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三農資訊

美麗鄉村不是比拼涂脂抹粉

[ 作者:葉俊東?俞儉?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4-18 錄入:吳玲香 ]

把農村建設得更像農村,這樣一句話聽著有點怪,卻映射出美麗鄉村應該美在哪、吸引誰回來

春暖花開季節,《瞭望》新聞周刊記者走進江漢平原多個各美其美的村莊,發現未必都像新社區,也不全是小洋樓,還有不少老瓦屋,但各顯自然狀貌、各具地域人文習俗、各有傳承價值的鄉情鄉音鄉味,撲面而來。

美麗鄉村不是涂脂抹粉的比拼。采訪中,一位鎮長告訴瞭望記者,我們不是建城市公園,不是建花園小區,也不單是為了吸引城里人游玩,我們要的是農民熟悉的、想要的鄉村,要讓花鳥蟲魚回來,讓能致富的勞力回來,讓鄉土文化回來

農耕記憶留住當年味道

春分,犁下田”“清明,點瓜豆”“谷雨,進茶園”……湖北鐘祥市客店鎮明燈村池塘邊,迎春花、桃花伴著一條農時路,一溜形態各異的石頭刻著二十四節氣。

看到小寒熏臘肉,大寒過新年時,你有沒有想起小時候過年的場景?采訪中,客店鎮鎮長朱克舉向《瞭望》新聞周刊記者問道。

明燈村古時因白天商賈如云,夜晚千盞明燈得名,眼前則洋溢著路路滿鄉愁,處處識鄉味。漫步村中,但見并不規整的單棟房舍或農家小院,依舊守著幾輩人的地盤。石磨、石磙像稀奇物擺在打谷場邊,不再使用的牛欄、豬籠、雞舍原貌留存,早已閑置的犁、耙、耖掛在墻上。住在村子最里頭的李廷斌告訴記者,他投資2萬元在自家屋中建了個茶坊,清明節前開張,想讓游客聽著犁耙水響、就著田園風光,邊喝茶,邊體味鄉愁。

走進荊門市沙洋縣曾都鎮張池村,油菜花金色海洋包圍的清一色仿明清建筑中,古法作坊一條街吸引眼球。曾都鎮鎮長張義說,張池村把鄉村賞花、鄉土味道融為一體,有美麗花鄉之稱,2014年入選湖北最美鄉村

恰逢油菜花節,記者看到,古法作坊一條街傳統農家做法的小磨香油、野韭菜餅等,吸住賞花游人。而大棚下30桌規模的農家流水席,一如農村紅白喜事時大宴賓客場景。流水席由全村每家出一個勞力、一張八仙桌和板凳、一個特色菜品組成,共同經營、平分收益,成為油菜花節頗具人氣的農家樂。

破壇舊罐、土磚泥瓦似乎與美麗不協調。而記者在客店鎮南莊村看到,舊磚殘瓦壘砌成庭院圍墻,用剩的舊檁條做成路燈桿,舊壇罐變身房前花盆,河溝野草、山坡野花組成山野花圃

民間自有民間的創意智慧,舊物利用也不乏設計痕跡。比如,舊糧倉板做成六十甲子展示板,從用材、造型到內容,都透著歷史的滄桑與厚重;村后山坡樹林中,樹干鋪臺、樹蔸為凳,七夕夜話場景就成了。土味雖濃,但不失時尚意趣。

我們的理念是,尊重村莊自然肌理,尊重群眾生產生活狀態,就地取材,隨坡就塆布景,與群眾的生產生活相融,與房前屋后村頭村尾的花草樹木相融。朱克舉說,就地取材、就勢造景,處處體現自然,人人表現景色,還可以降低美麗鄉村的建設成本。

時尚土味,拓展了鄉村的特色旅游資源。鐘祥市農辦主任姚重陽說,有土味這個底子,鄉村休閑旅游就有潛力,增收就有望。如明燈村,農家樂30多家,去年接待游客8000多人,帶動戶均增收2萬多元。

屋外干凈屋里香還原自然鄉村

污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地面靠雨刷,到處爛泥巴,這樣的場景不改觀,僅靠漂亮樓房難以美化鄉村。

干凈,最容易做到最難做到,鄉村尤甚。在鐘祥市,被政府力推的建設美麗鄉村八種模式之一,就是凈化綠化。

明燈村前的池塘岸邊,掩藏著一套零動力循環的厭氧發酵+砂石過濾+植物吸收家庭生活污水處理系統,徹底改變了村莊污水亂排難題。走遍全村,《瞭望》新聞周刊記者沒看到亂扔的垃圾,沒聞到豬雞糞臭,公廁樸拙清潔,家家門前放著三個竹筐。

