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日當空,湖南長沙縣金井鎮澗山村村民夏月娥卷起褲腿,下到水田里插秧,盼望土地上結出豐碩的稻穗。
說起水稻種植,50多歲的夏月娥這兩年卻有點“幸福的煩惱”。“現在生態好了,鳥兒多了,谷子經常被鳥吃掉。”夏月娥停下農活對記者說。
澗山村農田生態環境的變化,與湖南國土部門實施的“耕地生態保護型”土地整治不無關系。這種模式將農田整治和生態保護結合,自2014年建成以來運行良好,受到了外界的關注和好評,并正在多地進行推廣。
指著農田里的一條小水渠,長沙縣國土局土地整理中心副主任黃江對記者說,德國專家先后4次前來考察,今年3月又來了一次。當他們看到水渠里有浮游的小魚苗,都豎起大拇指。
讓外國專家稱贊的小山村,究竟有什么奧秘?記者實地采訪了解到,傳統的土地整治主要是平整耕地,增加面積,硬化路面水渠,而澗山村項目將土地看作是一個生命體,為各種生物留下生存空間,打造“可呼吸的生態農田”。
過去田間修砌溝渠,一般將底部和兩側用水泥硬化,俗稱“三面光”。這樣的水渠失去自凈能力,而且一到夏天和干旱時節,青蛙、泥鰍等動物無處藏身,很容易在烈日下暴曬而死。
澗山村在土地整治中,水渠兩側使用生態型“卡扣磚”,靠榫接的方式組合,不需要砂漿粘連。每塊磚有兩個圓孔,孔洞里長出野草。整個渠道坡面有成千上萬的圓孔,看上去就像是人體透氣的毛孔。
更為精妙的是,溝渠里每隔一段時間設置“生物池”。生物池的泥底相對低洼,可以積蓄水分,兩側是一個個鏤空的“水泥格子”。再隔一段距離,水渠內壁建有“微型樓梯”,從渠底通往地面。
這些小房間一樣的水泥格子,泥鰍可以打洞進入農田,青蛙可以在這里棲息,被形象地稱為“青蛙賓館”。“微型樓梯”則是動物們的另一條逃生通道。
在整個項目區田塊的邊邊角角,還分布著30多片小塊的“生物棲息地”。黃江介紹說,打農藥、收割作物的時候,田間動物沒有地方安身,這些棲息地就是它們的生存空間。
“如果放在以前,這樣的地塊肯定被開墾為耕地了。”項目設計方負責人曾亞丹說,項目實施方在前期進行了生物多樣性調查,了解當地有哪些物種,生活習性怎么樣,以此設計生物通道和棲息地,建立“逃生網絡”。
除此之外,澗山村土地整治時建立了農田排水凈化體系。數百畝農田的漬水通過幾級溝渠匯入“凈化池”,最后注入旁邊的金井河。凈化池里種植有狐尾藻、石菖蒲、千屈菜,這是一個純天然的污水處理廠,能明顯降低水體中氮磷含量。
華而創農業開發公司在項目所在地租種了900多畝土地,進行規模化蔬菜種植。華而創公司總經理李光躍說,原來金井河里的水都是臭的,現在水變清澈了,生態也變好了,更有利于生態種植。再通過現代農業生產技術,每畝土地可以少打60%的農藥、少施50%的肥料。
對于本地村民來說,良好的生態環境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好處。“雖然鳥吃掉了一些谷子,但糧食自己吃起來放心。”夏月娥說。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新華社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