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空間結構的視角看,鄉村振興可分為家戶、家園、田園、山水四層肌理。它們的關系就如投向水中一塊石子,以家戶為核心,依次蕩開。位置不同,功能不同,場景不同,著力也各有差異,需要因層施策,突出重點,抓好關鍵。
山水是鄉村振興的第一層肌理。山水是自然環境的統稱,今天應泛指96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自然之物。在古人筆下,山水脫胎于山川,山川脫胎于天地。宇宙萬物,早期多以天地概之。魏晉以前,山與水尚未成詞,孔子有“智者樂水、仁者樂山”之嘆。東晉謝靈運首開山水詩派,自此“山水”作為環境審美的概念開始大行其道,山水詩文,歷代盛行。人們之所以鐘情山水,是因為山水是人類生存的大環境,大環境的好壞關涉人們的生存狀態和生存質量。人與自然的統一、生態與文明的統一是這個大環境生成的根本。鄉村振興,守護好山水是基礎。進入工業文明、城市文明以來,亂砍濫伐林木,亂采濫挖礦產,亂堵濫填河塘,亂牧濫開草原,人的主體性充分發揮,而“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古訓被拋在了腦后。以“人定勝天”的勃勃雄心改造自然,受到的懲罰已經歷歷在目。人類正由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工業文明進入第四種文明形態—生態文明。生態與文明的統一,是尊重自然的主體性與發揮人的主體性相統一的結果。建設生態文明是歷史留給人類保持可持續發展的最后機會。鄉村之于社會最重要的職能是做好兩個保障,一是保障食物供給;二是保障生態環境。實施鄉村振興戰略, 守護好青山綠水是鄉村對于社會的責任,也是自身能否振興的基礎。
如何讓960多萬平方公里土地上的大好河山、自然之物,既能遵循自身的本性,又能兼顧人的利益, 是鄉村振興的大課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難點在城市,重點卻在地域廣闊的鄉村。“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習近平總書記的兩山理論已經家喻戶曉,我們也已經建立起古今中外最嚴厲的制度約束——生態保護責任終身追究制,但要讓山常青、水常綠、天常藍、地常美,還需要每個在鄉村生活的人高度自覺,嚴防城里人、外地人及工業破壞家鄉的山山水水,有勇氣有能力隨時挺身而出, 拿出法律的武器堅決捍衛。任何嚴厲制度的監督落實,最有效的措施就是喚起長年累月生活在那一方土地上的人的自覺意識。同時,鄉村還應通過各種方式建構自身的生態道德,在“律他”和“他律”的同時,實現發自內心的“自律”,讓保護生態環境的行為變為潛意識, 時時接受良心道德的審判。
田園是鄉村振興的第二層肌理。如果說山水是自然生成的環境,那么田園則是人工創造的環境。為人們提供食物的每一寸耕地都是先民們辛勤墾出的荒地。古代文人筆下的田園與山水不分,自陶淵明“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開始,才把田園從山水中分離,獨樹一幟,自成一脈。在經濟社會興旺繁榮,人們生活質量很高的宋代,田園詩盛極一時,“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是古往今來多少人追求的意趣。鄉村振興,守護好田園是關鍵。
我國現有約20億畝耕地,這是14億人賴以生存的根本。在土地資源越來越緊張,已經無荒可開,增量資源有限的情形下,守住耕地紅線,讓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同時飯碗里主要裝的是自己的糧食,是鄉村振興的底線思維。而要實現這一目標,任務之繁重, 問題之復雜,困難之艱巨,難以想象。在城市化、工業化快速推進的背景下,耕地被蠶食的現象十分普遍。全世界城市化進程都是節約土地的,而我國一直在大量浪費土地,有關資料顯示,目前我國城市、縣城及鎮、鄉所在地四個層面的建成區占地1 2 . 0 2 萬平方公里,按國際標準每平方公里萬人,已經可以居住12億人口, 但目前這四個層面的占地擴張, 各地仍在想方設法暗中推進。這種行為對一城一地的發展也許大有好處,但對于國家這個整體就成了經濟學上的“合成謬誤”。守住耕地,就是守住了自己的根脈,這是鄉村必須堅持不懈死看硬守的責任。決不能為了眼前的誘惑丟棄長遠利益,為了今天的快發展忘記了子孫的鐵飯碗。
