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講人:楊團,中國社會科學院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員,中國社會學會社會政策研究專業委員會理事長,北京農禾之家咨詢服務中心理事長,北京永青農村發展基金會理事長。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發展和城市化的高歌猛進,農村人口,尤其是農村青壯年大量進入城市打工,農村呈現空心化局面。推動鄉村發展,縮小城鄉差距,成為人們普遍關注的話題。
“三農”現代化,需要一批有知識、有能力、有抱負的年輕人來推動,需要他們以長期奮斗、扎根鄉村的精神返回家鄉。近年來出現的返鄉潮說明,中國不但經濟發展了,社會發展了,人的精神也在成長。
今天的農業,已經不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傳統概念了。農業實際上是綜合的六次產業,通過農業生產向二、三產業延伸,促進一、二、三產業相互融合,形成生產、加工、銷售、服務一體化的完整產業鏈。
農村應就地現代化
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現代化,是農業經濟向工業經濟、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轉變的過程;第二次現代化,是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轉變的過程,是從以經濟為中心到以提高生活質量為中心的轉變。今天的大多數人,希望自己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不僅城市是這樣,農村也是這樣。網絡化、智能化的發展,更加強化了這一點。同時,第二次現代化中服務業比重上升,工業比重下降,換句話說,第一次現代化是農業比重下降,第二次現代化是工業比重下降。
第一次現代化,可以說是對自然的征服和掠奪,是經濟與社會分離的一種發展。第二次現代化,強調對自然的保護,回歸經濟與社會融合發展,經濟與社會表現為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關系。走向生態文明的第二次現代化,勢必和“三農”發展緊密相連,因為“三農”的現代化是實現第二次現代化的前提和條件。
今天的“三農”問題與以往相比,已經有了很大不同。以前,“三農”問題主要還是扶貧,但是今天的“三農”問題,哪怕那個地區仍然比較貧困,但那里的孩子主要是希望能夠獲得關愛和快樂。
今天的農業現代化有兩種思路:一種是城里的工商資本下到農村去,把農村的土地全部變成拖拉機直接耕作,讓小農戶上樓,給他們一小塊土地,把他們的宅基地變為農田,這是一種長驅直入的現代化,是現在比較典型的思路,其過程和結果是擠壓小農戶生存空間。還有一種思路是通過發揮小農戶的潛能,開展合作,通過農民組織化實現農業規模化,并提升小農戶的生產經營水平,吸收與推廣先進技術,以農民的現代化實現農業和農村的現代化。在文化、生態等方面,小農戶有獨立存在的意義,如果小農戶的形態保留,土地還可以擴大,用一種組織化的方式來幫助小農戶,小農戶能生產的還讓他生產,生產當中需要的服務,比如拖拉機耕作服務、金融服務、農業技術服務、兒童服務、婦女服務等,這些一家一戶承擔不了又是非常需要的綜合性服務,可以由專門的組織提供。
這兩種農業現代化思路,導致農村現代化也形成兩種思路:一種是國家投資基礎設施建設和科教文衛社會福利,土地集中、農民上樓、農村城鎮化。但是,農村現代化有沒有可能依靠農民?依靠組織起來的小農戶自己對文化的理解,來建設屬于他們自己的設施呢?這就是農村就地現代化的思路,實現合作投資、農民互助、社區建設、生態環境保護下的鄉村自治,也就是以社區型農民合作組織治理鄉村,保有農村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傳統,讓農村成為詩意的棲居地。
