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得趕緊收拾好,下周游客就要來賞花了!”3月22日,農業部“百鄉萬戶調查”第十五組來到重慶市開州區鐵橋鎮萬塘村時,村民唐小川和家人正在緊張地收拾院子,為即將到來的“‘梨海雪源’賞花游”做足準備。唐小川的農家樂去年開始接待客人,高峰時一天有上百名游客就餐。“兩周時間賺了近五萬,這比以前務農時兩三年的收入還要多。感謝政府讓我搭上了鄉村旅游的致富快車!”
農業部“百鄉萬戶調查”第十五組3月22日在重慶開州區鐵橋鎮進村入戶調查
遠離城市污染,到鄉村呼吸新鮮空氣,賞大自然美景,吃新鮮蔬菜水果,享休閑快樂生活。農家飯桌上吃不厭民間美食,汽車尾箱里裝不盡生態農產品。近年來,鄉村旅游逐漸成為開州區農村最具活力的新業態。
在鐵橋鎮三臺村“壟禾春天”現代農業園內,郁金香、金盞菊等二十余種鮮花競相開放,微風拂過,送來縷縷花香,沁人心脾。調查組發現,當天不是周末,這里也有成群結隊的游客踏青賞花享受美景如畫。園區負責人介紹,剛剛過去的三·八婦女節和今年正月初三、正月十五一樣出現游客“爆園”,不僅停車場車滿滿當當,連周邊的農戶也家家戶戶收入了一天300多元的停車費。“賞花只是第一步,接下來,我還要發展農業產業,打造高端水果采摘、農耕體驗區,讓休閑農業成為我的致富好幫手。”
“壟禾春天”的火爆是開州區鄉村旅游備受追捧的一個縮影。2015年,開州被評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奇圣現代觀光農業生態產業園被評為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2016年,該區培育市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4個,鞏固提升風情農家、休閑農莊、生態莊園等鄉村旅游接待點100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總收入達16.7億元。
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的繁榮正是開州區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果。今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調新農業產業體系,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著力發展農村新產業新業態。開州區將建設美麗鄉村發展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作為主要方向之一,在廣袤田地上充分利用生態旅游資源,發展出多種形式的鄉村旅游景點和產品,切實推動農業發展方式和農民增收途徑轉變,培育出眾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深度融合的“新型鄉村綜合經濟體”。
為推動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的發展,開州區政府先后出臺了《開州區鄉村旅游扶持辦法》、《風情農家、休閑農莊、生態莊園建設的主要指標及重點任務》等政策文件,對符合鄉村旅游“升級版”標準的主要業態和關鍵環節予以扶持。通過項目傾斜,帶動農村用水、用電、道路、互聯網、文化體育等綜合設施進村入戶,實施廚房、廁所、客房“三改”,推動生活污水及垃圾處理提檔升級等,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體驗。
調查組認為,開州區以鄉村旅游為依托拓展農業功能,依靠特色農業產業基地、田園風光和農耕文化,大打鄉村旅游牌,盤活當地資源,改善供給質量,推進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效地帶動了農民增收致富,成功經驗值得推廣。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農業新聞網2017-03-23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