種的東西吃不完,或者送鄰居或者上市場上去賣,既是生產者又是消費者。有人熱衷于把農民這個生產者變成純粹的消費者,凡是他需要的東西都去買,認為這樣做擴大內需、拉動消費。但我認為,這種做法除了增加市場負擔,還有啥其他意義嗎?這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導致了很大的浪費,而且導致市場緊張,增加了食品不安全因素。
生態價值:生物與環境協同共生
鄉村的生態系統是一個完整的復合生態系統。鄉村存在于大自然的懷抱中,這里有人工種植的糧食、蔬菜、水果,還有數不清的野草、野花;有人工飼養的家畜、家禽,也有叫不出名字的野生動物。在鄉村,人們可以近距離接觸到土壤、河水、明媚的陽光和多樣的地形等。鄉村就是一個生物與環境協同共生的系統。
鄉村生活可以實現幾個循環:一是種植業和養殖業循環,因為有養殖業,所以農民種植的所有作物幾乎都可以利用,鄉村幾乎沒有垃圾。此外是生產和生活的循環,人的生活垃圾一般都回到田間,得到有效利用。
循環是任何一個生態系統維持運行都不可或缺的環節和內容,鄉村生態系統的循環是維持鄉村可持續生存的重要保障。農業循環只有在村落中才能完整進行,這也是理解農業與村落關系的一個方面。循環觀是指導農業生產的思想基礎。農民從事種植和養殖勞動,品種之間巧妙組合,這些都經過了長期選擇和適應過程。
而我們現在許多鄉村的做法是,按照城市的辦法處理垃圾,結果可想而知。一種文化被消滅后會導致各種各樣的社會問題。更嚴重的是,有些做法已經造成了很大問題,但決策者依然不覺悟。
鄉村的生態功能還表現在很多方面。農民種莊稼、種樹,都可以起到凈化空氣、保持水土的作用。有學者研究過,某地存在一個村落,周圍的物種、微生物群落等都會增加,有助于生物多樣性的存在。
美國環境倫理學家羅爾斯頓認為,在城市、鄉村與荒野這三種環境中,鄉村扮演著幫助人們思考文化與自然問題的重要角色。鄉村是介于城市與荒野自然之間的環境,換言之,鄉村是處于文化與自然的極端之間的緩沖地帶。沒有一個城市能夠缺乏鄉村的支持而持續,鄉村在某個意義上是被馴化后的自然,鄉村體現著人類生產與自然荒野的相遇、體現著人類對自然的控制。更重要的是,“在那里,我們是透過順從自然以控制自然”。鄉村讓人們從另一個角度,看待人們對自然的管理與控制,這就是鄉村的生態文化。
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鄉村是文化的載體
鄉村還有一個重要功能是教化,也可以稱為教育。在鄉村社區里,人們很容易學會辨別是非善惡。
這種功能的實現有兩個條件:首先,每家農戶都是開放的、透明的,一家有什么事全村人都知道;其次,村落里有自發形成的公共空間,可能是老槐樹下、十字路口、小賣部前、水井邊、戲臺前等。大家聚在一起聊天、傳播信息,一般都是張家長李家短的內容。這種活動的參與人員非常廣泛,男女老少都有。在此過程中,人們學習到辨別是非的標準。城市樓房里的家庭都是一家一戶關起門來過日子,互不熟悉,也互不往來,因此沒有公共輿論的教化功能?,F在一些年輕人讀到碩士、博士了,基本的禮節、禮貌都還不太懂,應該說與鄉村的教化功能喪失有關。
鄉村還有文化傳承、保存的功能。任何文化都需要特定環境才能存在。鄉村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尊老愛幼、鄰里和睦不是寫在書里、掛在嘴上的,一定是在一種環境中潛移默化地對人產生影響。而且要存在一個群體,形成社會壓力。誰家做得好,全村都學習,誰家做得不好,全村都譴責。鄉村中還有許多文化實體存在,比如祖墳、祠堂、家譜等,這些都對人的行為有很強的規范作用。包括建筑的格局也是如此。傳統鄉村房屋里的上房,一定是老年人居住的,廳堂里的位置小孩是不可以輕易坐的。平房推倒變為樓房后,老年人很快失去了原有地位,所謂的“主臥”都是年輕人在住。
前不久我去云南的一個貧困地區考察,問一位當地人:“你一年中負擔最重、花費最大的是什么?”他說是“去做客”,鄰里朋友家里有事去做客、給紅包,一年的支出大概是四五千元。我又問他:“一年中最高興的事是什么?”他回答也是“去做客”,大家在一起吃、喝、玩,很高興。我又問:“你能不能為了省錢而不去做客呢?”他說:“不行,我寧可花錢。”由此可見,在鄉村的熟人社會里,人們還得到了許多精神上的滿足。
許多文化的保存都需要鄉村這個載體。沒有鄉村了,文化也就不存在了。現在許多人在呼吁保護鄉村,但實際上研究還很不夠。一些學者認為要保護古村落,但認為一般村落可以拆除,因為有些村落確實已經很破敗,房屋都倒塌了。這種觀念是不對的。所有村落都具有我們所說的生產、生活、生態、社會和文化等價值,都有其存在的意義。文化不僅保存在古村落里,也保存在所有村落里。
鄉村的價值還可以列舉出很多。我們研究鄉村,努力挖掘鄉村應有的價值,還要分析鄉村價值存在于什么地方,以何種形式存在,分析鄉村價值對當今社會發展的價值以及保護、傳承優秀鄉村價值的途徑和方法。這樣有助于在鄉村發展中傳承鄉村價值,在鄉村現代化過程中保存傳統,讓村民享受田園風光的同時,也能充分體驗鄉村價值帶給他們的實實在在的好處。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旅游報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