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姚冠新:發展農村物流 推動鄉村振興

[ 作者:姚冠新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8-12-07 錄入:王惠敏 ]

  農村物流是相對于城市物流的一個概念,它不等同于農產品物流和農業物流,三者既有許多共同之處,又存在一些差別:農村物流是一個區域物流概念,而農產品物流是以農產品為對象的物流服務,既可以發生在農村,也可以延伸至城市,農業物流則是服務于農業生產的物流。發達國家城市化率高,并且城鄉之間的差別主要是人口密度和所從事行業的差別,物流服務屬于城鄉一體化服務,因此不存在農村物流這一概念,但是存在農產品物流和農業物流的概念。我國目前的經濟體制仍是城鄉二元結構,這種結構導致在物流行業形成了較為發達的城市物流和較為落后的農村物流。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時代,大力發展農村物流,對于實現城鄉一體化發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優化產業結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大力發展農村物流有助于推進城鄉一體化發展。目前我國農村地區物流相對落后,體現為單位產品物流成本高、生鮮農產品損耗比重高、農村居民的生產生活需求不能得到更為充分和及時的滿足、農村物流在社會總物流中所占比率極低,這進一步導致農業生產的小型化和分散化,阻礙了農村地區的專業化分工和農業生產效率的提升,最終影響到農民收入和消費水平的提高。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并指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其中一個重要體現就是城鄉之間發展不平衡。農村地區的生產與建設離不開物流的支持,大力發展農村物流能夠降低農村的生活成本和農業的交易成本,從而有助于構建城鄉一體化的商業發展模式,逐漸改善我國目前的二元經濟結構現狀,最終推動實現鄉村振興。

  大力發展農村物流將有助于我國正在推進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產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升級。“三去一降一補”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核心任務,當前,我國一方面面臨著產能過剩等問題,另一方面還存在著制約“三農”發展的農村物流短板。因此,以市場機制為基礎有效引導經濟資源流向農村物流領域,既可以促使某些行業去產能,同時又可以補上農村物流的短板。我國農村地區人口眾多,農村物流市場潛力巨大,但目前較為落后的農村物流導致農業生產成本較高、農產品損耗嚴重等問題,抬高了與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農村居民生活資料相關產品的價格,通過大力發展農村物流,能夠在彌補農村物流短板的同時,有效釋放農村地區巨大的投資需求和消費需求。與此同時,農村物流每個環節的發展都有助于降低農村地區的隱性失業率和季節性失業率,促進農村地區社會分工的深化和農業的規模化生產,最終有助于提高農村各行業的勞動生產率。需要指出的是,物流服務業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力發展農村物流也是推動我國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最終亦有利于產業結構的進一步優化升級。

  目前,制約我國農村物流發展的因素眾多,但總結起來可以歸納為以下兩點。

  第一,農村物流最大的制約因素是規模經濟較弱。首先,相對于發達國家,我國農村物流除了具有一般的季節性、多樣化、差異性等特點之外,還具有物流運營環節和階段眾多、農戶個體占物流主體比例高、農業生產經營規模小且分散等特點。其次,農村地區相對落后的基礎設施不能滿足農村物流的需求,特別是村一級的基礎設施落后,集中體現為農村地區公路、水運、鐵路人均里程數低,導致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農村居民消費品運輸和派送效率低;針對農產品的專業化倉儲基地不足,導致農產品存儲容易因腐爛變質而加大損耗;農村物流專業化和市場化程度不高,資源和能源消耗大。最后,農村物流同樣具有地區分割與投資壁壘,物流主體平均規模小且具有本地化特征。以上三個方面的原因決定了我國農村物流不具有規模經濟的屬性,物流效率低下,平均物流成本高,從而最終導致農村物流投資不足。

  第二,信息化水平低和信息意識淡薄是阻礙農村物流快速發展的重要原因。現代物流業的基本特征是以信息為紐帶聯系物流產業鏈的供需雙方和各個環節,但目前我國廣大農村地區的信息化水平尚不能支撐農村物流的快速發展。例如,農村地區的大部分居住區街道和田野道路沒有有效名稱并且無法在手機地圖上顯示,因此無法實現精確定位和導航。在信息技能和意識方面,我國農村物流的分散性、季節性、復雜性等特點,決定了農村物流業中存在許多兼職從業人員和物流資源,有些兼職從業人員本身就是農戶或農村物流的需求方,因而同樣具有分散性、季節性、規模小和專業化程度低等特點,同時缺乏利用信息技術的能力和意識。信息技能和信息意識的缺乏限制了農村物流兼職從業人員的專業化和職業化發展,進一步阻礙了農村物流組織的發展壯大。除此之外,農村物流的需求方同樣缺乏信息意識,其需求信息不能及時有效地被發布和傳播出去,無法形成物流供需雙方的高效匹配。

  針對上述問題,大力發展農村物流應從以下兩方面著手。

  推進農村物流與農村信息化建設相結合。依靠大數據、物聯網、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等技術即時匯集和整理農村物流的相關信息,是解決農村物流規模經濟不足和物流效率低下的有效手段。針對我國農村物流的特點開發各類易于操作的農村物流APP,實現貨物、設備和倉儲空間的快速匹配,農戶與消費者的直接匹配,物流企業與兩端的農戶和消費者之間的匹配等。這些信息化措施可以有效匹配農村物流供需雙方,大大減少和優化中間環節,從而降低物流成本。借助信息技術可以進一步構建農業大數據,以此指導不同農產品、農業區域間的科學布局與合理種植、配送、加工、倉儲等,同時與之匹配相應的農資供應,以減少農業生產的不確定性從而降低風險。此外,政府相關部門可以聯合相關物流企業定期開展和組織信息技術應用的講座和培訓,提高農村居民的信息意識和信息技術應用能力,從而在更大范圍和空間上形成農村物流的供需網絡。

  加快推進農村地區的各項改革事業,加大農村物流投資力度,構建城鄉一體化的物流體系。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和十九大報告分別提出“健全城鄉發展一體化體制機制”和“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城鄉一體化建設和融合發展離不開城鄉一體化物流體系的支撐,農村物流產品的需求方和供給方往往分別位于農村和城市,而我國目前農村與城市之間物流環節偏多,銜接不夠合理,需要借助于城鄉一體化的物流體系提高農村物流效率。短期來看,應在農村物流產業的各個環節,支持和鼓勵現有城市大型物流企業根據自己的專長發展農村物流業務,支持和鼓勵農村物流企業進一步延伸至城市物流的相關領域,引導各類資本進入農村物流行業,對于農村物流相關企業和經營個體予以稅收減免和優惠;在農村基礎設施方面,科學規劃交通基礎設施和信息網絡基礎設施的布局,協調城鄉之間和區域之間公路、港口、鐵路等基礎設施的統籌規劃與建設,鼓勵財政資金向農村基礎設施投資傾斜。長期來看,應加快推進農村地區的各項改革,打破區域之間和部門之間的投資障礙與市場分割,形成統一、競爭、高效的農村物流市場,為各類社會資本進入農村物流掃清制度障礙。與此同時,促進農村人口進一步專業化分工,支持部分農民就地或異地從事加工行業或服務業,從而促進農業規模化生產和經營,為農村物流的快速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作者:姚冠新,系揚州大學商學院教授,本文為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71773104〕的階段性成果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光明日報  2018年12月04日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夜夜久久久 | 色五月婷婷丝袜高清有码 | 日韩小u女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欧美另类专区 | 在线观看91免费精品国产拍在线 | 亚洲国产欧美在线成人Aⅴ 午夜在线a亚洲v天堂网20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