對于耕地,需要量的堅守,更需要質的提高。當下,化學農藥、化肥、農膜、除草劑“四害”橫行的勢頭雖有所減弱,但不少地方仍在泛濫,“四害”帶來的耕地質量下降嚴重影響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按國際標準,一畝優質土壤應有16 萬條蚯蚓,3 0 0 公斤真菌細菌, 5%—12%的有機質含量。我國許多地方的土壤有機質含量不到1%,有機質含量低,真菌細菌難以繁殖,而沒有真菌細菌便不會有蚯蚓,土壤內部的生態循環便不能實現。源于石油農業以來植物動物開發的“二物思維”,今天必須加上微生物,變“二物思維”為“三物思維”,土壤的質量才能提高,生態農業、循環農業、有機農業等農業生產模式才能變成現實,農產品質量才會提高,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目標才能實現。
推進土地的適度規模化,是鄉村振興在田園層面需要解決的第三個要害問題。土地的細碎零散化是我國農業實現現代化的最大障礙。而土地適度規模化的兩大前提條件是種田能賺錢和有經營管理能力的人。種地賺錢必須不低于外出打工的水平,外出打工的人想把土地轉出,必須有能夠經營幾百幾千畝土地的新型現代農民承接。這兩個問題的解決都需要在宏觀政策層面加大力度,一面利用好國際“三箱”政策;一面調整過大的工農產品價格剪刀差;一面大力培養懂農業愛農村的新一代會經營善管理的農民隊伍。
家園是鄉村振興的第三層肌理。家園與田園的不同之處在于田園是生產環境,家園多指生活環境。中國人心中的家園是精神寄托之所,是靈魂與肉體的歸宿之地。“ 月是故鄉明”“ 親不親、故鄉人”“葉落歸根”“告老還鄉”都是家園的凝聚力、向心力、歸屬感使然。家園一般應指人們生活的村社環境。中國目前有200多萬個自然村落,占地約13.9萬平方公里,鄉村振興,建設好家園是重點。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鄉村振興的總要求總目標,五項任務的落地場景主要在家園,需要統籌協調,持之以恒,綜合推進。當下家園建設應突出抓好三件事:
家園建設在形制上應遵循把村莊建設得更像村莊,小橋流水人家、粉墻黛瓦籬笆的格局不能變。舊村改造應讓屋宇院落、路樹溝塘各守其位, 使村莊不改原生態,村貌卻煥新光彩,產生出一種“滄桑依舊在,只是愁人愛”的神韻,以原鄉消解鄉愁。那種大拆大建、追趕城市高樓洋房的做法就失去了家園的意味。家園建設還應生產、生活、生態、生意“四生”契合。不能為了提高生活質量,而不顧生產要跑十幾甚至幾十公里集中居住,也不能為了掙錢不惜破壞生態環境,同時還要做好市場開發,打造好村社范圍內的十分鐘生活圈。
家園紅利是中國鄉村幾千年積淀的社會福利精華,世世代代聚族而居的村落人群在長期相處中建立起彼此信任、互幫互助的緊密關系,這是鄉土中國熟人環境最寶貴的資源,它對于鄉村社會的資源配置、矛盾的調處、鄰里互助以及應急事務的處置等方面價值巨大、意義深遠,應充分挖掘、弘揚傳承。市場經濟兩大基石,產權和信用。在鄉村人口大流動的背景下,熟人社會建立在誠信基礎上的家園紅利在弱化,當前, 在一面引進現代契約精神的同時,加強鄉村的信用體系建設迫在眉睫。同時重構鄉規民約、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做引領,校正或走偏或迷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也是當務之急。
重塑新鄉賢是家園建設的新課題。人類農業文明時代的特征是低效平衡,工業文明時代的特征是高效失衡。今天我們要建設的是既高效又平衡的生態文明社會,就需要借鑒工業文明的高效和農業文明的平衡。工業文明的高效主要是各種現代元素的注入,農業文明的平衡重在兩個方面,一是遵循自然規律,二是在鄉村社會構建官紳民的治理結構。在中國古代社會,鄉紳與鄉賢大體是重合的,當然也有土豪劣紳,并非賢者,但那只是極少數。鄉賢處于國家與社會、公域與私域、官方與民間、上層與底層的緩沖帶, 既承擔國家權力的延伸實施,又體現民間利益的集中,是國家意志和民間意愿交匯、融合、互滲的節點。代表國家權力的官員是流動的,而鄉賢則是穩定的,他們生于斯長于斯,熟知鄉里,影響力、權威性都根植于鄉土社會。不管上層社會如何更替,即使發生戰亂甚至改朝換代,鄉賢都可以維持一方平安,待到上層社會結構穩定,又可隨時與之銜接。鄉賢又是鄉土社會的標桿,他可以引領鄉土社會的道德走向、文明進程。中國古代社會城鄉人才一直是對流的,告老還鄉或衣錦還鄉是絕大多數從故鄉走出去的人的追求,他們把人生的追求濃縮成兩個“真好”,年輕時能夠走出家門、放飛理想,“真好”!年老時,可以葉落歸根、重返故里, “真好”!第二個“真好”實現之日,便是他們成為鄉人追慕的榜樣之時。我國自1958年城鄉二元制度實行以來,鄉村人才單行道流入城市,今天應在制度層面盡快打通互動通道,讓從鄉村走出去的城市退休人員及商人能夠到鄉村定居,他們中不少人都有著強烈的為家鄉做貢獻的意愿,都能成為一方新鄉賢,這應是鄉村振興的一筆寶貴財富。熱愛家鄉的人建設有毛病的家鄉,不愛家鄉的人去尋找沒毛病的天堂。結果找不到沒毛病的天堂,也耽誤了建設有毛病的家鄉。人人都愛家鄉, 國家就是天堂。