農民現代化的兩種思路是:一種是農民職業化、職工化、大農化,也就是農場化,各自獨立,以提升生活質量。還有一種是農民兼業化,以適度規模的中小農戶為主的多元主體相互合作,以生態維持、多樣種植、多種就業、多元收入來提升生活質量。
其中,農村就地現代化,也就是“城鄉等值”,我認為是我們應該追求的。在此過程中,農民就地市民化、服務就地公共化、生態就地持續化,基本公共服務城鄉無差異,專業農民和兼業農民在生存底線之上有序發展,幸福指數與城市大體持平。這是一種生態維持、資源保護、社區服務、文教發展、多種就業、多樣收入、農民共富、集體發聲、城鄉平等、互補共榮的發展。農村就地現代化是超越工業社會現代化的人類新的現代化模式,也可以稱為第二次現代化,總之,將會是一個追求后工業時代人與地球和諧共處的生態文明新時代。
“三農”改革重在觀念變革
在現有的“三農”體制下,城鄉是隔絕的,表現為戶籍隔絕,商品、金融流通隔絕,空間、市場、產業隔絕等。具體表現為農業、農村、農民割裂,經濟與社會割裂,經營主體與家庭主體割裂,生態環境與生產環境、生活環境割裂等。
深化“三農”改革,應該是觀念、思維的變革,要摒棄掠奪自然、經濟與社會割裂、拼資源、拼環境、高投入、高消耗,以不可持續的工業時代的思維,建立起保護和回歸自然、經濟與社會融合,產出經濟效益同時還要產出社會和生態效益的理念。此外還要進行體制改革和路徑變革,在移動互聯時代,合作重回世界,合作有了新的含義,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時代。
近幾年出現的返鄉潮是一個好現象,表明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開始按照自己的意愿來安排生活。以往大家都去考公務員,并不見得是內心的追求,而是遵循社會普遍的認知。現在,這種以外界評價為職業選擇第一要義的年代已經過去了。一些年輕人開始向內心尋找,追求自我實現,這是新一代年輕人的一個重要標識。
經過多年發展,現在鄉村的生活水平與以前相比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鄉村里的青壯年大部分走空了,只剩下老人、婦女和孩子。淳樸的鄉情丟失了,鄉情所承載的社會信任不見了,大片土地荒蕪了,有滋有味、豐富多樣的農產品被化肥農藥改造成一個味道,甚至含有毒素了,原來的家鄉完全認不出來了。知識是用來做什么的?首先是增進思考和分辨的能力。當年青一代懂得了什么是真正值得保留和珍惜的,就會產生返鄉或支持返鄉愿望的行動。
中國的發展階段、發展條件正在發生深刻變化。今后的發展當然還要有一定的速度,不過,更加強調的是發展質量,是制度、法律、組織和文化建設,是從經濟增長到促進社會全面進步,是國家治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2013年底,北京農禾之家咨詢服務中心主辦過首次全國性的“返鄉青年匯”活動,當時我就做過一個判斷,返鄉將在未來5年至10年形成一個高潮。我認為,中國的“三農”問題現在基本到谷底了,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探索過程中,鄉村人口結構的改變是重要一環,所以返鄉青年的行動不僅利于鄉村、利于自身,也利于國家。這些走出大山又回到大山的人,在鄉村是有根的,對土地是有感情的。與此同時,組織化的NGO(非政府組織)和社會企業,比如小毛驢農場、社區支持農業、鳳凰公社、梁漱溟鄉建中心、滋根,以及境外的樂施會、宣明會等,都在從不同維度關注農村問題和鄉村建設。
