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現在的位置: 鄉村發現 > 首頁 > 主編推薦

薛貝妮:農村土地信托流轉機制的構建

[ 作者:薛貝妮  文章來源:中國鄉村發現  點擊數: 更新時間:2016-07-11 錄入:王惠敏 ]

農村土地信托制度最早起源于英國,當時很多教徒為了表達自己的虔誠而將土地送給教會,為了制止這種趨勢,英國制定了“沒收法”,在此情況下,教徒們不能直接將土地贈予教會,他們便將其交給受托人,由其來經營管理,并將部分收益轉贈給教會。隨著經濟的發展,很多國家在土地使用上也采取了這種管理制度。近年來,隨著我國農村勞動力大量轉移到城市之中,農村閑置土地增多,客觀上有效推動了我國土地流轉進程的快速發展。

我國農村土地信托流轉的現狀分析

2001年,浙江紹興縣開始探索土地信托服務,是我國第一個嘗試這種土地流轉模式的地區,之后,安徽、江蘇、湖南等地也開展了土地信托流轉試點,并取得了明顯成效。

我國農村土地信托流轉試驗范圍不斷擴大。2001年,紹興縣擁有人口近80萬,但人均田地占有面積只有0.58畝,有統計顯示,自2001年2月實行土地信托流轉之后,紹興縣在半年內土地流轉數量達15萬畝,流轉率高達40%,大大推動了當地農村土地的規模化和產業化發展。2010年4月,湖南益陽的沅江市草尾鎮成為我國第二個農村土地信托流轉試驗點,之后草尾鎮通過信托流轉方式完成的土地流轉面積占總耕地面積的43%,草尾鎮的農村土地形成規模化經營,其中有8戶經營1000畝以上的土地,19戶經營500畝以上,實施土地信托流轉之后,草尾鎮的農民收入有所提高,比前一年增長了近20.5%,人均純收入為8735元。除此之外,安徽、湖南、江蘇等地也開始推廣土地信托流轉,一般是資金充裕的人員或種田能手承租了大部分土地,這種集中管理經營的模式能夠優化資源配置,讓土地效益最大化,流轉土地的農民也將獲得更好的收益,實現了經營者、村集體以及流轉農戶三方的共贏。

農村土地流轉中信托流轉總體規模不大。傳統的土地流轉方式主要有轉包、出租、轉讓、互換、入股等方式,但與信托流轉方式相比,它們都有自己的劣勢。如轉包方式對承包人范圍進行了限制,要求必須是同一經濟組織內的其他農戶,這并不能保證承包人具備良好的土地經營能力,而土地信托流轉方式并未限制承包人范圍,自然人與法人都可承包,而且要求承包者有技術優勢或管理能力,保證了土地流轉之后的效益。出租的方式雖然沒有明確限定承包人范圍,但出租者與承包者之間的權利義務屬于自由約定,并不具備法律效力,如果缺乏書面協議,雙方中的一方還可能隨時解除出租關系,這就給土地流轉帶來了不確定性,土地信托流轉則對雙方權利義務進行明確規定,且有法律依據,避免了短期土地交易帶來的不確定性,確保土地良性增值。

盡管農村土地信托流轉較傳統流轉方式有較大優勢,但目前在我國這種模式還處于探索試點階段,并沒有被廣泛推行。根據河南2010年的統計,河南省的農村土地流轉總面積為965萬畝,其中572.5萬畝是以轉包的形式完成流轉,占到總流轉面積的近一半,有25.4%的土地是以出租的形式流轉,面積為245.3萬畝,這是較為普遍的兩種土地轉租模式。除此以外,土地流轉還有互換、轉讓、股份合作三種流轉模式,分別占總流轉面積的4.9%、3.96%和2.2%。此外,還有以寄種、幫種形式流轉的土地,占總流轉面積的4.17%,面積為40.3萬畝。由此可見,在大部分地區,土地流轉還主要以傳統流轉方式為主,信托流轉方式占比較小,規模并不大。