家戶是鄉村振興的第四層肌理。我國有2.6億小農戶,從一定意義說,鄉村振興就是小農戶的振興。沒有小農戶的振興,鄉村振興便沒有意義。鄉村振興,家戶全面發展是核心。
一是大力倡導“耕讀傳家” 的優秀家風。這是起于先秦,成于唐宋,盛于晚清的精神傳統。耕讀傳家,耕可以事稼穡,豐五谷、養家室,為了生存;讀可以知詩書, 修身性,圖大業,為了發展。家是濃縮的國,國是放大的家,為家而耕,為國而讀,一個“讀”字昭示出“讀者”心中懷有一個放大的家——國家,這就是炎黃子孫世代相傳的家國情懷。“耕”與“讀”透現出“達則兼濟天下, 窮則獨善其身” 修齊治平的大格局。目前,鄉村自推行撤點并校以來, 學校總量已由最高峰的6 0 多萬所減少到目前的2 0 多萬所, 鄉村孩子面臨新的“ 上學難” 問題,應下大功夫落實好新近出臺的“學生單程不超過半小時的” 國家政策。鄉村教育應面向鄉村,不可“逆鄉土化”,只為大城市、發達地區培養人才。既要實施千軍萬馬擠一條獨木橋的精英教育,更要推行學一技之長、可安身立命的生存教育。鄉村孩子是加長“四化”中農業現代化這條短腿的主力、主體,他們讀不好書,這條短腿就只能跛足。“耕讀傳家”,是家的追求,更是國的責任。
二是探索小農戶與現代化的有機銜接。我國2 . 6 億小農戶中的2 . 3 億是承包耕地的農戶, 就農業經營主體而言, 美國230萬戶,英國23萬戶,我們是美國的100倍,英國的1000倍。要把這樣一個龐大群體組織起來與現代化對接, 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世界上組織農民與現代化有機銜接的成功范例主要有兩大類型, 一是西方大農的專業合作, 二是東亞小農的綜合合作。我國是公有制下的小農, 需要探索一條政府、市場、社會三位一體的第三種組織形式, 充分發揮產權明晰后的集體經濟的組織優勢。我國鄉村集體經濟有兩根主軸,一條是以村社為單位的社區型橫向組織,一條是以供銷合作社為單位的層級型縱向組織, 供銷合作社具有政府、市場、社會三重職能。長期以來,縱橫兩條線各行其是,應在村一級打通二者的通道,讓供銷合作社伸延到村,“把社建在村上”,建立起與村級組織、新型經營主體、專業大戶、家庭農場等合作的新型合作組織,引導小農戶入社,通過政府、市場、社會三方集合發力,讓各類現代服務惠及小農戶,這應是適合中國國情的新探索,是具有中國特色的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實現農民與現代化有機銜接、使“農業全面提升、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道路,也是完成鄉村振興五大目標任務的好途徑。安徽、山東、貴州等省在這方面已經嘗試試驗,探索了一些成功經驗,應予總結提煉完善推廣。
三是家戶環境衛生管理。鄉村振興五大目標任務中生態宜居和鄉風文明都與環境衛生有關。環境衛生既是一個地方的臉面,也是提高生活品質的重要環節。而環境衛生好壞的決定因素在每家每戶。“廁所革命”被世衛組織定義為最廉價的醫藥,各地都在大力推行。民諺云:物質文明看廚房, 精神文明看茅房,不無道理。下一步要下大功夫解決的問題就是垃圾處理問題。隨著人們消費水平的提高,垃圾的產出更以驚人速度在同步增長。據環境科學專家李金惠介紹,太平洋中有一個垃圾塑料島, 相當于39個臺灣島的面積;中國每天產生的垃圾用汽車裝載可以雙車道排到距地球45萬公里的月球;城市垃圾分類已經上升到法律層面推行,上海老頭老太正挑燈夜讀, 惡補垃圾分類知識。讓垃圾的制造者都變成管理者,這將是一個全社會觀念變革的過程,需要一代人的教育,并且需要全社會成員一起做才能做好。如何讓鄉村垃圾制造者變成管理者,是當下需要從兒童抓起從家戶抓起的新命題。環境已不堪重負, 無廢社會、無廢時代終將來臨,讓垃圾這個放錯地方的資源變廢為寶, 鄉村必須跟上。
作者簡介:劉奇,博士生導師,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中央農辦、農業農村部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農經學會副會長,清華大學中國農村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國農業大學、安徽大學等院校兼職教授。主要著作:《劉奇文叢六卷》《中國三農危與機》《貧困不是窮人的錯》《大國三農 清華八講》《鄉村振興:三農走進新時代》等十余部。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發展觀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