返鄉創業熱度不減,與互聯網+,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有很大關系。今天,所有人都關心的、把城鄉緊密聯系起來的是什么呢?是安全的農產品。依托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在解決“農民賣難、市民買貴”的同時,有效的城鄉互動,可以提高農產品產區知名度,全方位、多途徑介紹鄉村旅游線路、旅游特色產品、企業信息等。鄉村可以開展訂單銷售、現場采摘等具有地方特色的體驗式觀光農業旅游項目,發展旅游經濟。
與此同時,返鄉青年還會發揮獨特優勢,與鄉村、與農業發展結合起來。我說的農業包括生態農業、休閑農業、觀光農業、社區營造等。
我們對農業的概念和看法都應該轉變了。在生態農業方面,有太多不為人所知的領域等待人們去開發,而城市里面,已經沒有多少空白地帶可以作業了。我們不僅要推動青年返鄉,還要推動全社會關注鄉村,關注留守老人和兒童,彌合城鄉差距,彌合城鄉的信任和情感。未來,不僅是中國青年會返鄉,其他國家的青年也會走向農村,尋求更廣闊的事業發展空間。
東亞經驗與中國探索
在小農戶占主體且土地資源稀缺的東亞國家和地區,盡管經濟社會發展的歷史階段不同,實現“三農”現代化的路徑卻具有一致性,就是打造適應農民各類需要的綜合性農民合作組織和服務機制。
綜合性農民合作組織的“綜合”有兩層含義:一是在組織意義上,突破按農業生產經營類別或服務類別建立專業合作社的限制,不同類別的經營主體共同建立合作社;二是在服務意義上,提供技術推廣、土地流轉中介、土地托管、農機、農產品初加工、農資供應、消費品供應、農產品銷售、倉儲、運輸、信貸、保險、信息等綜合服務。日本、韓國基層農協和中國臺灣基層農會,甚至提供社會服務,包括家庭服務、青少年服務,組織社員外出旅游,辦養老院、醫院,辦社區活動中心等。
日本、韓國基層農協和中國臺灣基層農會都有這些特征:以專業農戶和兼業農戶為基本成員;以鄉鎮為地域社區覆蓋全體農戶;以互助合作為基礎,以權能分立為結構,以法定機構為制衡;為農戶會員提供綜合服務,保護生態、傳承文化是其基礎。
目前我國最典型、發展得最好的一個基層農民合作組織是山西永濟蒲州鎮農民協會,是農民自發形成的。這個協會1998年從科技培訓起家,涉足農產品聯合購銷后一度遭遇增產減收的挫折,后來又從無風險的社區文藝和教育、環境衛生等活動中重新站起,獲得了農民,尤其是婦女們的認同,2004年正式登記注冊。但是在2010年以前,社會活動有轟動效果,經濟項目多但是成效不多,持續發展遇到來自鄉村派系勢力、市場壓力和行政干預等諸多阻礙。協會的突破來自組織化的生態農業。協會2007年引進有機棉,在青年農場試種,經過3年多的努力,不僅有機棉田、小麥、玉米的綠色種植擴大了,而且形成了農戶種植、協會統一農田管理和銷售的規模化經營模式,獲得了農戶和協會雙贏的效果。
目前,依托山西永濟蒲州鎮農民協會,已經發展形成一個山西永濟蒲韓鄉村社區。這個社區橫跨蒲州、韓陽兩個鄉鎮、43個自然村、3865戶,區域面積260平方公里,耕地6萬畝,協會年銷售額4000萬元,有120名全職發薪人員。農民自己出資,自我經營,發展成為有18個農民專業合作社,兩個有機聯合社,一個農民技術學校,一個果品協會,10余個社會組織的聯合體。
我認為,這種綜合農協是中國“三農”改革的突破口。因為綜合農協兼有經濟與社會功能,以經濟手段完成社會目標,是具有一定規模、農民民主治理的會員制(社員制)社會企業,兼有社團和企業兩類性質。綜合農協的目標是農民增收、增權、增能,農業可持續,農村穩定發展,城鄉和諧。綜合農協的功能是信用、供銷、保險、推廣、三農政策執行。綜合農協有可能銜接“三農”發展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總之,可持續農業、生態農村、農民就地現代化是實現新時代國家現代化的必要條件。“三農”就地現代化需要重建農村社會基礎結構,重整農村功能,新型綜合農協是重要載體和抓手。
對話
鄉土教育讓孩子從小熱愛家鄉
記者:您說今天的“三農”問題與以前相比,已經有了很大不同,具體有什么不同呢?