農村土地信托流轉取得的成效

首先,土地信托流轉方式增加了農民土地流轉收入。在傳統的土地流轉方式中,大多數農民通過土地流轉僅獲得六百至七百元的收入,但土地信托流轉卻讓農民的收入大大提高,能達到千元以上。如在湖南沅江市草尾鎮的土地信托流轉實驗中,其中樂園村80%以上的土地都通過此方式流轉,之后村民每年人均純收入由之前的5000元提升到1萬元,實現了“一保兩增”的目標,即確保農戶獲得各項惠農補貼;增加土地租金,且租金隨糧價上漲而提高;增加農民務工收入,除了外出打工外,留守在家鄉為土地承租大戶或企業打工的收入也不斷增加,年收入約為1.2萬元。2003年湖南瀏陽市柏加鎮也開始實施土地信托流轉,農民人均純收入提高到5480元,這比1990年增加了10倍多,而且瀏陽市的城鎮化水平也獲得大幅提升,由原本的10%提升到30%以上。

其次,土地信托流轉提升了農村土地流轉速度,有利于地方調整經濟產業結構。自實行農村土地信托流轉制度后,紹興2011年全年便增加了7.63萬畝的農村流轉土地,截至到2011年末,紹興的農村流轉土地總面積達96.7萬畝,流轉率為51.4%,首次實現了超過半數的農村土地流轉。再比如,截止到2011年益陽市土地流轉規模為15.8萬畝,流轉率在40%左右,隨著土地信托制度的實施,這一數字將在2012年提升至50%。土地信托流轉還推動了益陽當地的農業產業化發展,益陽市將招商重點放在糧食、水果、蔬菜、苗木、黑茶等農業產業領域,利用土地流轉培育這些產業規模化生產,如安化縣江南鎮便引進了白沙溪茶廠、三十九鋪茶葉公司、華萊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企業,流轉土地萬畝以上,建成10多個1000畝以上的茶葉基地,這加快了當地農業產業結構的調整。

再次,農村土地信托流轉還推動了農業現代化。通過土地信托流轉能夠將農村閑置和較為分散的土地集中到一起,由農業企業或種植大戶來進行統一的規劃和管理,從而實現農業產業的規模化經營,這也有利于農業耕作大規模機械化推廣,能夠提升土地的勞動生產力與產出率,將傳統的粗放式農業耕作生產轉變為現代化的集約式生產。在草尾鎮的土地信托流轉中,其推動現代農業發展主要體現在四個方面:一是實現了當地農業的規模化生產,自實行土地信托流轉之后,草尾鎮有19家大戶流轉土地500畝以上,有8家大戶經營1000畝以上農村土地;二是推動農業集約化生產。如草尾鎮引進的大地農業公司便在樂園村流轉土地1500多畝,公司投資600多萬元,在流轉土地上設計建設了200多個反季節的蔬菜大棚,每年能夠生產有機蔬菜1萬多噸,從耕地每畝純收入看,集約化生產后的土地純收入比以往分散耕作的土地收入多出近10倍;三是有利于農業產業化發展,在土地信托流轉制度之上,益陽安化縣的江南鎮積極引進農業企業,豐富農業產業種類,并借用企業的管理和技術推動農業經濟作物的產業化培育,如其建設成多個茶葉基地,形成自己的茶葉品牌;四是促進了農業機械化發展。一般土地流轉后集中起來的土地面積較大,經營者都采取機械化耕作方式,以提升勞動效率,益陽市實施土地流轉后,2011年的農機總動力較2009年便大幅提升。

最后,農村土地信托流轉還能夠帶動農村的現代化發展。通過土地信托流轉,一方面讓農民擺脫了土地的束縛,使之能夠進入城鎮,從事工業、服務業等工作,并在城鎮定居,2011年在草尾鎮便有20%的農民進入城鎮居住。另一方面,通過城鄉土地增減掛鉤方式,土地信托流轉能夠保證農村耕地面積不下降而城鎮建設用地有所增加,推動農民的集中居住。