各家門前三個筐,垃圾分類往里裝。只有常年堅持好,屋外干凈屋里香,是客店鎮家喻戶曉的順口溜。朱克舉說,村民現在初步養成垃圾分類習慣,明燈村220多戶,實現家庭污水處理全覆蓋。

還保持著傳統村莊模樣的張集鎮泉水河村,大都是土墻瓦房。白色墻壁,有的刷著禮義誠信圖文,有的則白凈一片。房前屋后,沒看見亂堆亂放谷垛柴堆,籬笆雞舍倒像一道精心設計的景觀。野花野草隨意綻放,溪邊不經意架設的水車,在千年古柳邊咿呀轉動,寧靜悠遠。

為盡可能減少生產生活給自然生態造成的疤癬,泉水河村在邊角地發展花卉苗木產業,添綠又增收,地角經濟成長起來。張集鎮鎮長何江波介紹,在總體保持自然態前提下,泉水河村營造荷塘·燈塔·碾場小橋·古柳·水車等自然景點,形成5.6公里長的鄉村自然景觀帶。

客店鎮南莊村以對節白蠟知名。對節白蠟是植物活化石,南莊村有數百棵,包括相依而生的母子樹”“夫妻樹”“兄弟樹。其中千年以上7棵,環繞36戶人家,呈北斗七星狀分布。

亮點在村頭的合生對節白蠟。朱克舉說,這是映泉鴛鴦樹,流傳一對年輕夫婦仁義善良、傳播愛心的故事。

相傳,一千多年前,南莊村一對年輕夫婦幫助鄉親的善舉感動上天,某日,土地爺托夢,此地將大旱三年,可多種紅薯,做成紅薯磚防災。并囑天機不可泄露。但這對夫婦還是將消息傳與十里八鄉。后大旱,泉水干涸,田地龜裂,餓殍遍野,而南莊村周圍百姓安然渡災。一天,狂風暴雨中,這對正耕田洗衣的夫婦瞬間消失,村口則冒出兩棵合生對節白蠟樹。

千年傳說,成就南莊村對節千年,鐘愛一生美麗主題,借古樹傳說塑造對節人家,傳承仁愛。朱克舉介紹,這兩年,南莊村以對節人家等人文景觀為中心,打造集祈福文化、休閑娛樂為一體的綜合觀光園區。

南莊村以7棵古樹為主干線,在對節白蠟林中修建游步道,宛如行走在北斗星上;4口泥塘引入2公里外的珍珠泉,分別命名為福、祿、壽、禧池。置身其間,天上人間、幸福美滿的祈愿涌上心頭。

剛走過一圈的游人邵先生對記者說,南莊村是個看上一眼能終生不忘的地方,來了一次還想來。

宜居宜業安放幸福感

沙洋縣紀山鎮郭店村,一排排兩層新洋房,聚居全村一千多人,一眼望去好壯觀。房前屋后種著樟樹、紅葉石楠,醫務室、超市、禮堂一應俱全,儼然是個城市新社區。

寬舒的楚簡廣場,宣示此處乃楚簡出土地。199310月,在郭店一號楚墓里出土的竹簡,是到目前為止世界上發現的最早原裝書,內容為先秦時期儒家和道家典籍,學界命名為郭店楚簡,并評價郭店楚簡出土后中國哲學史、中國學術史都需要重寫

楚簡的光環,似乎沒直接提升郭店村民的幸福感。但遷村騰地之舉,則讓村民體會到宜居宜業

沒想到這輩子還能住上洋房,生活跟城里人一樣。”63歲的陳傳華對記者說,他家出了5萬元,兩層新居150多平方米,底層還附帶小院。

陳傳華因身體不太好,村里安排做環衛工,每月1000元;妻子在村邊一家企業做炊事員,月收入3000多元;孩子在外工作。

村支書謝莫國帶著記者參觀新村時介紹,2011年實施遷村騰地,原有平房拆了,集中建成新居,騰出來的宅基地折算部分新居投入,所以村民能用較小成本住上樓房。全村380戶,已搬入330戶,其余50戶今年入住。

湖北省移民局一位干部說,郭店新村放在大城市也不落后,再過30年不會過時。謝莫國說。

遷村騰地后,村里多出1600畝用地指標,引進14家企業,一半以上是農林加工業。500多村民在這些企業打工,一般年收入三四萬元以上。

紀山鎮黨委書記周華告訴記者,郭店村有多個產業發展起來了,農民不出村就有可靠的就業,收入穩定。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瞭望》2016年第16期,原題《美麗鄉村美在哪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色妞亚洲欧美精品在线 | 在线看的免费三级网站 | 在线综合亚洲欧美首页 | 中文欧美乱码伦视频免费 | 亚洲五月激情在线 | 亚洲最大激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