楊團:以前的“三農”問題,主要集中在扶貧,比如“希望工程”中那個大眼睛的小姑娘,看著讓人心酸。現在,盡管中央強調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但是農村的物質生活條件已經有了很大改善,農村孩子最需要的是關愛、陪伴和快樂。所以你看,今天我們全社會都很關注留守兒童問題。
我國目前約有6000多萬農村留守兒童,過去捐款捐物的援助方式已無法根本解決留守兒童問題。當前鄉村留守兒童面臨的主要問題并非物質匱乏,而是缺乏關愛,精神生活匱乏,因此需要從精神上給予他們更多的陪伴。
現在的教育中,社區教育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重要補充。社區教育以社區內部的互助合作為基礎,面向社區全體成員,進行全方位終身教育。對于鄉村兒童來說,為了彌補家庭教育的缺失,社區教育尤為重要,不僅兒童可以通過社區內的互助得到關愛與陪伴,家長也可以從社區教育中獲得必要的信息與幫助,進而幫助兒童健康成長。而且社區教育的內容沒有限制,可以根據環境條件靈活多樣,更能適應鄉村社會和鄉村兒童的需求。因此,無論是為了解決鄉村留守兒童問題,還是為了彌補整個鄉村兒童教育的缺失,推動與開展鄉村兒童社區教育,都至為關鍵。
山西蒲韓社區從2010年夏天開始組織本社區的兒童開展夏令營活動,活動內容非常鄉土、自然,就是將孩子們帶到大自然中自由地玩耍,使孩子的天性得到釋放,大人并不做過多引導與干預。孩子們不僅從大自然中收獲了快樂,也自然而然地熟悉了身邊的環境與生態。每到午飯時間,就安排孩子們輪流到某一個小朋友家吃飯,不僅讓孩子們之間有了更多的交流,也促進了孩子與本社區其他家庭的互動。蒲韓社區還讓本地老人成為老師,讓孩子跟老人學習剪紙、織布等傳統手工藝,既有效緩解了老人的孤單問題,也讓孩子們從中學習到傳統的手工藝,加深了對本鄉本土的了解。另外,社區還讓孩子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打掃衛生的活動,養成孩子的勞動習慣。
記者:這與城市孩子暑期參加的夏令營很相似,只是活動內容和方式有差別。
楊團:其實農村兒童的服務需求很大,家長也很愿意為兒童花錢、花時間。
在多年組織這些活動的基礎上,2014年夏天,蒲韓社區在北京農禾之家和一批志愿者的幫助下,由當地鄉工和志愿者主導,為23個自然村的300多名兒童開辦了名為“夏風童趣”的兒童生活營。生活營以助力兒童成長、發展鄉村教育、促進社區互助為目標,在往年自發性經驗的基礎上對活動內容做了系統規劃,包括讓孩子學唱身邊的歌,學聽身邊的物,從生活中發現藝術;讓孩子親近自然,認識身邊的自然環境,并利用自然環境中的材料進行美術創作;發掘傳統的鄉村體育游戲,并利用身邊的材料制作傳統益智玩具;帶領孩子探訪老人,聽老人講故事,參加農業生產勞動和其他社區活動,參觀家鄉的名勝古跡,了解本地歷史,對孩子進行社區教育和鄉土教育。
蒲韓社區的兒童活動,有助于明確鄉村兒童社區教育的主要方向,就是應以鄉村社區的自動自發為基礎,開展尊重與釋放兒童天性的快樂教育、自然教育和鄉土教育。
2014年,北京農禾之家咨詢服務中心正式啟動了面向鄉村兒童開展社區教育的禾趣計劃。禾趣計劃是為了進一步推動鄉村社會的互助合作與自我成長,一方面增強農民組織服務社區成員的功能,另一方面解決當前鄉村兒童教育面臨的種種問題。2015年夏天,依托當地農民組織,在各界愛心人士的幫助下,禾趣計劃在10個省份的13個項目點開展了為期7天至10天的夏令營活動。
禾趣計劃的初衷之一,是希望鄉村兒童遠離文化與精神的荒漠,未來不再只能被粗陋的所謂的城市文明與工業文明所吸引和裹挾。讓鄉村兒童熱愛鄉村,認同自己,需要從適合他們天性的方式入手。兒童善于從生活與自然中學習,喜歡新鮮事物,也容易接受新鮮事物。一點顏料、一根畫筆,就可以將隨處可見的尋常東西變成漂亮的作品,如隨手撿起的一塊石頭可以變成漂亮的石頭畫;一塊白布不僅可以縫成背包,還可以畫上心儀的圖案;路邊的水泥柱,添上各種色彩與線條后,也可以成為一道風景……這些新鮮的玩法,讓鄉村兒童對自己、對家鄉都有了全新認識:原來我也可以創造美,原來平常的東西只要一點巧思就可以變得不平常。通過這樣的體驗,孩子們不僅從夏令營活動中收獲了快樂與自信,也學到了課本之外的知識與技能。就連鄉工與志愿者,也重新發現了鄉村生活的美與趣味。
記者:這種鄉土教育和鄉土知識,在孩子年幼時進行培養尤其重要吧?