我國農村土地信托流轉機制存在的問題

現行農村土地信托流轉的產權結構存在缺陷。首先,我國農村土地信托流轉存在產權不明晰的問題。按照規定,農村土地的所有者為農民集體,但集體組織這一范圍并不明確,可以是村級集體經濟組織,也可是鄉鎮級集體經濟組織。而在產權經濟學中,一個普遍的認知便是如果一個要素看似誰都可以擁有,那么實際上誰都不所有,這也意味著農村土地使用權看似誰都擁有,而實際上農民并沒有真正掌握著,所有權的不明晰就使得它的處置權變得曖昧,一些地方政府為了自身牟利,便利用這一模糊的概念將農村土地的使用權、處置權甚至是收益權歸自己所有,這無疑是侵犯了農民以及集體經濟組織的利益。其次,我國還沒有一個土地資產定價評估體系。如果政府在一定區域內征用土地,一般需要按照當地的純收入和政府規定的補償價格進行補償,但農村土地信托流轉不同于政府征用土地,如果不考慮土地流轉市場的價格走向,而是單單按照農業純收入和國家土地征用補償標準進行補償,那么土地的流轉價格大多并不高,作為轉出方的農戶將利益受損。而且隨著近些年土地價格不斷高漲,這很容易引起低價轉出土地使用權的農戶的不滿,從而引發糾紛,因此土地信托流轉還需要建立一個符合市場規律的科學定價機制。

農村土地信托流轉的治理機制存在的缺陷。首先,政府的過度干預可能侵害轉出方利益。從目前各地的農村土地信托流轉來看,大多數土地信托機構是由政府推動和參與建立起來的,這對土地信托流轉制度的前期推廣十分重要。但實際上,在較為成熟的土地信托流轉模式中,政府應該只充當服務者的角色而非參與者和掌控者。一旦政府對土地信托市場過度介入,便可能存在政府為了獲取相關利益而利用權力強制農民將土地信托流轉,并壓低土地流轉價格的行為,政府相關部門或腐敗人員從中獲利,但這侵犯了農戶的合法權益。要想農村土地信托流轉機制能夠持續發展,政府必須逐步退出土地信托流轉機構,讓專業的土地信托服務人員來接手相關事宜,壓縮行政組織或人員權力尋租的空間,這樣土地信托流轉機制才能健康持續發展。

其次,農村土地信托組織內部制度建設混亂。目前,我國的土地信托機構正處于初步探索發展階段,它的組織內部架構并不成熟,相關的規章制度往往沒有實質性的約束作用,也缺乏實踐性,流于形式。如益陽市各個鄉鎮的土地信托公司沒有獨立的工作場所,大多是在農經辦辦公室,內部職位也不明晰,土地信托的各種事務僅由一兩名人員負責,而且這些人員并不具備專業知識,大都是從政府其他部門抽調的人員。這種內部制度的不完善降低了土地信托流轉的效率與質量。

最后,土地流轉信托機構經營機制不完善,信托流轉雙方地位不平等。在農村土地流轉中,轉出方一般為知識水平不高的農民,他們對土地信托流轉并不十分了解,在整個流轉過程中處于弱勢地位,而土地信托中介機構自身并沒有完善的經營機制,出于利益驅動,往往更關注轉入方的需求,因此,信托中介在作出決策時容易偏向轉入方,長此以往,必將造成轉出方對中介組織的不信任,并最終阻礙農村土地信托流轉工作的開展。

現行風險控制與監管機制存在的問題。首先,目前的土地信托流轉機制缺乏風險控制設計。在紹興的土地信托流轉中,對于風險控制,它僅僅進行了簡單的描述,并對土地流轉后的經營狀況進行了一定的追蹤,監督其不改變土地使用用途,但對具體如何防控風險卻沒有詳細規定。益陽市的土地信托流轉風控體系幾乎處于空白狀態,僅規定調解信托流轉雙方的矛盾和糾紛。而在土地信托流轉過程中,土地經營進入市場,當轉入方所經營的產業遭遇市場低價,便可能出現經營風險,這必然要給轉出方農戶造成損失,如果土地流轉中介機構缺乏風險防控機制,就容易引發土地流轉雙方的矛盾和糾紛。

