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萬科集團董事長王石面臨著一次職業生涯史無前例的挑戰引起了各界的關注,萬科集團也一時間成為人們討論的焦點。有人說萬科的成功來源于成熟的產品體系,先進的管理制度又或者是王石的個人魅力?但事實上,萬科能風生水起還有另外一個決定性的因素,那就是恰好趕上了中國的“貨幣超發”。
嚴格來說萬科并不是恰好“趕上”了貨幣超發的這陣東風,根據網上的消息,很可能是王石提前嗅到了國家的動向甚至從中國高層內部事先了解到了一些“國家動作”致使萬科搶占先機走向神壇。
貨幣超發有著勢不可擋的魅力,無疑這會使得一部分行業或者個體迅速致富,但同樣其帶來的后果也是嚴重無比的,而目前我國就面臨著新一輪貨幣超發的危機。為什么說是新一輪,因為同樣的事情早已經在這片大地上上演了數回,以往每一次中國政府都找到了暫時的解決方法,而在這一波新的金融風暴來襲之前,中國這次將“避風港”鎖定在了農村土地。
關于貨幣超發
關于中國是否超發貨幣在社會各界都有不一樣的言論,有學者認為中國有著自己的國情不應該用國際上通用的那套標準來衡量中國貨幣超發與否,貨幣超發應該取決于錢是否投放對了正確的領域,如果國家在投放的過程中超過了投放預期或者這筆本該流向目標領域的錢流到了其他地方,這些錢才能算是“超發”。
但如果按照國際通用(貨幣學派創始人弗里德曼)的標準來計算,一個國家或地區如果出現了10塊錢的經濟增長,那么央行機構就可以供給貨幣10元。但假設央行機構供給了15元,這多出來的5塊錢就是超發的貨幣。
那如果根據國際通用的算法來計算,中國貨幣無疑是天量超發。根據官方數據統計,在2000年,中國GDP總量為8.9萬億元,而貨幣供應了13.5萬億,是GDP的1.5倍,多出(超發)了4.6萬億元。而到了2009年,中國GDP總量為33.5萬億元,廣義貨幣供應量為60.6萬億元是GDP的1.8倍,又多出了27.1萬億元。可怕的是這一組官方數字還是“四萬億”以前的數據,而四萬億之后中國貨幣超發的現象更為嚴重,無論如何保守估計,中國的M2(廣義貨幣供應量)已經是全球第一,令其他國家無法高攀。
初衷與解決辦法
超發貨幣能起到刺激經濟的作用,如果按照弗里德曼標準(國際通用貨幣超發計算方式),中國從上個世紀開始就一直在超發貨幣。中國超發貨幣的初衷是為了振興中國經濟這無可厚非,第一輪貨幣超發讓商人們掙到了第一筆錢,于是無數中國人走出家鄉奔赴大城市創業,才有了中國當前繁榮的經濟市場和世界一流的制造產業鏈。
但超發貨幣顯然是違背貨幣規律的,最終市場必須承受背離規律的代價。上個世紀中國超發貨幣后,中國沿海商業迅速崛起,但同時市場也將面臨由貨幣超發帶來的通貨膨脹危機,而這個危機可能將摧毀初見雛形的商業大國,中國政府為了避免第一輪超發貨幣造成物價的上漲,于是決定把商品價格的上漲壓力轉移為房價的上漲(這樣解釋有利于理解,事實上央行決定用一個新“項目”吸收超發的貨幣)。就這樣,萬科、萬達等一批批房產帝國就從這個時候孕育而生了。
多印出來的錢停留在市面上是非常危險的,而用房地產裝下超發的錢這個想法則非常不錯,中國人民對房屋有著獨特的感情,既不會輕易拋售,房地產有起色還能改善老百姓的居住環境。更重要的是,房地產上下游一系列的產業鏈都能從中受益,還解決了數千萬或上億農民工的就業難題,何樂而不為?