楊團:肯定是這樣。
鄉土文化是民族歷史發展過程中創造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總和,進行鄉土教育是民族優秀文化傳統教育的基本途徑。進行幼兒鄉土化教育,就是要以一種實際的方式,把兒童生活地域的建筑、藝術、歷史等具有地緣特色的文化資源作為學習材料,讓兒童熱愛鄉土、關懷鄉土,樹立多元的鄉土文化觀念。
何謂“鄉土文化”,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一些學者認為,鄉土是一個人出生或長期居住和生活的地方,也是自然、人文與社會環境的綜合體。鄉土文化教育強調,以兒童為學習的起點,使兒童在學習鄉土語言、歷史、地理、環境和文化中,肯定自己,認同鄉土;由愛家、愛鄉,進而愛國,并且發展多元的文化觀和世界觀。鄉土教育通常具有這些特點:是一種人格教育、生活教育、民族精神的教育、世界觀的教育。其實,鄉土文化教育還是一種情感教育,傳遞的是對家鄉的肯定和熱愛。文化、特別是鄉土文化,對早期兒童的影響具有廣泛性和浸染性,這種影響伴隨著兒童社會化的進程而逐漸形成,對于兒童心理的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支教是當前較為普遍的對鄉村的支持和服務方式。多年的實踐表明,支教最好較少涉及文化課程,而是多開展自然教育、農耕文明傳承、傳統文化教育、環境保護等社會性和禮儀、藝術類的學習。因為外來的志愿者教授孩子語文、英語等文化課程,會讓孩子與學校的老師對比。學校的老師為了應對考試壓力,一般更加嚴格、更加追求分數,支教的老師沒有這些壓力,教學方法和形式會比較輕松靈活,造成孩子對學校老師的教學方式不喜歡或不適應。其實,學校里缺乏的主要是傳統文化、自然、藝術等社會性、實踐性課程。特別是鄉村的孩子,往往向往城里的生活而看不起自己的家鄉。如果能夠通過自然教育讓孩子認識到家鄉的美麗、農村的價值,就能讓孩子熱愛家鄉、熱愛農村、熱愛自然。
記者:您多次講的綜合農協,除了在鄉村原有的生產生活方式中發揮作用外,還能在其他方面發揮作用嗎?比如在鄉村旅游的發展中?
楊團:綜合農協在鄉村旅游的發展上也會發揮很大作用。北京益農緣合作社是門頭溝區知名商標,近年來,在提升農產品和農副產品質量的基礎上,借助門頭溝區大力發展旅游文化休閑產業的契機,發掘農業的旅游價值,積極發展家庭農場,摸索“農旅合一”“文旅合一”發展思路,建立了20個有機示范采摘觀光果園,通過開展“雁翅鎮蘋果文化節”等活動,吸引了大量游客,游客們進得來、留得住、帶得走、再會來,農民的收入大幅增加。
發展鄉村旅游也要有社區視角,也可以通過做好社區建設來促進旅游。很多獨立的鄉村旅游項目與農村、農民分割,沒有充分利用鄉村資源。由于缺乏農民參與,容易與農民產生矛盾,雙方沖突的事件就會發生。鄉村旅游項目應當吸引農民參與,提高農民認同,獲得農民支持。以農家樂為例,需要的不僅是提供住宿、餐飲服務,還需要有良好的環境衛生、治安及鄉土風俗文化展示等,將鄉村旅游與農民、農村融合,這些都需要加強社區建設。
實際上,社區教育還能發展生產項目。山西蒲韓紅娘手工藝合作社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最初參加農資培訓的婦女,提出要向老年婦女學習傳統手工藝,于是建立起手工藝學習小組,經常開展活動。后來這些婦女的作品被帶出去,發現有市場價值,就在學習小組的基礎上登記注冊了蒲韓紅娘手工藝合作社,目前產品包括小飾品、小包、小件衣物、床上用品等,供不應求。由此可以看出,農村社區文化還可以促進生產經營。蒲韓紅娘手工藝合作社實際上是通過社區教育的方式,對當地傳統文化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在其他地區,特別是少數民族地區,利用傳統文化發展農村經濟的例子也很多。
在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要特別關注鄉村文化的整理、保護與發掘。非遺、古村落、民俗等,保護的困難在于需要較大的資金投入。文化的產出是精神的愉悅。鄉村不只是農作物的產出地,還是文化和精神的產出地。對此,全社會的認識還很不夠。我想,未來有關方面一定會考慮鄉村耕讀文化的恢復問題,鄉村文化的重要性會得到提升。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中國旅游報(原題:《“三農”就地現代化實現“城鄉等值》)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