其次是土地信托流轉缺乏監管機制。由于缺乏監督管理機構,我國目前的土地信托流轉運行中存在大量不規范行為,如短期流轉,中介部門弄虛造假,隨意更改信托流轉的收益分配發放等等,這種不規范導致土地信托流轉中矛盾頻發,阻礙這一機制的推廣和持續發展。

完善農村土地信托流轉機制路徑

明確農村土地信托流轉的產權結構。首先,可以采取確權頒證的措施來保障流轉農戶的權益。在農村土地流轉之前先確權,在不違背國家政策的前提下,政府工作人員可組成工作小組對農戶的土地進行調研登記,之后由政府頒發土地使用權證書、所有權證書、承包經營權證書等,明確農戶的土地產權,確保農戶權益不受侵犯。其次,還要建立土地評估定價機制。在商品市場中,一件商品進行流通,它的定價由兩個方面來確定,一是物品自身的價值;二是它的交易價值,而且后者又由前者決定。農村土地流轉過程中也應學習這一市場機制來建立評估定價體系。在具體的土地信托流轉中,土地流轉價格應將土地自身的價值納入考慮范圍,這包括土地的質量、產出量以及位置等因素,之后還要根據市場供需關系、國家政府的相關土地政策、土地的風險預期等做出價格預判,這樣農戶的合法權益才能夠得到保障,吸引農戶積極參與土地信托流轉。

完善農村土地信托流轉的治理機制。首先,政府應逐步退出農村土地信托流轉機制,并將之引入市場競爭之中。政府過度掌控土地信托流轉機構,容易使之形成壟斷地位,不利于整個土地流轉市場的健康發展。為此,政府應減少對土地信托流轉機制的干預,使之向自主經營方向發展。同時,可以引入第三方機構進入土地信托流轉市場,形成市場競爭,這樣土地信托中介機構才能夠不斷提升自己的服務質量和管理水平,進一步推動土地信托流轉的發展。

其次,土地信托中介機構應制定完善的規章制度,實行企業化管理模式。針對土地信托中介機構管理不規范的問題,這些機構應學習企業管理模式,制定詳細的內部管理制度,聘用專業人才處理土地信托業務、土地信托中介還應從行政機構辦事處獨立出來,形成自己獨立的管理體系。

建立農村土地信托流轉風控和監督體系。首先,應探索土地信托風險控制策略,降低土地流轉風險。土地信托流轉的風險防控分為四個方面,第一方面是風險回避,即要對土地流轉雙方都進行風險評估,那些不符合條件的流轉雙方應不給予流轉資格,避免可能存在的風險;第二方面是分散風險,當信托流轉的土地規模較大時,為了分散風險,可以尋求多家信托中介公司經營;第三方面是控制損失,這既要做到事前進行評估,預防可能發生的風險,還要包括事中和事后能及時采取措施將損失降低至最小化;第四方面是風險轉移,土地信托流轉機構可以與保險機構簽訂協議,由保險公司補償一部分損失,這也能夠降低土地流轉風險。

其次,要建立農村土地信托流轉的監管部門。這包括內部監督與外部監督兩個方面,一方面土地信托流轉機構內部要建立監督部門,主要負責監督土地流轉機構各個部門的工作情況,防止內部人員出現弄虛作假、擅自改變收益分配方式等現象的出現;另一方面,還需要外部力量對土地信托流轉機構進行監督。政府應該成立相關機構對土地信托流轉進行監督,除此之外,還可以建立行業協會對土地信托流轉機構進行外部巡查,起到補充的監督作用。

作者系華東政法大學經濟法專業博士研究生

中國鄉村發現網轉自:《人民論壇》2016年14期


(掃一掃,更多精彩內容!)

免責聲明:中國鄉村發現網屬于非盈利學術網站,主要是為推進三農研究而提供無償文獻資料服務,網站文章、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不代表本站立場,如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刪除。

欧洲一级中文字幕在线,久久精品综合视频,久久久久久不卡免费,玖玖资源站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色婷婷综合精品中文在线 | 亚洲一区精品动态图 | 日日超级碰碰碰碰久久久久 | 亚州911精品影院 | 在线观看亚洲精品福利片 | 亚洲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