可房地產的發展勢頭似乎一發不可收拾,也許遠遠超出了中國上層的預期。當房地產已經開始綁架中國經濟,中國從一開始貨幣超發的供給問題轉為了經濟結構更嚴峻的問題。于是中國政府開始調整經濟結構,計劃著經濟轉型,“四萬億”就這樣隨后跟上了國家的步伐。四萬億的初衷是美好的,這筆錢用來完善中國各方面的整治和升級,創造出多樣化內需,然而卻不料一些人打著發展其他產業的幌子,最后還是做起了老本行房地產,于是又一大筆錢流入房地產市場,房地產越來越恐怖,導致如今中國國家領導人需要整天呼吁“供給側”改革的窘境。
回到話題,由超發貨幣衍生的房地產泡沫最終要么硬著陸,要么轉移,從當前形勢來看房地產危機似乎就要到來。中國決策者顯然不會容許這股泡沫直接動蕩資本市場,那么轉移成了唯一的出路。而這一次轉移,中國政府把目光聚焦在了農村。
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
1995年,中國政府為了轉移超發貨幣制定了住房改革,而這一次,浩浩蕩蕩的農村集體產權改革就要響應形勢開始了。根據農業部日前發布的消息顯示:“今年將進一步擴大農村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整省試點至22個,與此同時,能讓農民變成村集體“股東”的農村集體資產折股量化改革試點正在全國多個地區推開,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頂層設計也在緊鑼密鼓地籌備中,今年有望密集出臺。”
農業部發布的信息可能有些難以理解,通俗點說,本次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關鍵在于土地確權,以前農村有很多土地的產權非常模糊,而本次改革致力于讓土地有個“歸屬”,比如這塊土地屬于哪個村或者大伙一塊兒怎么分,都給中國農民有個確切的說法。農村集體產權看起來非常不錯,“確權”也非常有噱頭,但是中國政府的最終目的可能在于“流轉”,因為土地一旦有名有姓了,轉讓出租互換什么的也就方便了,這些意味著農村土地將資本化。
農村土地是一塊新寶地,它有著塵封十余載的經濟潛力,能吸引一大批資產涌入。比如在將來互聯網可能會深耕農村,發展互聯網農業,比如像互聯網外賣、互聯網專車一樣去整合農村資源;可能會有一批“大地主”開始承包農村土地發展機械化種植莊園;如果農村土地實現作為財產抵押,金融也會入駐農村。這樣的局面令人心動,毫無疑問中國經濟會找到一個新增長點的同時又消化了貨幣超發危機,一切如當年住房改革一樣!
但嚴肅面對現實,貨幣超發危機總要面對的,從一個領域轉移到另一個領域只能夠緩解燃眉之急,一場泡沫危機遲早會到來。不管是從第一輪貨幣超發,造富了中國商人;還是之后的房地產改革,捧紅了一堆地產大亨;又或者是即將到來的農村集體產權改革能帶領中國經濟飛往一個新的高度,甚至保證中國經濟再上行10年。這一次次“造富”的過程中,都是“幸福”了小部分人,傷害了大部分人。中國上層應該看看,中國房產吸干了多少普通家庭的血汗,商人崛起的貧富差距造成了多少社會矛盾,多少人因為高物價苦不堪言,而新的農村土地確權又會從長遠上傷害多少農民百姓。國家經濟保持了平穩運轉,避免遭受動蕩,同時還造富了一批新“富豪”,可這一切是用90%人的心血換回來的,憑什么別人拿了好處,代價要中國普通百姓來背?
農村確權改革出臺無疑是下一陣“致富風”,農村會成為一個具有發展潛力的新寶地。可這一次也許不同于以往了,資本固化和當前市場的壟斷意味著這一次貨幣超發的避風港(致富地)只能利好少數人,比如幾大互聯網巨頭可能市值又要增長一截,各行業領頭羊又會分到一杯羹,新一輪的貧富差距又將拉開,中國依靠這樣一種增長模式,到底能走多遠?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亞洲新聞周刊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